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的热销经验为何没在新能源上验证?原来是大招现在才放出来

新能源赛道非常火热,为何在新能源市场获得一席之地,各种新兴品牌的新车下饺子般砸向市场。新势力们凭借先发优势,获得不小的声浪。但进入新能源赛道下半场,造车大厂也纷纷出手下场了。新能源汽车原有的格局,就要面临再一次的重新洗牌了。

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新势力换赛道逆袭成功,还是车企大厂背靠多年积淀,后发反超?

回顾新能源造车历史,2013年,新能源车的补贴政策从原来的试点城市推向全国:只要造出一辆电动车,补贴少的五六万,多的几十万。

一时间互联网造车如火如荼,巅峰时刻,三百多家造车新势力齐发,争夺这个大蛋糕。不管原来是搞互联网的、造空调的、做手机的,统统半路转行造车!

当然,这肯定避免不了与车企大厂的激烈交锋。面对新势力的横空出世,车企大厂也悄悄拉开了转型的大幕。纷纷推出了自家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与造车新势力不同,这批全新的品牌和全新的公司,并非从零开始,不仅有坚强的后盾支持,还有丰富的造车经验和新能源技术储备。

其实到底孰优孰劣?咱们可以看看曾经的国产手机市场。

小米手机凭借互联网从天而降、降维打击的时候,传统的OV系和华为手机最开始也很被动,但挺过去最初的三板斧之后,新手机品牌也发现了真正的问题所在。制造业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到技术研发与供应链。

反观新能源车行业也差不多,新势力们这两年不再描绘未来,而是忙不迭地回归制造;而反应过来的车企大厂们,依托供应链优势,也开始开小号、搞融资、加码营销!

而到今年,两大阵营的势头也发生了有意思的逆转:根据乘联会1-8月的数据显示,除了特斯拉,销量处于10万+的新能源车全部来自传统车企。6家造车老炮用实打实的销量,把新势力甩在身后,大有逆势翻盘的感觉!

而作为国内最大的汽车集团上汽,也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飞凡”,卯足劲要冲击新能源车下半场!

而飞凡拿出的新车R7,不仅号称是“极智高阶纯电SUV”,更可以说是智能驾驶界的新卷王。软件、硬件齐齐升级!

飞凡R7拥有33个业界顶级高阶感知硬件,包括采埃孚Premium4D成像雷达,探测距离可达350m,提升了静态障碍物的检测能力及应对雨、雾、雪、粉尘等极端天气的探测性能;还有800万像素摄像头、增强版远距离点云角雷达、高精度地图等,这些都在智能驾驶领域树立了全新的行业标杆。

不仅如此,经过2年半自主研发,飞凡推出了行业首个采用全融合算法的高阶智驾系统RISING PILOT。

开创性地将前融合组合、多任务、多特征网络、深度神经网络输出的探测结果,与后融合多个传感器独立输出的探测结果进行综合比对,实现前融合和后融合的混合融合,并依靠高带宽、超算力芯片平台的安全冗余部署,通过三重融合在毫秒级内,完成感知、融合、预测、决策、执行等一整套应急反应,为用户带来可持续进化、更安全、更完备的高阶智驾体验。

在用户体验上,飞凡R7也开发到了新高度。创新的RISING OS智舱交互系统,根据用户习惯打造直觉式UI设计。还有43英寸宽幅真彩三联屏,围绕多重感官触点打造出行交互场景,妥妥的智舱界屏霸!


综上,毫无疑问,飞凡R7其实就是造车大厂进入新能源赛道中最有力的作品,他们不仅拥有更为雄厚的资金外,也具备更为先进的研发技术实力及经验,甚至对配套企业的掌控力都要更强。这些优势的凸显让原有的新势力厂商们面临不少压力。不过在我看来,总是它们之间的这些竞争,才让我们消费者有了更快使用先机科技技术的可能,也为我们国家能在新能源赛道上能领航世界提供了更多助力。

#造车大厂认真起来有多卷#

#飞凡R7为什么重视智能座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新能源   销量   赛道   热销   下半场   燃油   新势力   优势   经验   智能   品牌   用户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