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量超大!陈清泰的最新判断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势头风光无二,中国新能源市场也成为了全球汽车市场当之无愧的第一引擎。那么,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究竟在这场出行领域的百年变革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新一轮竞争迫在眉梢,中国汽车产业究竟何去何从?

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同路人“,中国电动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近日给出了一个最新的判断,以及对于整个产业动态发展的全方位思考。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是我国新能源汽车转型的“泰斗级"。同汽车产业渊源颇深,对于汽车产业的转型有着深入的洞察和实践。

他毕业于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系汽车专业,曾担任过二汽(现在东风汽车集团)总工程师、第二汽车制造厂总厂厂长、东风汽车工业联合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随后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

根据官方信息介绍,陈清泰同志长期担任我国大型企业的领导工作,在国家经贸委时又长期主管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后主要负责产业发展与企业改革的政策研究工作。陈清泰同志主持过多项企业改革、经济结构调整、政府职能转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国家能源政策、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与股票期权制度、国有资产管理法规、政府机构改革、《公司法》修改等方面的重大课题研究工作,参与过中央和国务院许多重大政策和重要文件的制订和起草工作。

其一手参与筹办的电动车百人会更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的直接推手之一,2014年,其筹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成为了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平台。百人会定位为中国电动汽车领域跨学科、行业、部门、所有制的,非官方和非营利性的政策和学术研究机构,国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第三方智库。

而深谙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规律的陈清泰,对于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最新发展态势的研判,自然是值得业内认真研读。


在最新召开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层论坛(2022)上,陈清泰做了主题演讲。星车场注意到,在这个信息量超大的发言中,陈清泰对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定位、困境挑战和未来前景进行了全方位的阐释和解读。

首先,他高度认可我国抢占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先机。他表示,正式因为早在2011年我国高瞻远瞩,从政策引导汽车产业谋求转型,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抢来了千载难逢的先发优势。而弥足珍贵的六年抢跑,让我国汽车产业首次主导了汽车产业的全球变革。


”客观上是我国主导了的这样一场波澜壮阔的全球汽车革命。在全球的几次产业革命之中,这可能还是头一遭,也会成为我国由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重要基础。“他如是定性当下我国汽车产业在全球产业变革的角色。

他还列举了一组数据,十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进步,产销量一直保持超高速增长。比如去年,同比增长高达160%,市场渗透率达到了13.4%,今年1-8月,产销量同比增长超过了100%,市场渗透率提高到了22.9%。种种情况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在从市场培育期迈进市场化的发展阶段,正在从政策和市场双驱动转向市场驱动为主的新的发展阶段。

但是,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转型的”推动者“之一,陈老非常清醒地提醒大家,中国汽车并没有到躺平的时刻。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挑战和风险依旧如影随形,我国并没有在这场汽车革命中取得全面碾压式的大胜利。

革命尚未成功,中国汽车仍需努力!

他在演讲中,对于这场百年一遇的中国主导的汽车革命进行了抽丝剥茧的分析。他认为,这场前所未有的汽车革命有以下主要特征:首先,这次汽车革命不是孤立进行的,与它并行和衔接的是新能源革命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是交通革命和智慧城市。其次,随着汽车革命向纵深发展,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高技术公司加入其中,使汽车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服务软件越来越丰富。最后,电动化良好的行走性能仍是未来汽车的基础,这是不容置疑的,但这只是这场汽车革命的序幕。

他认为,中国社会不能仅仅将这场汽车革命局限在单一的汽车的形态变化之上,而是以智能汽车为引子,协同智能交通、智能能源、智能交通和智能城市的融合,从出行的变革大局上造福居民、改变社会。

对于领跑的中国汽车,陈老特意给敲响了警钟。星车场注意到,他在演讲中特意提到了苹果公司,他表示,苹果公司2021年9月发布公告,它的电动汽车生产准备已经在进行。对此,有一个媒体的评论是,这是一个呼啸而来的冲击波,汽车将会被数字化,传统的汽车将会在根本上丧失竞争力。

无疑,他期望中国汽车能够意识到,真正的竞争对手还没有出现,我们当下的优势和胜局并不是最终的胜局。数字化汽车浪潮刚刚兴起,我们即将迎来的是一场竞争空前惨烈的全球新能源市场恶战。

他表示,中国汽车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唯有通过技术研发、持续迭代,才能在下一轮汽车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储能电池、智能驾驶、智慧座舱、智能底盘,甚至商业模式等等重要方面,仍处于创新突破和迭代进步的过程之中。中国的企业和政府绝不能满足现状,更不能止步于此,未来的汽车已经具有高科技产品的属性,而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是技术的持续迭代进步和持续的有想象力的创新,以足够的研发投入确保产品和企业保有持续较强的技术支撑能力,这是立足强者之林的必然选择。“陈老语重心长地告诫中国汽车产业。

下一阶段,中国汽车产业路在何方呢?他也给开出了”指南“。

他表示,汽车产业的根基是零部件,汽车强国的底层是零部件强国。汽车产业需要紧紧抓住这一核心要素,聚焦汽车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方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国汽车面临的“卡脖子”顽疾。

”汽车属性和定义的变化是传统汽车零部件体系的50%以上,正在面临重构。未来汽车的新物种使汽车零部件的概念和范畴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电池、电机、电控、功率半导体到网联化、智能化设计的芯片系统软件、计算平台、视频传感器、激光雷达、控制器、执行器到车载控制系统、高清地图、互联网通信、云控平台、AI算法和软件硬件等等,都成了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这个产业链还在建设之中,壁垒尚未形成,我们必须超常规的重视供应链重构的机会。”


此外,他认为,中国汽车不能孤军奋战,而是要跳出汽车圈,站在一个开阔的格局之上,协同可再生能源领域、网联领域、人工智能等我国优势产业势能,夯实我国在汽车革命中的优势地位。

独行者快,众行者远。

“这次汽车颠覆性变革的底层是可再生能源,是电动化、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高度融合。而这些方面,恰恰是近年我国发展状况良好的新兴领域。在网联化、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人工智能和5G通信等等方面,我们都处在全球第一梯队,广泛的跨界融合、协同创新是走向成功之路。”

我国为何能赢得当下汽车革命的先机?赢在政策,赢在顶层设计。

陈清泰也期望有关部门能在新一轮的汽车竞争之中,继续释放顶层设计的巨大红利,助推中国汽车产业在这场革命中乘风破浪。

“这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工业革命,其中每一个方面都涉及到周期长、牵动全社会的巨大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未雨绸缪做好顶层设计,从一开始就要把汽车、能源、通信、交通出行、城市作为一个整体,以新的理念把他们放在高技术和数字化的基础之上综合考虑。实现技术协同、规划协同、政策协同、法规协同有序推进。其中打破壁垒、开放市场,鼓励跨学科、跨产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的交流与合作至关重要。”陈清泰如是表示。

在2023年还有不到百日的时候,作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之一,陈清泰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而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汽车产业大变局之中,中国汽车将取得怎样新的成绩呢?星车场也将与中国汽车“一路同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信息量   新能源   中国汽车   中国   汽车产业   电动汽车   我国   政策   产业   汽车   市场   最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