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之古韵-八路军办事处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简称"八办",座落在桂林市中山北路14号。其正门过街,为桂林古人类遗址宝积岩,又是登看《桂岭晴岚》的古八景第一景处。侧面是抗日战争期间桂林行营办公厅。这是一幢具有桂北民族建筑风格的两层砖木结构楼房。圆弧、古朴,雪白的墙面,经战火的洗礼,曾为民族展示过它的雄姿。大门挂着叶剑英元帅1983年元月题写的“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以及“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办事处”两块牌子。显得端庄而凛然,令人肃严起敬。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

"八办"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余平方米,为三进两层木楼,大小房屋14间,小青瓦屋顶。一楼有值班室、警卫室、办公室和房东的沽酒柜台,二楼有会议室、秘书科、电台和李克农住室。后园天井,一排警卫战士住所,两间澡房,一个厨房,筒洁而朴素。然而侧门上气势磅礴的"万祥糟坊"四字,隐喻着"八办"抗战之决心与毅志。

万祥糟坊

"八办"始建于,广州,武汉之沦陷。桂林便成其为抗战之大后方。大批的民流湧入桂林,从只有七,八万的人口,骤增至三十多万人口,后期迅达70余万众。更主要的是一批批当代文化名人,也群湧而入。一时间桂林便成了,抗战呐喊、讴歌之舞台。他们中有柳亚子、胡愈之、巴金、郭沫若、茅盾、欧阳予倩、田汉、张大千、徐悲鸿、丰子恺,夏衍,曙光等等。

据统计,抗战时期先后在桂林出版的报纸有20多种,开设的出版社、书店达220多家,发行了各类图书数千种,期刊、杂志240余种。

汇集桂林的美术教育家、画家达250余人。在桂林开展活动的专业和业余音乐团体有70多个。无处不是戏台,群情激昂的演讲,话剧,小品,画展,岩洞教育,示威游行等抗日宣传活动,充斥着整个桂林。戏剧家欧阳予倩的“西南剧展”,更是吸引了南方数省近千名戏剧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造就了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空前盛举。桂剧,就是在他笔下获得了新生和发展,成其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剧种。

《救亡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创办的一份统战报纸。

救亡日报

地址设在太平路12号,社长郭沫若,总编辑夏衍,付总编辑廖沫沙,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喉舌。也是桂林进步文化人聚会和秘密活动的场所。引领着中华民族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桂林的抗战文化成为了上世纪抗战时期中国的一个“文化奇迹”。

这一切的一切都与"八办"的建立,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虽"八办"仅成立两年之久(1938年11月至1941年1月)。然共产党利用"桂系"与蒋之矛盾。蒋是"安内必先攘外",而"桂系"却是主张团结抗日的。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同志,与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的付总参谋长兼西南行营主任)的白崇禧取得认同。便在当年桂北路138号黄旷达开设的“万祥醩坊”,建立了八路军办事处。对外是八路军在广西的公开办事机构,对内是中共中央南方局的一个秘密派出机关,设机要科、电台室、交通运输科等工作部门。周恩来初期派出的是有中国红色特工王之称的时任八路军总部秘书长,李克农将军(1955年授上将)为处长,坐镇桂林,负责日常工作管理。建国后仍是特工之王担任着军事委员会情报部部长和中央调查部部长。他一生的职务相当于国民党军中的戴笠和郑介民的合体。是一个在1955年授衔的上将中唯一一个没有上过战场,一生只做特工工作的(上将)将军,而令人叹而观止且拍案惊奇。

李克农处长住所

后期派出的处长是时任八路军总司令部的高级参谋李涛将军(1955年授上将)他可是曾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敌工部部长和统战部部长,是一个既对敌有丰富的斗争经验又善于做统战工作的高手,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的扬虎城将军就是他的统战对象。直到建国后,还在任军委作战部部长。

当年的行政科科长殷承祯(建国后曾任我军总后勤部财政部付部长)。会计王辉(建国后任广东省银行行长)。运输科科长邱南章(建国后任北京军区后勤部油料部副部长)。救亡室主任胡光(是后任越南民主共和国胡志明主席)以此为掩护积极从事越南共产党的组建工作。

胡志明救亡室

初建时周恩来,董必武(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代理主席),叶剑英(时任八路军总参谋长)曾多次来到桂林,对办事处工作予以部署和指导。毛泽东主席的老师徐特立和时任129师参谋长李达将军(1955年授上将)还专程到"八办"授课。桂林"八办"之重要程度,可见端倪!

小阁楼休息厅

"八办"主要工作任务是为延安党中央和抗日前线收集情报,筹、转运各种军需物资、输送革命干部、爱国青年及各类抗战特殊人才到抗日前线,团结"桂系",领导桂林抗日文化救亡运动和联系领导湘、赣、粤、桂及香港、海外中共党的组织秘密活动等。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是我党设立的一个比较大的办事处,工作人员有160多人。除主要领导及部分警卫战士在城内挂牌的机关居住外,

"八办"会议接待室

大部分工作人员及家属都住在路莫村,最多时曾住过300多人。博古、徐特立、叶挺、李克农等许多我党的重要人物及其家属都曾在这里居住。

据资料统计:“从1939年到1941年,经桂林‘八办’向抗日前线输送的军需品,如汽车、汽油、毛毯、被服、电讯器材和药品等就有数百种之多,多达百余车/次,输送的干部、青年则达千余人,特别是延安党中央和抗日前线的无线电台、广播,主要由桂林八办提供,包括筹集大批经费等。广西在抗战期间,前两年输送兵力34万,八年抗战期间总输送兵力100万,仅次于川四,排列第二,若按人口比例计算,全国第一。

了解一段革命的经典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 "八办"的风云际会,誉满全国。曾尊为红色灯塔,永远丰碑的"万祥糟坊",毁于1944年11月日寇犯桂的战火。现呈现的"万祥糟坊"复建于1967年,1977年正式建成纪念馆。参观完八路军办事处后。方知,还有个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灵川县路莫村军需物资转运站纪念馆。务必补修这一课;不忘初心,传承革命之历史,牢记使命,让后辈珍重来之不易之和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抗战时期   郭沫若   党中央   周恩来   办事处   后任   古韵   上将   前线   将军   部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