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发现坠落的陨石中有地外水,可能解开地球上水来源的奥秘

重磅消息!据英国天空新闻网当地时间17日报道,去年坠落在英国的陨石中发现了地外水,很可能解开地球上13亿立方米水的来源线索。分析表明,这块陨石来自木星附近的一颗小行星。它形成于大约46亿年前,花了大约30万年才到达地球。

2021年2月28日晚,一颗火球从英国和北欧的天空划过,以每秒14公里的速度穿过地球大气层,最终坠落在温彻科姆小镇的一条车道上,科学研究人员在现场12小时内收集了大概300克陨石碎片,而这块陨石碎片是由碳质球粒陨石组成(目前已知地球上约有65000块陨石,其中只有51块是碳质球粒陨石,所以非常罕见),它也是迄今为止收集到的污染最少的样本,12小时就被收据,这也是英国第一次坠落含有地外水的陨石。这种物质是太阳系中最原始的物质之一,已知含有有机物质和氨基酸这两种生命成分。

这个陨石大约12%的样本成份由水组成,“巧合”的是这些水的组成与我们地球海洋中水的组成成份“非常非常相似”,这颗陨石可能提供有关地球浩瀚海洋中的水来自何处的线索。

该陨石并没有命名,与前几年日本日探测器“隼鸟2号”从小行星“龙宫”带回了约5.4克碎片成份相似。当时“隼鸟2号”小行星探测器在距离地球3亿公里外的“龙宫”小行星上引爆5斤炸弹,并采集了样本,在近乎停电的情况下靠着残废的发动机跌跌撞撞飞了7年愣是回地球了,将小行星“龙宫”样本成功带回了地球,并引起了世界轰动,堪称为“阿波罗13号之后人类航天史上最大的奇迹”。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 8日报道,这些落在车道上的太空陨石碎片,可能会给太阳系早期历史和地球上的生命问题提供答案。地球上的水来自哪里?科学家们直言途径很多,但大致可分为内源途径和外源途径两大类。

一、外源途径:假设认为彗星或小行星是主要来源。

彗星是地球水的主要来源说

科学研究发现,在太阳系携带大量冰的彗星的主要来源应该在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或者奥尔特星云,这两个地方是人类探索太阳系的未知之地,那里受到太阳影响很小,水分子会聚集到彗星表面,形成固态冰,这些携带大量冰的彗星撞向地球后,水就留在了地球上,大量携带水的彗星在地球形成早期撞向地球,这样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早期海洋。但英国金博士称,数据表明,彗星上的水与地球上的不匹配,否决了彗星是地球水源来的说法。他更相信地球水源成份与温奇科姆镇陨石水的成分更匹配,这也就意味着小行星,或碳质小行星,可能是太阳系内部和地球的主要水源。

小行星是地球水的主要来源说

相反,科学研究发现在宇宙中,水是广泛存在的,很多行星和天体表面都有冰的存在。目前我们人类已知太阳系中存在生物的天体只有地球,其它天体没有生命但是并不代表没有水分存在,只是存在方式可能是固态或者水冰存在。据目前科学家们的探究,水星上是没有液态水,没有水蒸气的,但却存在着“冰山”,这些由1991年由美国科学家发现。其冰山直径15~60千米,相似的冰山在水星上多达20处,最大的冰山其直径可到达130千米。它们都坐落极地,哪里温度通常在-100℃,隐藏着30亿年前生成的冰山。

而根据美国最近公布的一项模拟研究发现,太阳系中被认为拥有海洋或水冰的天体还有其他八个,其中包括:1木卫二:存在巨大的水冰喷泉,高度达200千米,将来人类可以对其海水取样。2、木卫三: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科学家推测,木卫三冰盖下有一片咸水海洋,这片海洋存在于厚度约150千米的冰盖下,深度约100千米,且水温足以使其保持液态。3、木卫四:科学家认为,木卫四地表以下150千米处可能存在一个20千米深的咸水海洋,也有可能存在生命。4、土卫六: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像地球的地方。它是太阳系唯一一个拥有浓厚大气层的卫星,表面有“湖泊”,“湖水”主要成分为甲烷,存在巨大的风暴和季节的变化。5、土卫二:科学家发现,土卫二内部存在“热源”,使得南极地区变得“温暖”,壮观的间歇泉不断从那一地区“虎纹”状的裂缝里喷发出来,证明它也有水分存在。6、土卫四:科学家的一项最新模拟研究显示,土卫四凹凸不平的冰壳下面可能隐藏着深达数十千米的地下海洋。有海洋,有能产生地震的能量,加之又有稀薄的氧气,可能存在有机化合物。7、火星:有水以及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最近的一项成果公布,即火星表面发现流动水存在的证据,这种水是一种高浓度的盐水。8、谷神星:科学家最新确认,谷神星地表下有水冰。但是这种水冰被发现于谷神星两极黑暗冰冷的火山口附近,储量不大。因此以上小行星都肯能是地球形成浩瀚海洋的来源。

而英国发现的这颗来自木星附近的一颗小行星陨石。它形成于大约46亿年前,与地球年龄相当,甚至比地球年龄都要老,它花了大约30万年才到达地球。如果按英国金博士所说,地球上的水源来子小行星,那么需要多少颗陨石才能带来亿万吨的海水呢?而目前已知地球上约有65000块陨石,其中只有51块是碳质球粒陨石,因此说是地外天体给地球带来的水源有点牵强,地球需要遭受多少颗小行星撞击才能形成现在模样呢。地球上生物需要灭绝多少次呢,地球肯定要“千疮百孔”。

二、内源途径:假设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生成水、地球内部的水等


1、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生成水

众所周知,大量的氧原子和氢原子碰撞后形成了水分子,在太阳系中形成一个个星云,而地球便是由太阳系中的尘埃以及星云吸附而成。星云中的水分子有的留在了地球内部,经过46亿年的时间,留在了表面形成了地球上的湖泊江海。

2、地球内部的水

有研究表明,一立方岩石融化可得26升水,而岩浆便是由大量的岩石高温融化而成。因此,火山喷发时会携带着很多的水蒸气一起喷涌而出。地壳运动使得地底的岩浆带着水分一起来到地表,有的直接汇入江河,有的随着雨水降落下来。

跟外源途径形成地球上13亿立方米的水源相比,我更愿意相信,地球的水是内源途径形成。但是外源途径中的小行星的陨石碎片还有地外水,也只是给持外源途径小行星是地球水的主要来源提供了一个依据,令部分人振奋而已,但也说明不了什么。

原创作品,谢谢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英国   陨石   外水   地球   小行星   太阳系   彗星   千米   水源   奥秘   途径   海洋   来源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