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皆有痰作祟,送你千古化痰祛湿第一方,6味药,化解一身痰湿

大家好,我是沈医生。湿气去,百病消,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送你千古化痰祛湿第一方,用6味药,燥湿化痰,化解一身痰湿,并教你辨证加减用药。


有的人经常咳嗽咳痰,感觉嗓子里的痰又黏又多,怎么也吐不完,而且还经常犯恶心,想吐,感觉胸口和胃里很胀很闷,不舒服,四肢也是很困重,抬起来很费力,还经常头晕,舌苔特别的厚。


这个时候,一般都是脾胃运化水液的功能下降,导致水湿过多,凝聚成痰了,我们需要健脾化湿,燥湿化痰的工作同时进行,标本同治,才能改善我们的痰湿体质,如果痰湿不及时清除,能会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脂肪肝、心脏病等疾病,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今天沈医生推荐的这个方子,可以说是祛湿化痰的“祖方”,可以健脾化湿来治本,燥湿化痰来治标,标本同治,不给其他疾病留机会。


这个方子就是二陈汤,用到的药物分别是制半夏,橘红,茯苓,甘草,生姜和乌梅。因为制半夏和橘红,都是以陈久的,储存时间长的为良品,而且方子重用这两味药,所以给这个方子起名二陈汤。现在也有中成药叫做——二陈丸


我们先来说制半夏这味“陈药”,制半夏的药性温燥,可以燥湿化痰,还可以降逆和胃,《本草从新》记载,说制半夏是“治湿痰之主药”,所以基本上燥湿化痰的方子,都会选择制半夏这味药。


我们来说另一位“陈药”,橘红,可以理气行滞,燥湿化痰,因为中医认为“治痰先治气,气顺则痰消”,所以在一些理气化痰的方子里,也会选择橘红这味药。


茯苓可以健脾燥湿,一是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脾胃运化水液的能力,二是可以化湿利湿,辅助制半夏和橘红,赶走我们身上的痰湿。


甘草这味药,可以健脾补气,辅助茯苓治本,还可以调和所有药物的药性,防止伤害身体。


生姜可以降逆止呕,乌梅可以收敛阴液,防止辛温的药物太多,伤害我们的阴血。


二陈汤有健脾,有化痰,标本同治,所以它是一个祛湿的祖方,很多医生都会以这个方为基础,做一些药物加减,来更适合每个人不同的体质和症状。


比如脾虚痰多,身上有热,舌苔发黄的,可以添加黄连,黄柏这些清热燥湿的药物。


或者脾虚比较明显,吃饭吃不多的,可以添加白术,山药这些健脾补脾的药物。


如果你是阴虚体质,就不适合这个方子了。总之,要在医生的辨证指导下用药,自己不要随意使用,以免伤害身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乌梅   燥湿   半夏   橘红   方子   茯苓   同治   标本   千古   药物   医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