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前,清华才女不顾父母反对,远嫁非洲生四子,如今同学认不出

1996年,清华才女王丽红在不顾父母反对下,与非洲乌干达男友结婚,并且一意孤行跟着黑人老公远渡重洋去了非洲。到了乌干达后,从小在北京城市里长大的她惊住了,不是因为当地贫穷落后的环境,而是自己丈夫的父亲居然有10个老婆!

背井离乡,孤身一人跟着黑人老公苏玛远赴非洲的的王丽红,心中有些后悔,她难以想象自己选择的黑人老公是否也会是这样。

可是远隔重洋,非洲与中国之间是茫茫大海,不知何去何从的她似乎没有了选择的余地。

黑人苏玛与王丽红


一、寒门贵女,考上清华

1968年,王丽红在北京一个普通家庭出生,父母都是地道的北京人。她从小在北京长大,见识着大城市的繁华。虽然家境普通,但王丽红十分争气!

打小就聪明懂事的她,成绩十分优异。1986年,王丽红更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让人艳羡不已。

可以预见的是,这个考上大学的寒门贵女,未来必定有大好的前程。

王丽红

在今天,能考上好大学的学生,依旧是无数家长和学子憧憬的对象,进入好大学可以说如鱼跃龙门,踏入另一番天地。

更别说在当时大学生还很“金贵”,工作包分配的时代,能考上大学的人都是寥寥无几,能考上大学都是祖坟“冒青烟”了。

可对于王丽红而言,她并不满足当前所取得的成绩,而是希望继续向上攀登。因此在大学生涯结束以后,她并没有和其他同学一样,离开学校参加工作。

1990年,潜心求学的她,又再接再厉考上了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准备接着丰富和提升自己。

王丽红的父母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老两口十分高兴。

在那个时代,能考上研究生的人,可谓是凤毛麟角的存在,前途不可限量。

正当所有人,包括王丽红父母,都认为她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会进入社会重要岗位大展拳脚时。

一个在清华留学的非洲黑人留学生,打断了王丽红的人生进程

黑人留学生名叫苏玛,非洲乌干达人。因为一些偶然的机会,两人在大学相识。

一门心思在学习上的王丽红,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与这个黑人留学生有什么纠葛。

但是这个黑人留学生苏玛,却在见到王丽红第一眼,就一见钟情,开始对她进行追求。

外国人对于爱情的观念并不像国人那样保守矜持,相反对于爱情,他们往往采取激烈热情的方式。

在非洲人苏玛意识观念也是这样的思维,在知道自己喜欢上王丽红后,他第一时间便向她表白,诉说自己的心意。

当时,下课的王丽红骑着自行车正准备去食堂吃饭,却被半路上杀出黑人吓了一跳。

这个黑人正是苏玛,不仅向她表达爱意,还跟她要联系方式。

王丽红从小到大哪里见过这种情况,直接吓得调转车头跑开了。

对于这个黑人留学生,王丽红并没有太多印象,反而觉得这人的行为有毛病。

可黑人苏玛见此,并没有放弃,反而继续坚持追求所爱。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尽可能找到机会跟王丽红搭讪,主动跟她交流,解释自己的行为,希望能够感动王丽红。

终于,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单纯善良的王丽红内心中不仅慢慢放下对这个黑人留学生的戒备,反而渐渐对这个黑人的主动产生了好感。

也许是缘分的注定,渐渐的,王丽红与苏玛两人坠入爱河,彼此之间走的越来越近。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王丽红跟非洲黑人相恋的事也不胫而走!

