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一到下午5点,故宫立马清场?1959年的深刻教训,至今不敢忘

鸟瞰禁宫四四方,红墙碧水沐天光。昔为凤舞龙吟地,今却楼空椅背凉。

矗立在天安门广场对面的故宫,迄今为止,是现存的最完整、木质结构宫殿建筑群。它以其无与伦比的建筑之美和艺术价值,征服了全世界的目光。

现在,它通常被称为故宫博物院,是一处旅游景点。

去旅游参观过的人们都知道,故宫每天下午,一到5点会准时清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故宫的传说

故宫,旧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朝至清末的皇宫,70多座宫殿,共有9371间房间,呈轴对称布局。

600多年来,它一直是帝王及其家人的居所,也是当时政治中心的象征。

该博物院,存有数以万计的传统建筑、稀有珍宝和古代遗迹。

人们畅游其中,可以感受到它层次分明的建筑美感。同时,各种架构、彩画、飞檐走兽等独特的装饰也让故宫别具一格。

珍宝包括陶瓷、绘画、书法、青铜器、印章、纺织品、古家具、钟表仪器、珐琅、漆器、雕塑、金银制品、玉石宝石、玻璃器皿、宫廷宗教用品、珠宝首饰、古钱币、海外艺术品等。

这些,都是我国顶级的艺术瑰宝。

人们通过新石器时代到现今的历史物品,可以从中感受到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如此珍贵之物,故宫博物院进行严格管理,理所当然。

从明成祖到冯玉祥,将溥仪逐出紫禁城。

600多年的历史,加之宫斗剧的热播,皇帝与臣子、皇帝与妃嫔、妃嫔与臣子、皇帝与子女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给大家。

他们的爱恨情仇更是引起人们的关注,使得故宫越来越受欢迎。

虽然,皇室生活已经远离平民百姓,但许多皇帝、妃子、宫女、太监的经历,及故宫的神秘莫测,传说不胜枚举。

据说,有很多妃嫔被迫害致死,故宫内充满了怨气。

因此,那些超自然的东西出现在晚上。最流行的传说是,在雷雨交加的夜晚,你可以看到红色的宫墙前排成一排的宫女。

故宫中还有很多有关神仙的故事,当然,多半是人们,基于其超凡脱俗的存在,进行的凭空想象。

这些神秘的故事,只是让故宫更加出名。

1959年的深刻教训

无论哪种传说,对于夜晚的故宫,人们还是颇多忌讳。

但故宫每天五点的清场,却是因为一次至今不敢忘的教训。

1959年8月16日清晨,当天上班人员进行开园前安全检查。

检查到养心殿,他发现了碎玻璃,而且,那里珍藏的8页封爵金诏、5把玉柄金鞘刀、1枚古金币等物品全部丢失。

经过文物专家的评估,这些失窃物品均为稀世之宝。

它们是当时的人,在社会活动中留下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物品和遗迹,价值千金。

对于偷盗者是如何进入故宫,成功偷窃的。公安部门进行了严格的侦查,在现场发现了嫌疑人留下的一些证据。

有指纹、鞋印、少许皮肤组织、养心殿南门台阶上还留有嫌疑人的剐蹭痕迹。

办案人员,还推断出了作案手法和使用的工具。

当时中国社会的熟人程度,远远高于现在。

在故宫工作的人员,大家都知根知底,想伪造不在场证明,非常困难。如果是内部人员作案,现场不应该留下明显的线索,太容易按图索骥了。

侦查人员经过对内外部人员排查、问询,排除了监守自盗。

结合比较仓促的现场遗留痕迹,最终确认,这起盗窃案是外来的人员所为盗窃者当时比较慌乱,没有及时处置关键证据。

人们就发出疑问,故宫的安保戒备森严,为什么还有外来者实施盗窃?

按照当时故宫的安保措施,晚上关闭后,每隔三十分钟会有保安人员进行巡逻。

即使偷盗成功,也很难在半小时内逃出故宫。难道窃贼有“蹿房越脊”的本身?

这个谜底,是在三个月后揭晓的。

那时,在一辆停靠天津站的火车上,工作人员检票时,发现了两位逃票的年轻人,并进行了例行询问。

在此过程中,经验老到的铁路公安人员发现了可疑之处。

经过搜查和审问,确认了其中一位叫武庆辉的人员,正是故宫是失窃案的凶手。

原来,当天晚上,由于下雨,故宫的监控设备受到影响,未能正常工作。

同时,巡逻人员也偷懒,减少了巡逻次数,而且当晚巡逻人员看到过黑影,没有及时追踪。

一切因素叠加,让凶手成功盗走了故宫的文物,造成珍贵文物的损毁。

博物馆安保的加强

祸兮,福之所倚。

这次的失窃,让故宫的工作人员,意识到安保工作的漏洞。

随后,故宫听从公安和文物专家的建议,调查并对安全纰漏进行改进。这也开启了故宫安保工作的现代化、系统化进程。

不可否认,盗窃文物,在世界范围内有着悠久的历史。

失去的这些物品,可能会涉及到那个时代的文化、宗教、社会和政治等,人们会失去对那个时代的了解途径和相关知识。

从另一个侧面而言,那是历史的中断。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每年大约有5万件艺术品会被盗。

如此惊人的数字,让人们对博物馆的安保工作产生担忧。

其实,博物馆的安保工作,现在更加侧重于识别风险、控制访问和保护馆藏等方面的建设。

博物馆通过安全系统大数据的整合,不仅为游览者创造更好的参观环境,更能告知安保人员如何专注工作、有效评估安全风险、确保选择最优保存藏品的保护措施。

历朝历代的物品,承载的是那个时代的风雨,凝聚的是过往时间的力量,贯穿的是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

故宫五九年的深刻教训,让人们更加明白——文物或物品。

从历史上令人难忘的时刻中被抢救出来时,它们的状况是在向后人讲述以往的故事。

人们在财力、技术和知识的支撑下,学会更好地保护它们,才能真正实现跨文化、跨地域、跨时空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故宫   紫禁城   妃嫔   安保   文物   博物馆   教训   深刻   下午   物品   人员   工作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