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梓州,听听川北大地上的忠义故事

《记住乡愁》古城

播出内容:《梓州——两江汇流处 忠义传千古》

播出时间:2022年9月28日(周三)22:00

播出频道:CCTV-4 中文国际频道



两江汇流处 一座千年古城


在长江支流凯江和涪江的汇流处,坐落着一个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古城,梓州

位于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的梓州古城,有着“川北重镇,剑南名都”的称号。《四川通志》记载,梓州“当四达之冲路,扼两川之要隘,为益州之门户,实果、阆之襟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到唐至德二年,朝廷在这里设置剑南道东川节度,下辖12州69县,梓州由此成为巴蜀大地上与成都比肩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中心。



弯曲的城墙 忠直的秉性


在离凯江不远处,有一座石头垒砌的古城墙。与常见的城墙不同的是,这里的城墙是弯曲的,《城邑考》里便留下了梓州城墙“状若盘蛇”的记载。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梓州曾经水患比教严重,弯曲的城墙可以减轻水的冲击力,有利于抵御洪水的侵袭;而且遇到敌军进攻时,还可以最大程度守护城中百姓安全。

靠着先人的建筑智慧,雄踞两江之岸的梓州古城,无数次抵御住了洪水与战火的侵袭。

城墙是弯曲的,梓州人性子却是“直不绕弯,智不绕圈”。涪江堤坝上,那尊狗叼着耗子的雕塑,便是这里人秉性忠直的极好证明。

民间有句俗语,叫“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但在梓州,狗拿耗子代表的却是一种“忠人之事,忠心尽责”的处世态度。



种桑养蚕 实业救国


梓州有着悠久的种桑养蚕的历史。古城附近的盐亭县,就是传说中蚕丝之祖嫘祖的故乡;《新唐书》里还有“梓州小练,远销西域”的记载。

然而,鸦片战争以后,鸦片倾销中国,这片种桑养蚕的土地,也遭到了荼毒。看到家乡历史悠久的手工艺不能带来温饱,肥沃的土地却要种上鸦片,古城人陈宛溪心里充满了屈辱。

秉持着“忠国忠民忠职守,国难当头更要忠”的家训,陈宛溪辞去了教书先生的工作,回到家乡种桑养蚕。

那时,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打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深受影响的陈宛溪明白,唯有振兴实业才是救国良策。

他拿出多年积蓄购置土地,种植桑树,并引进脚踏缫丝技术,开办丝厂。同时,还在家乡大力推广桑蚕技术,写下《劝桑说》《裨农最要》等农业书籍。

在陈宛溪的影响和带动下,古城人开办的丝厂多达5家。古城外桑树成林,古城内家家养蚕,缫丝厂昼夜机器轰鸣。据《三台县志》记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梓州城“每年仅生丝出口海外,就在四千箱上下,每箱计1700两。”



无人认领的家书


忠心爱国”的传统让很多古城人走上了“救国安邦”的道路。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战中,共有四万多名古城人投入到抵御外敌的战斗中。这一时期,梓州成为川军抗日的重要兵源地。

三台县档案馆里,有一批川籍抗战将士的家书。一封封书信中,字句不忘卫国兴邦

“我们决定出川的大约要到重庆住营,准备抗战。于孙也抱定之主义欲去牺牲,何以,因为国难当前,对于牺牲也是我们青年应尽之责。就是家庭也是难免的,我是中华之国民,该尽一份之责任。请祖父母勿以孙为虑,好好将身心保养为佳,日后国平孙闲后乃回家侍奉祖父。”

这是一封无人认领的家书,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是一名风华正茂的青年所写。像这样无人认领的家书还有很多很多,它们只能留在档案馆里,无声地述说着当年那些义无反顾走向战场的故事。


抗战时期,留下了“无川不成军”的说法。从1937年到1945年,四川共出动了340多万人奔赴抗日战场,他们用鲜血书写下“忠义”二字。

一代代古城人,心怀“男儿立世,当从军报效国家”的志向,用他们的梦想,点亮了今天古城里的万家灯火。今晚22:00,锁定CCTV4,去两江汇流的地方,听听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忠义故事。

编辑 | 王琳艳

制图 | 刘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忠义   汇流处   狗拿耗子   养蚕   桑树   秉性   家书   城墙   弯曲   古城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