大学生活少男少女们荷尔蒙爆发的时期,爱情纠葛的故事每天变着花样在这个宽松活跃的环境中谱写。

可是和黑人谈恋爱的事件,在当时,多少算是一个少见的事件。

王丽红跟非洲黑人留学生苏玛的爱情故事自然成为校园中八卦好事者茶余饭后的谈资。

人红是非多,事情传播的过程中,随之而来的各种流言蜚语,也让王丽红饱受非议。

流言愈演愈烈,“王丽红傍上非洲王者苏玛”这种说法甚至让她都不好意思出门,生怕受人责难。

中国当时才改革开放不久,在国际上知名度并不高,来中国的外国留学生并不多,非洲黑人留学生就更少了。

像苏玛这样的非洲人乌干达人居然能远渡重洋来清华大学留学,某些有心人便怀疑他的身份家境不一般,否则可能连路费都凑不齐。

于是,有人便猜测,苏玛是非洲王子,王丽红与她谈恋爱是看上了对方钱财。

可实际上,黑人苏玛并不是什么非洲王子,更谈不上富有,他的家族只是非洲乌干达一个普通酋长家庭。

在两人相处过程中,苏玛对她坦诚相告。

王丽红之所以跟苏玛走到一起,便是被他的善良和真诚打动。

二、父母反对,婚姻受阻

在今天,与黑人的婚姻关系,在某些地方还是不被人认同的,甚至在某些地区甚至不受人见待。

更不要说在30年前,那个才刚刚改革开放,风气较为保守的时代。

1993年,即将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的王丽红与苏玛恋爱已久,正是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

可当这个消息传到王丽红父母耳中的时候,两老仿佛晴天霹雳。

它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前途无量的女儿怎么会与一个黑人相爱,甚至发展到谈婚论嫁的程度。

这件事自然遭到了王丽红父母的强烈反对。

王家人甚至强制将她带回家,让她跟这个非洲黑人苏玛断绝关系,从此不再来往。

可从小一直听话懂事的王丽红,却没有如他们所愿。

在这件事上,王丽红表现的十分坚决,甚至提出非苏玛不嫁。

对此,二老伤透了心,但是却无可奈何。

女大不中留,儿大不由人!

看到父母因为这件事而伤心,王丽红也很难受。

她并不是不理解自己父母的苦心,可是自己的人生大事,她更希望自己去把握。

能考上清华大学研究生的她,自然有自己的独立认知和自我意识,并不会因为外界的看法,而动摇自己的想法。

在与苏玛长期的交往中,她真切的认识到苏玛是一个怎样的人,不会像别人那样的肤浅,因为他的肤色和国籍乃至于身份,就片面的带着有色眼睛看人。

她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大脑,不会看错人,她也相信苏玛是她所期待那样,她们会有一个幸福的未来。

可在王丽红父母眼中,却不是这样想。

不是它们不通人情,棒打鸳鸯。

哪一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的归宿呢?

他们的女儿,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难道遇不到更好的人?

他们实在想不通自己女儿看上了这个非洲贫穷国家黑人苏玛哪里?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以后自己的女儿跟着这个黑人远去非洲,注定要吃不少苦!

从艰苦岁月中走来的他们,自然也希望孩子不会走他们的老路。

可是双方注定,谁也说服不了谁。

王丽红一时间僵持下来。

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最终二老做出了一个决定,将女儿送去日本留学。

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阻止两人继续在一起,在他们看来,如果两人天各一方,在时间冲刷之下,也许就会忘了彼此。

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女儿,也会冷静下来,正确看待这个关系。

无奈的王丽红被迫踏上了日本的留学之路。

两人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她只能这样宽慰自己。

可令她没想到的是,来到日本不久,她又见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原来苏玛在得知王丽红被送去日本留学之后,用情至深的他也坐上了通往日本的飞机。

在异国他乡的两人感情更加升温,将彼此视为对方唯一的伴侣,最终不小心突破了禁忌,王丽红发现自己怀上了苏玛的孩子。

生米已经煮成熟饭!

看到这种情况,王丽红的父母只好同意两人的婚事。

1993年,王丽红与苏玛在北京举办婚礼,这对情感之路曲折的恋人终于达成所愿。

两人的婚姻生活和谐美满,婚后不久,就生下了一个女孩。

就在大家以为夫妻二人会一直留在北京生活时,苏玛提出了要回非洲的想法。

二老一开始并不同意,山高水远,大洋彼岸,女儿这一走,回来怕是难了。

乌干达的贫穷落后,从小一直在北京长大的女儿去了怕是要遭罪。

更别说非洲男人普遍一夫多妻,妻子地位低下。

可是,自己的女儿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家庭,他们也不好阻拦。

1996年,王丽红带着年幼的女儿,跟着丈夫苏玛来到了非洲乌干达,苏玛阔别已久的祖国。

三、环境艰苦,感情危机

“我永远只会有一位妻子,那就是你,王丽红。”

面对妻子王丽红,苏玛向她发出的真挚的承诺。

在王丽红跟着苏玛回到非洲老家后,一个突如其来的情况让她猝不及防!

