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对秦国贡献如此之大,却遭车裂之死,只因做了这三件事

商鞅变法前,秦国实力并不强大,在战国七雄的竞争中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可言语,但是秦国在变法之后实力持续增强,并一度改变了战国格局,最终使秦国成为笑到最后的赢家;但是商鞅对秦国贡献如此之大,结局却遭是车裂之死!

回顾商鞅历史,备受争议的事情主要有三件:

第一件就是,什伍连坐法,让秦国人民人人自危,商鞅把五家编为一伍,十家为一什,组织内一个人犯罪,邻里全部要一起受罚,迫使老百姓相互监督举报,对人民采用高压政策而导致的不满与怨恨,整个社会弥漫着压抑的气氛;

第二件事情是,他钳制舆论,让人人道路以目,新法施行了十年秦国的社会环境有了巨大的变化,道不拾遗,山无盗贼,使得以前对新法不满的人转变了看法,进京赞颂新法的好处;但商鞅却说:“此皆乱法之民也,一律发配边疆,以示惩戒”,从此无人敢对变法再有言论,商鞅变法是希望打造一个强大机器,每一个国民都只是机器上的一个零部件,只需要执行命令,这就是商鞅冷酷无情的法家治国之道;

备受争议的第三件事是,商鞅立功不义,秦孝公21年,魏国刚经历马陵之战元气大伤,于是商鞅向秦孝公建议趁魏国狼狈之时攻打魏国,秦孝公同意后,商鞅便领兵出战,在攻打魏国时商鞅得知魏国领兵的是他在魏国时候的故交公子卬,两军对垒以后,商鞅给魏军主将公子卬写信,信中说道“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之民”,意思是“自己实在不想跟公子卬交战,因为过去两人的交情很好。这一次两人可以见面叙叙旧、喝喝酒,之后各自收兵回国就算了”,收到信的公子卬同意赴宴,于是商鞅在公子卬赴宴时让提前埋伏好的甲士俘虏了公子印,之后,他趁着魏国军队群龙无首时,一举将其击败。战败的消息传回了魏国,魏国十分惊恐,没有办法只能割地求和。

商鞅打了胜仗,根据军功,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商鞅封侯是通过欺骗故交立军功得来的,虽赢得了一时的军功,却败了一生之名!

除了立功不义,在变法期间商鞅施罚到底有多么严酷呢?

新法颁布一年,贵族、商人以及一些利益受损的人都前往都城状告新法,商鞅将这些普通人一律严惩,曾一天处理了七百多个死刑!秦孝公十四年,不足十岁的太子犯法,商鞅明白太子肯定是在宗室权贵的教唆之下犯罪,但太子身份特殊,无法受刑,于是商鞅认为太子的老师也难辞其咎,便将太子的老师公子虔砍掉双脚,公孙贾面部刺字涂墨,公子虔不服继续触犯秦法,商鞅决定予以严惩,便将公子虔处以翼刑,割掉了他的鼻子!身为秦孝公同父异母的兄长,公子虔被使用如此暴力残酷的刑罚,平民及贵族皆诚惶诚恐,从此无人敢犯秦法!

公元前338年正值壮年的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继位,手握国之大权的嬴驷,还是对自己做太子时被商鞅惩罚而心怀芥蒂。再加上当时的商鞅在秦国的威望越来越高,秦国百姓甚至只知商君不知国君,这让初登君位的惠文王对商鞅的杀心越来越重。但碍于商鞅的威望,惠文王不敢轻易动手,就在这个时候,被新法侵害利益的贵族终于按耐不住了,以公子虔为首的一大批人开始捏造商鞅蓄谋造反的谣言,这正中了秦惠文王的下怀,他以此为由下令逮捕商鞅。后来商鞅逃到自己封地商於,起兵攻打郑县,最后兵败而亡,尸身运回咸阳,被车裂示众,商鞅的家人也被处以死刑,秦国深受其严酷残忍刑法迫害的百姓却也无人同情他!

回顾商鞅的一生,不难看出他被处死的有几大原因:

1.鸟尽弓藏:秦孝公逝世后,秦惠文王继位,除掉威望盖过君主的商鞅是这位新皇帝不得不做的事情。

2.树敌过多:由于商鞅在变法过程中执行的法令极其残酷,不论是百姓还是贵族,反对新法的人一律被严厉处罚。

3.有私怨:赢驷年少时犯法被商鞅新法处置,他的两个老师也被判刑。所以秦惠王,包括公子虔怀恨在心是有可能的。其次商鞅变法触怒了大量秦国老贵族的利益,只是迫于秦孝公没有发作而已。

4.不知收敛:商鞅变法获得成功后,却不知收敛,当时有位名叫赵良的人劝商鞅隐退,商鞅并没听进去赵良的劝告,最后导致了被秦惠文王处死的结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秦国   车裂   魏国   故交   军功   新法   太子   公子   贵族   威望   贡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