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存酒老是坏?行家:记住这4点,存酒别大意否则好酒变坏酒

白酒是中国酒桌文化里的主角,而且还集可喝、可藏、可晒、好看、能升值等优点于一身,成了众多人的收藏首选。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存酒的习惯,达官贵人会建酒窖收藏大量老酒来彰显自己的身份,而平民百姓也会藏上那么一两坛白酒在结婚生子的时候用于庆祝。

今天,即使是不喝酒的人,家里通常也有酒柜,而白酒则是酒柜的常客。因为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白酒这东西越放久越好喝、越值钱。


然而,不懂行的人家里存酒总是坏,实际上,家庭藏酒也是门学问,行家建议:记住这4点,存酒别大意否则好酒变坏酒


那怎样才能让白酒越存越香呢?需要注意的主要是存酒环境、封存方式、酒类选择以及封存时间。因此大家在存酒的时候,千万要注意这4点。


1.存酒的环境

白酒的储存要避开日照和高低温。日照中的紫外线很容易破坏酒分子,使得白酒跑度挥发,失去原来的口感。

酒中的酸类和酯类等营养物质的理想生存温度为3℃到23℃。温度过高容易导致白酒挥发,而温度过低不利于酒分子正常的理化反应。


因此,我们在电视里也可以看到,许多富豪都会建造专门的酒窖用来藏酒,其实质就是保持恒温且避光的环境。


2.封存的方式

跑酒一直是爱酒人士的一大难题。如果因为存酒不当,导致自己存放多年的老酒跑空,对于爱酒人士来说绝对算得上一件“伤心事”。


存酒的方式有生胶带封存、热缩膜封存和蜡封。生胶带封存多年后容易油化,影响白酒的卖相,所以不推荐。热缩膜的主要作用其实是防尘,对于预防跑酒的作用并不大。

蜡封是最佳的封酒方式,但在封存的时候记得先扭紧瓶盖,并且需要等食用蜡稍微冷却后再进行封存,否则高温容易导致瓶帽受损。


3.选择纯粮酒

大家喜欢藏酒,无非就是认为白酒越陈越香。实际上,这里的“香”是因为白酒中的酯化物质进行了充分的反应。而只有纯粮酒才能在缓慢的酸类和酯类反应中变得更加醇厚。

如今市面上有许多酒精酒,里面含有大量的化学添加剂,对身体的伤害很大。大家在存酒的时候需要仔细查看原料表,如果成分里有“三精一水”,即酒精、香精、糖精等字眼,那么这种就是“酒精酒”,因此也没有封存的必要了。


4.存放时间

存酒还有一个很大误区,就是认为白酒越放越好,越放越值钱。实际上,不同的白酒适饮期也不同。


俗话说“浓三酱五,清香直接喝”,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清香酒和酱香酒的封存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


清香酒喝的就是清爽与柔和,如果存放太久,反而会失去清香酒的灵魂。而浓香酒的灵魂是爆香,存放超过十年以上的浓香酒,很容易失去入口的爆香和中后段的回甘。

因此家庭藏酒最为推荐的是酱香酒。这是因为酱香酒的酒体会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而变得更加协调。我们经常听到的“生肖茅台”和“飞天茅台”便属于此类。


但这些成千上万的高价酒很容易让平民百姓望而却步,实际上,家庭存酒并不一定非要选择大牌酒和高价酒。市面上有很多价格低,但是品质佳的“宝藏酒”。例如君中元私藏酒这款酱酒,不管是宴饮还是收藏,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这款酒与茅台酒有许多相似之处,不仅共引赤水河之水,连酿造工艺和原材料都一样。

这款酒采用的是最好的酱酒酿造工艺——大曲坤沙,历经七次取酒,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其次,出酒后还需经过六年以上窖藏才能出厂。


原材料采用的红缨子糯高粱,粒小皮厚,即使经过9次蒸煮和8次发酵,其营养成分仍能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因此可以保证这款酱酒酱香突出、空杯留香的特点。


这款酒的口感与茅台十分相似,其实这是有渊源的。都说名师出高徒,这款酒的酿造师曾传政,是原茅台厂长“酱香之父”李兴发的弟子,而曾传政还曾担任过钓鱼台的调酒师。

初尝这款酒,可以看到轻微泛黄的酒体清澈透亮,没有一丝杂质。倒杯时,可以看到细长的酒线连绵不绝,酒体击中杯壁时中绽放出一朵朵细腻均匀的酒花,随后酱香特有的香气扑鼻而来,未入口便有柔和之感。

浅酌一口,香气瞬间在口腔弥漫,醇厚的口感一涌而上,入喉以后,轻微的击喉感十分舒适,后调则是满口留香,焦香、糊香等多种香气悠长不散,令人对这纯粮酱酒爱不绝口。


也许是因为厂家不注重营销,身边很少人知道这款酒,但平民的价格与上乘的品质不妨碍其成为许多资深酒友的酒桌首选。


这款酒你喝过吗?如果你的酒柜里也有类似的“宝藏酒”,欢迎一起在评论区分享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中元   日照   酒窖   酒柜   平民百姓   浓香   醇厚   茅台   行家   口感   白酒   大意   清香   酒精   温度   家里   方式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