苏玛带着王丽红回到乌干达后,以当地习俗跟她再举办了一次盛大的婚礼,这让她十分高兴。

可苏玛的父亲居然有10个妻子,这让她一直以来一夫一妻制度的认知受到了极大冲击。

在临走前,父母也曾告诫过此事,但真正遭遇时,王丽红不免有些忐忑。

她开始担心,苏玛是否也会像他父亲这样娶很多老婆,一时间王丽红心乱如麻,对未来的感情生活也持悲观态度。

毕竟那个男人会忍受得了三妻四妾的诱惑?

面对妻子的异样,苏玛不由得担忧起来

在一番敞开心扉的交谈后,苏玛向王丽红发下誓言这一生只会有她一位妻子。

她这才放宽心,过上正常的生活。

在往后的岁月里,苏玛用事实向她证明,他确实没有再娶妻子,恪守一个丈夫的责任。

可在非洲的贫穷落后和女性地位低下超乎他的想象。

在北京住惯楼房的她,来到这里,住的地方却是那种土胚房,房间里没有窗户玻璃,用塑料布堵住。

她在这里,人生中第一次学会用用烧炭的炉子生火,用报纸把火点燃,点了半天整个这个房间全都弥漫着黑烟,让人以为家里着火。她自己也被吓得哭着跑出房门,引来别人一阵笑话。

与人谈到这个事情时,她自己也哭笑不得。

在苏玛老家,这里的人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女性的地位十分低下。

在许多地方,男人们可以坐在椅子上,而女人们却只能跪着。

这些压迫女性的习俗,对于中国远道而来的王丽红,难以接受。

但是生性乐观的她,咬牙适应了下来。

然而,在非洲乌干达这块土地上,贫穷和落后并不最大的敌人。

各种疾病的侵袭才是当地最大的威胁之一。

非洲是全世界各种疾病高发地区,埃博拉病毒,霍乱,疟疾在这里肆虐横行。

2007年,王丽红的第四个孩子在这里出生,可不幸的是,孩子降生一年后,便被疟疾夺走了生命。

这让王丽红内心十分悲痛。

一直以来过着相夫教子生活的她,在这场打击下似乎发生了某种蜕变。

如果当地不这么落后,她的孩子也许就不会离她而去了,王丽红在心中一次次叩问自己。

身为曾经的清华才女,研究生毕业的王丽红深知,要改变一个地方落后的局面,那么首当其冲要发展教育。

她在心中暗暗发誓,要发展教育,改变乌干达,不希望别人也和她一样遭遇这样的悲剧。

四、励志办学,改变当地

2008年,在丈夫苏玛的支持下,王丽红用两人多年积蓄在当地开办了一所学校,并将其命名为“鲁子扬中学”。

王丽红亲自担任学校校长,同时也担任老师负责教学问题。

过去就曾是清华大学研究生的她,在这些年里也掌握了当地的语言,语言交流和知识储备上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学校还教育学生们汉语,招聘而来的教师也会进行将近9个月的中文培训。

自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与非洲之间的商贸往来越加频繁。

对于非洲国家来说,与中国贸易也成为非洲获取外汇的重要来源。

无形中对汉语人才产生大量需求,王丽红创办的汉语学校,无疑契合了时代风口。

乌干达政府开始对这所学校进行大力支持,不仅如此,中国孔子学院在知道这所学校教导中文时,也对王丽红培训中文老师的课程提供帮助。

慢慢的,随着这所学校在当地的开办,“鲁子扬中学”在乌干达当地的名声越来越大,许多人都将孩子送入里面学习,王丽红自己的孩子也被安排入学,接受她亲自教导。

“鲁子扬”中学的举办成功,极大激励了王丽红,她和丈夫商量继续创办更多汉族学校,得到了丈夫大力的支持。

她自身也付出了许多,为了管理好学校,任务繁重的她,经常饮食不规律,熬夜更是家常便饭,原本苗条的她身体缺乏锻炼,变得肥胖起来,身体出现一些小毛病。

但她的辛苦并没有白费,许多原本因为种种原因辍学,获得了教育的机会,踏入社会的过程中,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以汉语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也在当地扎下火种,随着许多的中国人在中非贸易中来到乌干达。王丽红“王校长”的名声也在中国人中传播,许多人将她视为推广汉文化的先锋

