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蒋介石逝世,毛主席得知消息后,为何只说了三个字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因病在台湾逝世,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北京,这一天毛主席刚刚起床,身边的警卫急匆匆地跑到毛主席面前说道:毛主席告诉您一个好消息,远在台湾的蒋介石去世了,毛主席听到蒋介石去世的消息后十分震撼他不仅没有感到欣慰,反而神情落寞地说了三个字。

素材来源于网络

那么毛主席和蒋介石作为几十年的老对手,如今大敌丧生,主席为何感觉不到欢欣呢?毛主席究竟说了哪三个字?

毛主席和蒋介石作为一生的对手,其实两人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第一次见面是在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一大会议上,毛主席作为共产党湖南省代表受邀参加,并且在会议上连续五次上台演讲。

而当时的蒋介石虽然也参加了这次大会,但身处的位置并不重要,远不及毛主席的地位,毛主席发言时,蒋介石就坐在台下静静地听着毛主席演讲,在这次会议上,毛主席还当选了国民政府中央候补委员,那个时候的蒋介石怎么也没想到,台上这个满口湖南口音的年轻人,日后竟是自己最大的对手。

素材来源于网络

虽然这次会议两人都参加了,但是因为并没有多少交集,所以毛主席和蒋介石只是礼节性地握手问好,并没有深入交流。

1926年,在国民党二大召开时,孙中山先生已经去世,此时的蒋介石已经创办了黄埔军校,还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军官,并数次东征大败军阀势力,在国民党内部赢得了较高的声望,在会议上毛主席作为代理宣传部长,首先作了工作报告,之后蒋介石上台讲述了率兵东征的过程及战果。

蒋介石这几仗打得确实漂亮,报告也同样写得精彩,通过这次会议,蒋介石给毛主席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然而两个月后,两人第三次见面时就闹得很不愉快。

蒋介石凭借着在黄埔军校的威望,开始和国民党老牌势力汪精卫争夺权力,为了打败汪精卫,蒋介石一手策划了中山舰事件,大肆将共产党员以及国民党革命军,纷纷赶出黄埔军校。

素材来源于网络

蒋介石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顾革命事业的行为,引起毛主席的强烈不满,在两人第三次见面时,毛主席痛斥蒋介石的所作所为,此次见面后,毛主席深知国民党已经指不上了,于是主动辞去宣传部长的职位,带领剩余的共产党员发动起义,走上了一条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妄图发起内战,侵吞胜利的果实,他连发三封电报,希望毛主席能够前往重庆进行谈判,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蒋介石的阴谋,他似乎认定了毛主席不敢参加这场鸿门宴

当时由于常年的战乱,使得百姓苦不堪言,很多百姓内心都期待着和平,毛主席就是这样为了百姓着想,不顾及个人安危,于是大大方方地同意了蒋介石的邀请。

1945年8月28日,在张治中、王若飞的陪同下,毛主席和周总理一起从延安乘飞机前往重庆,当天晚上和蒋介石见了面,这第四次的见面,竟成为了两人最后一次见面,这次谈判的根本目的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两党就中国未来发展建设进行会谈

素材来源于网络

经过长达40多天的谈判后,最终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然而《双十协定》并不是蒋介石想要的结果,就在毛主席返回延安没多久,蒋介石便罔顾民意、公然撕毁协定、发起内战。

不过令蒋介石没想到的是,自己手握百万大军,在准备充足和老美的支持下,仅仅三年的时间就败得一榻涂地,无奈只能败退台湾,临走时,蒋介石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老宅和蒋氏陵园。

蒋介石来到陵园,抱着母亲的墓碑长跪不起,哭得撕心裂肺,蒋介石此举一是舍不得母亲,二是害怕自家祖坟被倔,因为在与毛主席这几十年的斗争中,蒋介石曾不止一次命令军队寻找毛家祖坟,蒋介石有一迷信说法,他认为毛主席之所以能有此成就,很有可能是因为毛家祖坟埋在了龙脉上,企图找到并破坏毛家祖坟,以此来阻挡共产党的运气。

可是蒋介石派出去的军队,在毛主席老家找遍了所有的地方怎么也找不到,原来毛主席老家的百姓在得知此事后,便派人偷偷地将墓碑藏了起来,没有墓碑做引导,谁也不知道墓里埋的是谁。

