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小泉纯一郎访华,参观完抗日纪念馆后,用毛笔写下两个汉字

“日本首相”“访华”“参观抗日纪念馆”2001年10月8日,《北京日报》刊登了一则文章,用了这样几个字眼。

原来在当天上午,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附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迎来了一位“意义非凡”的游客,他就是时任日本首相的小泉纯一郎,

要知道中国和中国人民等待这一刻太久了,小泉纯一郎在参观完后,匆匆留下2个汉子,便离开了,

他为何要来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又留下了什么字?他的这些举动,又有何意义

访华第一站

2001年10月8日早上,一架来自日本的飞机缓缓降落在北京机场,小泉纯一郎走了出来,开启了他为期1天的访华之旅,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小泉纯一郎访华是提前安排好的,中方告诉他,如果要访华,必须要到位于卢沟桥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才可以,

这也就导致小泉纯一郎一下飞机,一刻都没有休息,直接就坐车前往了位于卢沟桥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门前的平台上有篆刻着的鲜明日期和硕大的独立自由勋章,广场上巍峨的“卢沟醒狮”,一切都在昭示着日本法西斯主义在过去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种种罪行,

小泉纯一郎的车停在了升旗台前方,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小泉纯一郎下了车,同负责接待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陈启刚打了招呼,

周围有听到消息跑来围观的群众,怀着好奇和躁动的心情,在远处不停张望,小泉纯一郎环顾了一圈,在中国驻日本大使武大伟和一众保镖的陪同下,走向了纪念堂的大门,

邓小平同志书写的馆名引起了小泉纯一郎的兴趣,他停下来驻足了几秒,似乎在辨认写的是什么字,随后,他迈步向前,在两侧的巨型浮雕前面献上了花圈,

低头大概默哀了1、2秒后,他直接进门左转,“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累累白骨”、“毒气炸弹”,还有“杀人比赛”照片中站在那里耀武扬威的两个日本士兵,

当小泉纯一郎从这些照片面前经过的时候,面无表情,直到“杀人比赛”的士兵照面前,才停下来仔细观看图片上的报道内容,似乎在看清上面写的上面,

馆长陈启刚一直在旁边给他介绍,他始终没有作答,在准备离开这里时,才对陈启刚说道“作为日本首相,今后我会为发展日中友好竭尽全力。”

随后便回到馆前的巨型雕塑“血肉长城”前面,提笔写下了2个汉字“忠、恕”,他还向随行的中国驻日本大使武大伟解释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然后停留片刻便匆匆驱车离去,一天的行程似乎太赶,他要急着去解决这次前来必须要解决的事情,

对于小泉纯一郎此次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陈启刚说道“这是自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来过之后,第二位前来参观的日本在任首相”

众多媒体也对此次事件进行了相关报道,一切似乎看起来都在朝着和平和美好的方向发展,有人采访了围观的群众对这件事的看法,

“来反省和道歉我们当然欢迎,希望以后多来,多来啊,只要是真心诚意地道歉,反思自己的历史,做到以史为鉴就行。”

然而时至今日再看,能引起人们的只有愤怒,许多人开始怀疑起小泉纯一郎当初来参观这里的目的了。

前因

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2001年4月26日小泉纯一郎刚刚就任日本第87届内阁总理大臣职位一职开始,

在小泉纯一郎当上日本首相之前,日本已经接连换了5任首相了,当时日本国内有声音调侃到“首相还不如明星持久,2年就倒台,2年一换。”

这与日本国内的经济是有重大关系的,“经济上的巨人,政治上的矮子”说的就是当时的日本,由于长期受到美国方面的扶植,

经济上是突飞猛进,上世纪末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美国GDP的一半,占到了世界经济的10%,

但政治上却毫无建树,这也与美国有一定关系,既然是美国扶植的,那日本必然不会在国际社会上有多大的声音,

而国家和社会有钱了,人民的生活就会富裕,日本人民收入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了一个断层,这些“有钱人”要求政治改革的声音也就越来越大了,

他们也被冠以一个名字,叫“新保守主义”,意思就是既保守,又要在保守中激进一些,小泉纯一郎就是这样的一个代表,

他是被日本自民党推举出来的新任日本内阁首相,既然如此,他就不能违背日本自民党的声音,

纵观小泉整个执政经历来看,可以将其总结为一句话,那就是“以追求政治大国为目标”,这个目标贯穿了其整个执政生涯,

无论是后来歪曲的历史观、战争观,新保守主义者们都是没有经历过过去战争史实的人,日本战败后曾将所有的历史书籍,照片资料全部焚烧殆尽,而且不允许记录,

再加上一些人为了政治利益,争取支持,故意篡改真实历史,将“侵华战争”改为“中日战争”,对战争中死亡的人数虚报甚至瞒报,

小泉纯一郎作为自民党的代表,自然要继续这一行径才能获得支持,他后来在2004年修改历史教科书,将侵略战争美化和歪曲,编写出《新日本史》,

强迫日本新一代年轻人从小就要学习这样经过人为篡改的历史,这样看来,他2001年拜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行径显得多么滑稽可笑,