哪怕在男尊女卑的乌干达,当地人也对她十分尊重,郑重的尊称一声“王校长”。

2016年,一部名为《中国人在非洲》的纪录片在央视频道播放,王丽红的人生经历被创作者搬上荧幕。至此,她和丈夫苏玛的贡献汉文化才广为人知。

虽然作出了如此贡献,在这里扎根下来,有了自己的事业,有深爱着自己的丈夫,也有膝下成群的儿女,但是身为独在异乡的中国人,她总是会不可避免的想起曾经的故乡。

从1996年她跟着丈夫离开北京,告别父母亲人,来到非洲乌干达这个地方,已经有20多年了。

她也曾经想过回去看看,可是远隔重洋,茫茫海外,回家确实不大方便,而且这里她事业才刚起步,实在放不下自己的学生。

直到2021年的时候,王丽红终于下定决心回去看看。

终于回到北京的她,再次见到了阔别已久的父母亲人,向她们述说这些年的生活,倾诉对它们的思念。

不仅如此,她也跟曾经清华的老同学们展开聚会,许多人并没有认出她来。

很多人以为她这个清华才女会在非洲那样贫瘠落后的土地埋没一身才华,最终在相夫教子中悄无声息,默默无闻的渡过平凡的一生。

但是知道她在非洲建立汉语学校,推广汉文化,名声已经传到国内时,大家感到十分震惊。

面对这些老同学的态度,王丽红并不在意,更加努力的发展自己的事业。

也是在2021这一年,王丽红和丈夫确立了继续培训100名中文老师的目标,准备在整个乌干达全国范围内的50所学校开设汉语课程,争取在乌干达所有学校都开课,传播中国的文化,尽管这个目标任重道远。

五、远嫁非洲,惹人争议

在2014年时,王丽红以中国的习俗给丈夫苏玛煮了一碗长寿面,祝福她50岁生日,希望他吃了长寿面之后长寿健康。

回忆起这些年走过的路,从曾经恋爱时的流言蜚语,婚姻时的阻碍,到非洲时的感情挫折,再到如今两人携手建立学校,传播汉文化事业,两人不由得感慨万千。

自打苏玛发下誓言,承诺只有王丽红一个妻子。数十年来,苏玛并没有辜负王丽红的信任,没有向其他非洲同族一样一夫多妻,依旧只有她陪伴在身边。

然而,对于王丽红的远嫁非洲的爱情,在两人的故事在网络上流传之后,却引起了许多网民的议论。

一方面,很多人趋于对黑人的负面看法,哪怕到今天,还是难以理解王丽红这样的清华才女,天之骄子会看上苏玛。

在他们看来,苏玛这个来自非洲落后地区的黑人小子,居然会被从小在中国的首都北京,这个最富饶繁华的地方长大的女孩考上,甚至甘愿跟着会非洲那样的“蛮荒之地”。

另一方面,一些人则认为王丽红考上清华,获取国家资源培养,最后却不思回报祖国,反而跟着跑到非洲,可以说辜负了国家。

毕竟在上世纪90年代能考上大学的可不是一般人,更别说又考上清华研究生了。

对于网络世界的议论,各有各的道理,但不可否认的是,她传播汉文化,推动中非交流的贡献是难以抹杀的

如今已经55岁了王丽红,依旧在为传播汉文化,发展当地教育的事业而奋斗!

有人问起她是否后悔当年决定时,王丽红坦然道:“从不后悔,一切都值得!”


结语

在网络上一直流传着一句话,说的十分现实,那就是:不论男女,婚姻对于每个人来说就是一场赌博。对于赌赢的人来说,赢家通吃,家庭,和和美美,幸福圆满,那自然是一件很好的事。可对于赌输的人来说,惨淡收场的背后,一连串的负担和纠纷将会给余生带来巨大的创伤,哪怕和平分手,人生的缺憾终究伴随着阵痛。每个人都有选择爱情和婚姻的权力,在不被祝福和看好的婚姻中,所幸王丽红赌赢了,迎来了她所追求的幸福。希望所有情人都能拥抱所爱,得偿所愿。


参考资料

【1】纪录片《中国人在非洲》,央视新闻,2016年

【2】非洲媳妇王丽红:我在乌干达办学教中文,华人世界,2016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非洲   清华   乌干达   父母   清华大学   汉语   才女   北京   黑人   中国   留学生   落后   丈夫   年前   女儿   同学   孩子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