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一级英雄,看到寻人启事,卖掉肥猪当路费,找到15军

作者:九鱼亭

1951年6月的一天,由于汽车颠簸,身负重伤的志愿军班长柴云振缓缓睁开了双眼,这里没有硝烟,没有死亡,映入眼帘是蓝色的天空,碧绿的原野。

看到柴云振醒来,医护人员连忙说道:“同志,你终于醒了,我们这是要去包头的医院。”此时,柴云振才明白,他已经从朝鲜回到了祖国。

十几天前,柴云振被抬下战场,全身血肉模糊,单头部的伤口就有24处,在15军的军医全力抢救下,柴云振才保住了一条命。是时,柴云振全身缠满了绷带,只露出了嘴巴和鼻子,直到半年后,他才能勉强抬起头来。

在伤势有所好转之后,柴云振就想要回到15军,只不过由于他辗转好几个医院,很难再联系上部队,虽说15军也曾试寻找柴云振,但一直没有找到。

事实上,柴云振很想回到部队,继续打美军的,但听了医生的一席话,他打消了这个念头。残酷的朴达峰阻击战,不仅让柴云振失去了右手食指,还造成了严重的脑震荡,他无法再拿枪,伤好了之后,他只好复员回家。

1952年4月,柴云振以一个普通战士的身份回到四川老家,让他欣慰的是,他收到了80元补助,还领了1000斤大米。

这位赫赫有名的一级战斗英雄、志愿军特等功臣,就这样默默无闻地回到了家乡。柴云振不知道的是,他的英雄事迹被广为传颂,而且还被编入了朝鲜的课本。

在朴达峰阻击战中,柴云振几乎以一人之力,将美军的尸体铺满了阵地,200多美军亡魂或许到死都不知道,阵地上只有柴云振一人。

柴云振应该清楚,以自己的战功,应该能成为一名战斗英雄,但他对此并不在意,对比那些牺牲在战场的战友,他觉得自己已经很幸运了,所以他从未去索求什么。

柴云振自己可以不在乎这些荣誉,但组织上没有忘记他的贡献。1983年,总政下达通知,要求各部队编写英烈传记,作为一级战斗英雄的柴云振位列其中。

经过调查,这位大英雄在档案中竟然连一张照片都没有,在不确定对方生死的情况下,就把人家当作烈士,这显然是不妥的。因此,15军首长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柴云振。

寻访组抽丝剥茧,层层调查,找到了柴云振的战友孙洪发,和之后任职15军政治部群联处处长温铁汉,在朴达峰阻击战中,正是孙洪发将柴云振救下了阵地。

在众人的努力下,终于确定柴云振是四川人,当时没有互联网,要想找人,最快的途径就是通过报纸。1984年,《四川日报》刊登出一则寻人启事,标题上写寻战斗英雄柴云振。

1984年9月,柴云振的儿子柴兵荣看到了报纸上的寻人启事。柴云振虽说对父亲的详细经历不是很了解,但他知道父亲的服役时间、职务,这和寻人启事都相符。

随后,柴兵荣高兴地将报纸带回了家,当柴云振看到报纸后,并没有兴奋。30多年的农民生活,让他很适应、很满意,他并不期望有其他待遇。而且在柴云振想来,天下之大,同名同姓的人多的是,怎么就是自己了呢?

尽管柴云振不想去,但架不住儿子的劝说。最终,柴云振同意去湖北一趟,一方面儿子想要出去看一看,另外柴云振也想见一见老首长和老战友。

决定之后,又面临一个问题:柴云振一家的子女很多,家庭条件拮据,路费没着落。

但凡家中有一个反对的,柴云振就不去了,可家人对此很支持,于是柴云振一狠心,卖掉了家中唯一的肥猪。对于柴云振来说,如果此行没有达到目的,家人就有可能要饿肚子,换言之,此行的代价着实不小。

父子俩卖了猪,换了100元钱,踏上了湖北孝感的旅程,当到达15军部的时候,柴云振十分不适,军部大门高大威武,而他自己则怯生生地走在儿子身后。

15军政治部的温铁汉接待了柴云振,温铁汉对此还是十分谨慎的,因为多年来,有不少人来军部“当英雄”,但都不是他们要找的人。

温铁汉在和柴云振握手的时候,发现了端倪,柴云振的右手食指少了半截,随即便问道:“老同志的手指怎么了?”

柴云振答道:“和美国黑人摔跤时被咬断了!”

“老同志还有其他伤吗?”

柴云振扒开灰白的头发:“这是被美国兵砸的,一共24处。”

温铁汉心中很振奋,这可能八九不离十了,因为这位老同志所说的,和柴云振的特征都对上了。

在柴云振的讲述中,温铁汉越来越确信,可是当柴兵荣拿出复员证的时候,温铁汉却有些怀疑,复员证上部队番号没错,但名字却是“柴云政”。

这种事情关系重大,温铁汉不敢轻易下结论,他将柴云振父子安顿下来,并向首长作了汇报。既然温铁汉无法确认,就得让柴云振的老战友来确认,是时,恰好15军要举办上甘岭战役32年纪念活动。

柴云振在接受采访

于是,温铁汉在征求领导的同意后,给老战士孙洪发发了加急电报,让其马上到15军部,其一是参加纪念活动,其二则是见见老战友柴云振。

柴云振见好几天没有消息,就想要回家,家里的庄稼还等着拾掇呢,就在柴云振提出要走的同时,孙洪发终于来了。

两人见面的时候,温铁汉还没介绍,两人的目光就怔住了,“老柴呀!”孙洪发脱口而出。

随后两人情不自禁地抱在了一起,两位老人喜悦地像个孩子,却是老泪纵横、泣不成声,战场上的一桩桩一幕幕浮上心头,在柴云振负伤将死之际,正是孙洪发将其背下了阵地,此中感情,自然不是几句感慨的话可以替代的。

起初,两位老人由于过于激动,甚至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泪水哗哗往下流。不久之后,得知消息的原45师师长崔建功将军也赶到了,作为老首长,见到柴云振后,他哽咽地说:“云振啊,我们找你找得好苦啊,今天总算是找到你了。”

柴云振同样激动:“想不到部队首长还记得我!”

就在此时,原45师警卫连的文书董贵臣有事来到部队,最终揭开了柴云振名字之谜。朴达峰阻击战之时,柴云振从警卫连调入8连,由于时间紧迫,8连文书付光楚在记录的时候错把柴云政写成了柴云振,如此一来,一字之差,让英雄埋名33年。

1984年10月,老英雄柴云振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那场迟到33年授勋仪式,终于正式举行了!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寻人启事   志愿军   英雄   阻击战   朝鲜   铁汉   军部   肥猪   老同志   军政   湖北   首长   路费   阵地   部队   对此   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