而小泉纯一郎一上任就访华的安排似乎成为了每一任首相的共同默识,此后每一任首相都会在刚上任之际来一次访华之旅,

而这样做也确实能带来好处,那就是提高了日本的经济,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经济的增速一直在放缓,与之相反的是,中国的经济增速却在与日俱增,

2010年,日本GDP比中国少了4000多亿美元,首次被中国超过,掉到了第三的位置,可见日本首相的“交好”也没能改变日本的经济颓势,

除了经济之外,日本认为首相访华能间接改善自己的国际地位,中国一直是世界外交场上的有分量的“大国”,日本也想迈向“大国”地位,

可惜日本一直没有明白的是,不摆脱对美国的依赖,不独立的外交,始终都会是别人手里的一颗“旗子”。

既然抱着政治目的,那小泉纯一郎的心里究竟有没有对历史有所认识,有所悔过呢?今日来看,是没有的,

当时小泉纯一郎这一场具有“临时性”的访华之旅,实际上只安排了一天,目的是缓和因为之前拜访靖国神社所造成的中日关系的紧张,

在8月宣布拜访靖国神社之前,就已经遭到了中国和韩国两国的公开抵制,但是他依旧参拜了靖国神社,

10月,他就宣布了自己的访华之旅,然而我国外交部立即通过我国驻日大使武大伟向日本方面透露了一则消息:

“想要来访华可以,必须先到位于北京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去参观和祭奠才行,否则来了也不接待。”

中方坚决的态度使得日本方面无可奈何,眼看着时间越来越近,小泉纯一郎最后只好带着花圈去祭奠了,

匆匆而过像是走了一个过场,就连他留下的那两个字,也令人产生了疑惑,这没头没尾的“忠恕”到底是什么意思?

后果

根据小泉纯一郎的解释来看,这两字是他根据《论语》中曾子的话所特意写的,原文是曾子说孔子的思想归纳起来就是“忠”和“恕”两道而已,

“忠”是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恕”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自己好也要别人好,

表面上看,小泉纯一郎似乎是在反思过去日本曾加给中国人民的种种苦难是不应该的,但是之后再来看,就觉得这2字实在是令人发笑,

在小泉纯一郎当首相的6年时间里,他每年都会去参拜靖国神社,也就是说,他压根就没有认识到过去的历史,

应该没有人会认为小泉纯一郎会不知道靖国神社是用来祭拜谁的,作用是什么,但是他还是祭拜了,

是表演?还是作秀?现在都不在重要了,在对待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事实上,小泉纯一郎做了一件最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

也许他写的两个字一开始就只有“让我们宽恕他们”“让我们尊重他们”的意思,也许是我们误解了他的意思,

其实日本还是有一些人,一直在反思历史,一直在推动更加和谐的中日关系发展的,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就曾经亲口公开承认日本的侵略战争的事实,

还曾在1998年访问中国期间,亲自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进行参观,

他在参观的过程中就和小泉纯一郎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一直不停地点头,露出难过的表情,后来还在纪念馆的留言簿上写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还有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也在2000年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还提笔写下了“二十一世纪是和平的世纪”几个字,

更有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来亲自了解当年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还询问到具体数字和遇难人数,最后还给馆内代表“和平”的银杏树浇水,

与之相比,小泉纯一郎的行为就显得更为恶劣,那段时间的中日关系也一度落入冰点,与之相反的是,小泉纯一郎个人的政治生涯反而达到顶峰,一连连任了3届首相,

在对历史真实的反思上,另一个国家德国就做的比日本好太多,虽然二战后德国也经历过如日本这般自我掩饰,但是德国人选择的是默不作声,

即不承认也不反对,毕竟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世界人民的是自己的国家,但很快就有人意识到了这样做的后果只会使德意志民族越来越走向堕落,

历史学家和思想家开始站出来呼吁,希望德国人可以反省历史,社会批判家西奥多·阿多诺公开呼吁“德国试图忘记过去,就是在背叛未来。”

可尽管如此,德国人还是试图给德国过去犯下的罪行寻找一个借口,“为什么是德国?为什么不能是别的国家?”

就在社会舆论越演越烈的时候,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他一直都是著名的反法西斯战士,后来出任了联邦德国的总理,他就是维利·勃兰特

也就是他,在1970年拜访华沙的时候,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留下了“华沙一跪”的惊世画面,

这才开启了德国社会对纳粹历史的不断反省,从电视宣传,到学生的教育,和历史的书籍,德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不断地强化对过去的反思,

1994年,还通过了《反纳粹和反刑事犯罪法》,只要有人在公开场合宣传纳粹,不承认历史,就可以直接判刑,

这才是面对历史事实应该作出的行为和决定,连对历史事实的尊重和诚心诚意都没有,小泉纯一郎的行为是妥妥的愚蠢,

2022年9月29日,是中日正式建交的第50周年,在即将到来的如此重要的时刻,如何让未来的中日关系迈向稳定,如何让中日关系更进一步,

是日本领导人更应该思考的,或许重温过去小泉纯一郎的所作所为,能够以史为鉴,实现中日关系的新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小泉   华沙   纪念馆   靖国神社   汉字   中日关系   德国   毛笔   日本   首相   中国   两个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