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向东,重塑城市经济版图

初秋时节,在距深圳主城区100公里以外的深汕合作区小漠镇热闹非凡。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项目在这里举行开工仪式,项目正式进入施工建设阶段。

此前,深圳在一场 “政情通报会”上透露出一则重要信息:深圳将打造“全产业的汽车城”。消息一出,立刻引发全国关注。

时间再往前追溯两个月。7月4日,一辆满载6.5万吨LNG(液化天然气)的LNG船舶“尼罗河之鹰”轮顺利靠泊深圳大鹏湾LNG枢纽港开展卸载作业。此次卸载作业的完成,标志着深圳大鹏湾LNG枢纽港接卸量累计突破1亿吨大关,成为国内首个超亿吨LNG港口。

紧接着,深圳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起草了《关于支持开展天然气贸易助力打造天然气贸易枢纽城市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提出高标准建设大鹏液化天然气走廊和盐田国际船舶保税LNG加注中心,助力深圳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天然气贸易枢纽城市。

……

2022年已过去四分之三。在这一年里,深圳遭受疫情反复袭扰,经济社会发展承压前行。但就在这样一个稍显严峻的年份里,深圳东边在经济领域发生的几件事尤其引人关注,在战略上也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改变,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种种迹象表明,越过不惑之年的深圳正在悄悄地重塑自身的城市经济版图。

而东部,或许正是深圳新一轮长历史的起点。

剑指“世界一流汽车城”的雄心和底气

没有人会质疑深圳的经济实力和工业化水平。去年,深圳GDP成功跨过3万亿大关,其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3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但提到“汽车城”,相信很多人不会将这个标签与深圳挂钩。

的确,相比上海、广州等传统汽车产业重镇,深圳在燃油车制造领域确实不占优势,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厚积薄发的深圳,正走上发展风口,成为全球汽车全产业链上的“新势力”。

一直以来,深圳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的布局规划走在全国前列,其城市公交、出租均已实现电动化。

截至2021年底, 深圳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4.4万辆,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上海。而在此之前,深圳已“连续六年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注册登记数量最多的城市”。

更为重要的是,深圳手里还握有比亚迪这张“王牌”。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超越特斯拉,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全球销售冠军,并在8月首次入围《财富》世界500强。

在龙头企业带动下,深圳已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完整、竞争力最强的城市之一,集聚了一大批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材料企业。

以动力电池为例,锂电池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和精密结构件等组成。深圳企业几乎在各个环节都精准卡点,在多个细分领域实现了重要领先优势。

在电池正极材料领域,深圳拥有铁锂龙头德方纳米,该公司生产的纳米磷酸铁锂等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3C等领域。

在电池负极材料领域,深企贝特瑞的负极材料出货量已连续7年位列全球第一,今年4月,贝特瑞年产4万吨硅基负极材料建设项目宣告启动,成长空间进一步打开。

星源材质作为全球锂电池隔膜行业领跑者,与众多国外知名锂电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是中国锂电池隔膜领域最大的出口企业。今年上半年,星源材质预计实现净利润为3.65亿至3.85亿元,同比增长227.05%至244.97%。

数据显示,以经营范围部分包含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电池等为条件查询,深圳以2.4万家新能源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可以说,深圳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完整的城市,并且已经形成产业闭环。在国内外汽车革命浪潮下,深圳找到了弯道超车的两把“钥匙”:那就是新能源和智能化。

今年6月,深圳出台“20+8”产业新政——《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提出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等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赋予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承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使命。

9月14日,深圳市主要领导到深汕特别合作区出席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项目开工活动。作为深圳汽车产业主要集聚区域之一,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两期总投资250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

积极把握新能源、智能网联新赛道机遇,精心锻造汽车产业主链主线,这样一个重大项目对于志在打造世界一流汽车城的深圳来说,无疑将发挥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而向来不甘于平庸的深圳,势必必将为风起云涌的汽车产业格局带来新的变数。

抢滩国际天然气贸易枢纽城市

9月6日晚,随着一辆中国海油LNG槽车缓缓驶进中国石油在深圳所属中胜加气站的卸车区,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在深天然气终端加气站项目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LNG是液化天然气的缩写。业界人士认为,LNG作为清洁燃料,是当前传统化石能源向零碳能源过渡、实现“双碳”目标的最佳燃料。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海油在深圳率先开展我国引进LNG试点项目,建成运营我国第一个LNG接收站——大鹏LNG项目,获取国际优质资源。今年七月,大鹏LNG枢纽港接卸量累计突破1亿吨大关,成为国内首个超亿吨LNG港口。

LNG在近些年逐渐被重视起来,和“双碳”密不可分。在传统的海运行业中,船用燃油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十分严峻,联合国已于2020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全球硫排放限制法规,LNG燃料作为优质高效和经济清洁能源已成为最迫切的需求,世界各国和地区均日益青睐于发展使用LNG燃料的船舶。

然而,由于缺乏海上LNG加注设施,国际航线的LNG燃料船舶靠泊我国港口受到限制。

破解这一难题,深圳再一次走在了全国前列。

2020年6月,深圳海上国际LNG(液化天然气)加注中心建设项目签约仪式在深圳盐田举行,这标志着国内首个海上国际LNG加注中心正式落户深圳,盐田港将成为继新加坡港、荷兰阿姆斯特丹港等港口之后,世界首批海上LNG加注中心建设先行者。

建设深圳海上国际LNG加注中心,将有效满足我国沿海加注LNG燃料的需求,吸引更多的国际航线LNG燃料船舶挂靠我国港口,每年预计将为盐田带来超100亿的产值。

今年,能源重镇深圳首次提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天然气贸易枢纽城市。

深圳有关部门认为,深圳市具有前海改革开放政策及交易平台支撑优势、大鹏天然气基础设施优势和深圳港航运枢纽优势,通过高规格打造前海天然气贸易集聚区、高标准建设大鹏液化天然气走廊、高起点建立盐田国际海上LNG保税加注中心,构建形成“一区一廊一中心”的发展格局。

打造LNG集散分拨和多式联运中心,无疑将成为深圳市探索天然气贸易新模式的重要举措。

深圳市发展改革委曾介绍,深圳将发挥大鹏新区LNG接收站和规模化储气能力优势,科学规划建设LNG外输转运快速通道,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提供LNG小型船舶、罐箱、槽车等多式联运服务,建立与粤港澳大湾区周边城市点对点运输机制,提升深圳市作为天然气贸易枢纽的分销转运能力。

在深圳“20+8”产业集群规划中,深圳也把天然气扩大利用工程作为培育发展新能源产业集群的一项内容。

一直以来,深圳不仅拥有良好的能源基础设施,也坐拥粤港澳大湾区庞大的消费市场,汇聚了众多金融资源和国际化人才,天然气上下游市场主体众多。

例如,拥有上游气源优势的石油央企与国家管网公司在此均有布局,下游方面除属地企业——深圳能源、深圳燃气外,还吸引了香港中华煤气、新奥燃气、中国燃气、华润燃气等全国性城市燃气集团在此落户。

纵观全国,除上海外,同时拥有LNG接收站、灵活的贸易市场和天然气交易中心的城市也只有深圳。远期看,深圳有潜力成为辐射内陆天然气贸易、连接进口LNG的重要纽带,最终建成国际天然气枢纽城市。

这些,无疑将对盐田和大鹏这对滨海CP城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增长空间。

【记者】崔璨

【作者】 崔璨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深圳   城市   盐田   深圳市   版图   新能源   枢纽   天然气   贸易   经济   汽车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