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远见卓识令人害怕,他不称王谁配称王

前面说了,曹操对召天下诸侯进京勤王表示了极力的反对,那么他反对的具体依据有哪些呢,我们来分析分析!

这里首先说一下接下来即将出场的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人,董卓,大家都知道董卓他是个很残暴的人,但是大家可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董卓是陇西人军官出身,由于生长在陇西的凉州,而凉州是边关,常年跟胡人和羌人打交道。而整个东汉时期,胡人跟汉朝的关系时好时坏。汉朝强大的时候,他们派人进京朝供,很听话,但只要有点风吹草动,他们就趁机作乱,所以说凉州这个地方非常复杂,也就导致了民风彪悍。因为种种地域、历史原因,凉州兵在历史上一直由骁勇善战著称。

也正因为如此,朝廷对待凉州人也都比较提防。举个例子,我们非常熟悉的汉武帝时期的“飞将军”李广,从古诗词“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都可以看出他非常厉害,但我们还听说过一句话,“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为什么一生都没有封侯呢?按照汉武帝的说法是汉朝封侯是按军功来,没有达到一定数量的军功是不能封侯的。

这其实啊,有点不太公平。因为李广的战功还是很高的,并且这个汉朝时期封侯也不是那么特别的严谨,有时皇帝根据自己的喜好封了很多不该封的侯。而唯独李广这样战功赫赫的人反而没有封侯,其实深层的原因就是因为朝廷对待凉州人的态度,因为凉州人太能打。朝廷呢既想用他,又要防着他,当时为了防止凉州人作乱。

朝廷严禁凉州人入关。这个关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山海关,而是指潼关和函谷关。不用说入关了,连长安都不能进。所以地域歧视是李广难封的一个深层原因。

到了汉末,董卓也是这样。其实董卓他还是从基层看起,很有能力的。他从小生活在凉州,从一个小小的无名之辈,干到刺史。并且手下统领的人也非常多,这些人也非常彪悍。

由于朝廷的禁令,董卓他们非常想进中原,但是不可能。不仅是凉州兵,就连凉州的老百姓都不能把户口迁到关中一带。第一是怕边疆没有人口导致边防不稳,其次就是怕凉州人到内地造反。

而现在机会来了,朝廷居然下诏让诸侯带兵进京。我感觉凉州兵比其他诸侯进京的恶果会更大,因为这是一个恶性反弹,凉州人压抑了几百年,现在终于有机会了。并且关中也是说现在的陕西一带,非常富庶,经过秦汉王朝几百年的经营,沃野千里,物产丰富。中原洛阳那就更不用说了,京城那可是遍地高于天下,财富居于此处。而凉州地处边陲,又跟胡人打交道,再好的地方也经不住几百年的战乱,更何况那里除了大漠就是戈壁。所以,他们进京之后,差不多跟土匪没什么两样,这是董卓的西凉兵。

回过头来看,关于召天下诸侯进京,曹操不敢苟同时所说的三点:

曹操说:“宦官之祸,古今皆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确实如此,比如春秋五霸时期,齐桓公末年的宦官竖刁伙同易牙、开方等乱政;再比如大名的“九千岁”魏宗贤。其实自古以来,宦官势力的形成与君主对政治平衡的需求不无关系。

曹操说:“若欲治罪,当除元恶,但付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果然,董卓的参谋李儒在董卓进入洛阳的时候建议说,我们干脆发一张名诏昭告天下:我们要进京了。所以此时秘密进京变为公开进京。以致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惊惧不已,最后狗急跳墙,先下手为强,伏杀了何进。

曹操说:“乱天下者,必进也。”前面说了,董卓进京,摇摇欲坠的大汉王朝更加一发不可收拾。

足见曹操之智慧,之远见,非常人之所能及也。有时想想,曹操的远见卓识令人害怕,他不称王谁配称王,尤其是越发读到后面,越发了解这个人之后。

前面说东汉末年官逼民反,个人觉得,到曹操这儿,也可以说是官逼官反。从许多细节可以看出,至少在三国的前期,曹操是没有想着要篡汉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胡人   陇西   关中   李广难封   远见卓识   宦官   汉朝   朝廷   诸侯   害怕   时期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