寒气来了,就一定要过冬吗?

题图 | 视觉中国


此前,任正非的内部信引起了社会的讨论。不只国内,马斯克预感全球经济不佳,导致特斯拉大裁员;谷歌提出要提高效率;脸书冻结招聘;微软缩招。实体上,沃尔玛超市跟亚马逊的仓库over staff,后者更是停止在西班牙新建仓库。背后都指向同一个目的:降本增效。


诚然,种种不确定性的叠加之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局。


当下,许多企业和个人开始反思,寻找穿越周期的方法,经过淬炼,最终都会变得更强大。


正本清源,企业向上


企业们降本增效,并非是因为缺钱。根据晚点的测算,中国市值前十的互联网、科技上市公司到今年上半年末,资产负债表上至少躺着22544 亿元现金或者等价资产(比如定期、活期存款、大额存单、债券或者股票投资等),较一季度末多 2380 亿元。中国国家统计局7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270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按可比口径计算)。


组织瘦身、业务调整、降本增效都体现了企业的忧患意识。回归到任正非的内部信:在战略关键机会点上、生存危机点上,我们可以不惜代价投入,但在非战略机会点上不能乱花钱。


深究其理,企业们或许是借外部的压力,挤压掉过去的泡沫,并布局新的业务增长点。


大环境过热时,企业高举高打,连普通消费者都摸索出了企业套路:不断融资,烧补贴占领市场,同行被收购或主动退场,成为行业寡头。



当下,市场逐渐冷静,行业正本清源,许多企业家都曾向媒体分享过思考,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前几日接受浙江日报采访时就提到:“现在全球经济增长疲软,国外需求也在缩减……当前企业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比效益、比创新上。”


显然,这对所有企业而言,都是一次全面的极限压力测试,相应的成果开始显现。


比如说产品创新。华为在顶住各方制裁后,依然拿出了Mate 50,包括了卫星通信、十档可变光圈、昆仑玻璃等一众黑科技。第一批Mate50系列共备货400万台,目前已被抢购一空。


比如说供应链创新。白象在翻红出圈后,与京东达成了战略合作,京东物流将通过优化供应链仓网布局、多级库存管理,为白象食品提供仓配运一体化服务,实现仓储前置,以最大程度匹配消费者需求,提升配送时效。而京东自身也在不断深化改造物流体系,串联赋能实体经济,近期公布,京东以9515.92亿元的营收规模,首次站上了民营企业500强的榜首。


再比如说在业务创新。新东方开辟了东方甄选的新业务板块、加速了向助农的转型;永和大王醒悟了数字化的意义,加大线上投入、做好外卖供应;还有很多微小企业也在不断求变,服装行业老板积极开展直播、以缓解线下店面的压力,小型工厂降低成本、将订单改成薄利走量……


尽管全球经济增长疲软,但企业们仍保持着“向上”之姿。如今,机会主义者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企业很难在困境时刻祈求救命稻草的出现,唯有把企业的基本功练扎实了,底子打得深了,才可能走得越高。


不难看出,一方面,企业都围绕着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深耕,用高标准去重新梳理业务,另一方面,企业冷静下来,用不退缩的态度和困难硬刚,随时保持破釜沉舟、投鞭断流之势。


独立思考,走向原野


国家如此,企业如此,个人亦如此。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回应着时代。


从过去的消费主义,转向了如今更审慎的消费观。从沉溺在短视频、热搜的奢靡,被拉回了现实。更为重要的,互联网热潮退去,人们开始更加理性、独立思考。


从直播间的变化中也可以看出,人们不再追捧声嘶力竭、戏剧化的砍价,俞敏洪、董宇辉娓娓道来、分享知识的直播卖货方式一度霸榜数日,引得全网关注。


如果说过去社交平台充斥着真假难辨的浮华,人们因此被蒙蔽双眼和内心,甚至模糊了真实的目标。在当下,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拨云见日,直面最真实的自己。


对内,大家更注重自己生活方式的构建,向上追逐更好、更有质感的生活,从而带动“悦己经济”的升温。同时消费方式发生大转变,过去的抢购、囤货乐变成如今追求极简、养生、买自己所需,不汲汲于虚浮。



对外,户外运动逐渐风靡,跑步、露营、登山、飞盘……疫情让大家更注重身心健康,俞敏洪60岁还热衷攀岩、张朝阳坚持跑马拉松、郁亮攀珠峰后又跑马、刘润徒步过戈壁,环骑过青海湖,到达过北极点。新一代的父母们也更注重亲子户外运动,扩大个人身心的空间感。


从需求端可以看出,疫情之下大家长途旅行成为奢望,短途户外成为首选,很多户外运动是身份认同感的象征,更是为了追求生活品质。其次,科技的进步让户外运动更方便,硬装备、软装备都有更有力的保障,比如科技注入运动装备:硬壳冲锋衣、防震跑鞋等等强有力的防护。户外运动成了新的打卡方式,以及大家获取情绪价值的重要方式。


国家也早在《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提到:体育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与安全。从供给端也表明:国家政策的扶持、基建的完善以及企业针对户外运动产品的升级都为人们户外出行提供了保障。


观研报告网《中国户外运动行业运营现状分析与投资战略评估报告(2022-2029年)》指出。2017-2019年我国户外运动用品市场规模从2215亿元扩大到3199亿元,2021年户外运动用品市场规模为3575亿元,同比增长13.5%。从户外用品消费增量可以看到,“全民户外”已经是大势所趋。



大家走向户外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人是在自然中放松,有人用一次次户外挑战磨炼自信,有人是为了更好地社交。在互联网内卷、不断追求用户时长的这些年,人们有了一段难得的安静,得以审视自我、规划未来,从对虚浮的追求,转向了自我的沉淀和提升。


所有人都在做身心减负,用最轻盈的自己“向上”。大家都在尽全力地活出坚韧的自我。或许,这无关其他,回归自然、获得再次出发的能量与勇气,是人们从亘古走出森林后,还刻在基因里的动作密码。


穿越漫长的周期与人类进化,社会概念中的寒气与现实的寒气,都无法阻挡前进者的步伐。相应的,无论是攀登时代的山峰,还是攀登一座座具象的山峰,都致使了人们能够在这颗蔚蓝星球生存繁衍,活得更宽广、更从容。


每一位面对寒气却无畏向上的人,就像是攀登者。绝壁、险峰、悬崖,极端天气、身体极限、心理障碍,都已在他们的脚下。


面对寒气,一个真正的攀登者绝不会因为困难和挫折而放弃,保持满腔热情和激情,足够的冷静和理性,硬刚到底。全球三大全系攀登品牌之一的凯乐石,正是这种中国硬壳精神的载体,从创立之初对自然的敬畏、对险境的探索、对攀登的向往、对人类力量的预估,都是品牌对于中国硬壳精神的一种身体力行的诠释。用最大的投入,进行高精尖科技研究,为产品赋能,中国硬壳正为每一位在“寒气”中的“攀登者”助力,环环相扣,抵达未进之地。



结语


企业在经过黑天鹅的试炼后,更为坚韧强大,每一次过难关,都是向上的佐证。“向上”本身的意义,就是不困于当下、不囿于现状,遇强则强,始终保持着战斗到底的姿态。


个体更是应该在这个过程中,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择机all in,没人能预测明天会发生什么,不如别辜负每一个当下。寒气必然吹到了每一个人,但这不意味着我们要蜷缩起来过冬,而是不断寻找新的方式,继续向上攀登。


这,就是中国硬壳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寒气   攀登者   硬壳   户外运动   中国   户外   方式   业务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