由于蒋介石没能达到目的一直气急败坏,毛主席在得知此消息后不仅不气恼,反而笑呵呵地说:蒋某人气成这样说明他离失败不远了嘛!这句话果然被毛主席说中了,国共内战刚一打响,蒋介石的军队就被打得节节败退,在逃往台湾时,蒋介石带走了很多金银珠宝,可是祖坟没办法带走,此时蒋介石心虚不已,他担心毛主席会破坏蒋氏陵园,因此临走之前跑到母亲墓碑前长跪不起。

素材来源于网络

南京解放后,老百姓都知道蒋介石之前做过什么事,很多人建议铲平蒋氏陵园,然而这件事却被毛主席给拦了下来,他不仅没有破坏陵园,反而派人保护了起来,并且多次进行修缮,然而远在台湾的蒋介石并不知道陵园的情况。

1950年10月,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介入朝鲜战争后,频繁向我国发起挑衅,并且不止一次地想要越过三八线,此时的蒋介石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开始磨刀霍霍准备寻找机会再回大陆,但他怎么也没想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凭借着简单落后的武器装备,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将拥有飞机大炮的美军打回了三八线,在以后的几场战争中,美军被我国志愿军打的节节败退,最终只能来到谈判桌前签下停战协议!

素材来源于网络

朝鲜战争上的战果使得新中国在国际上,成功震慑住了那些蠢蠢欲动的鼠雀之辈,也让蒋介石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实力,毛主席认为面对敌人时该打就得打,但在对待台湾这件事情上,毕竟是同胞能何谈还是要尽量何谈,毛主席知道蒋氏陵园一直是蒋介石的一块心病,为了表达善意,毛主席亲自写了一封信托人转交给蒋介石。

蒋介石在看到毛主席的来信,仅仅开头的时候就沉默了,随后长叹一口气,此时没有人知道蒋介石内心想的是什么,毛主席在信中写道,蒋家祖宅和陵园一切安好,如不放心可派人前来拍照,从看完这封信以后,蒋介石一改之前作风,开始逐渐释放善意的信号。

1957年4月,蒋介石派宋宜山前往大陆,其主要目的是想探明信上所说是否属实,宋宜山到达后周总理亲自接见了他,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周总理还向他表达了和平意愿。

素材来源于网络

宋宜山返回台湾后,将所有情况向蒋介石做了汇报,并且还带回了在蒋家祖宅和陵园拍的照片,蒋介石看着照片中熟悉的建筑激动万分,虽然很想回到大陆,但因为当时大陆正处于特殊时期,蒋介石思量很久没有进行下一步行动。

1975年,我党为了祖国能够和平统一再次表达善意,特赦数百名前国民党战犯,这一举动让蒋介石非常佩服,此时,年事已高的蒋介石思乡之情越发浓烈,毛主席在获悉蒋介石的想法后,便派章士钊前去沟通和谈事宜,通过和谈蒋介石邀请毛主席访台,但由于毛主席身体原因无法远行,决定让邓公代替自己前往台湾,正当着手准备此事时意外再次发生。

素材来源于网络

1975年4月5日凌晨,缠绵病榻许久的蒋介石,也许知道自己的生命走到了尽头,把蒋经国叫来他告诉儿子一定要坚持自己的主张,不能分家单过,随后望着家乡的方向嘱咐蒋经国自己死后不要下葬,等将来有一天可以回家了再葬入祖坟,交代完这一切,蒋介石闭上双眼与世长辞。

素材来源于网络

蒋介石去世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北京,所有人都激动地高声欢呼,当警卫员把这个消息告诉毛主席的时候,只见毛主席神情落寞地说了一句”知道了”,当天毛主席在房间里一遍又一遍地放着张元干的贺新郎这首曲子,并且还将歌词的最后一句做了修改,改成了“君且去 不须顾”,这简单的六个字表达了毛主席是在悼念蒋介石,原本一片大好的形势,因为蒋介石的去世变得不了了之。

直至今日,我们仍没放弃两岸同胞和平统一的心愿,我们一直坚信骨肉同胞是不可分割的,不管遇到什么困难,相信和平统一的日子一定会到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黄埔军校   蒋介石   祖坟   志愿军   陵园   台湾   墓碑   国民党   素材   消息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