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冻土中,化妆品CRO正在破局“科研弱”痛点?

久被诟病“研发弱”的化妆品行业,需要一剂CRO强心针。


作者|白嘉懿


秋风刚起,美妆行业的寒意已更甚。


在新冠疫情肆虐的第三年里,消费降级成为普遍现象,人们戴口罩及居家的场景增加,化妆品尤其是彩妆使用频率降低,导致消费者很难再对同质化高的化妆品进行冲动购买。


作为“刚需”的护肤品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在Z世代消费者眼中,护肤品“概念性添加”已成为智商税的标签词,无论是流量单品还是所谓“大牌平替”,挑剔的消费者们都要求化妆品用起来一定要有效果,甚至要即时有效。


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做到即时有效的美妆产品遭到越来越多Z世代消费者的抛弃。


疫情三年,随着年轻消费者收入下降、消费升级要求的提升以及化妆品行业监管趋严等多方原因,导致新锐品牌和小品牌等不具备核心配方技术的企业被推到了更加被动的局面。只能“吃的饱”,无法“吃的好”的难题,困住了大多数小品牌。


在这种压力下,新品牌、小品牌乃至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方都在思考如何破局?这也一直是美妆行业里激烈争论的焦点。


为了探究如何让化妆品中小企业“吃的好”,《中国化妆品》专访了一位极具创新精神的“创业型工程师”——广州麻尚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资深研发工程师陈来成,为行业内想通过技术创新破局的企业提供一些借鉴。



破解行业痛点 CRO正在萌芽


“无研发”和“科研弱”是国产化妆品被诟病最多的两大问题。研发投入占比小,科研水平低,产品技术落后,科学配方研制开发仍处于模仿阶段,创新实力弱,原料品种少且质量不稳定等多方面组成了我国化妆品行业的尴尬现状。


陈来成曾在一个美妆行业论坛上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企业必须把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当作产品的“护城河”,这样才能保证产品不被同质化!如果所有的创新都盯住原料概念,最终体现出的就只是炒作。


那么,新锐品牌如何拥有核心配方技术,筑建产品的“护城河”?化妆品CRO是答案之一。


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即合同研究组织,这一概念源于制药行业,如今泛指各行业中,通过合同约束,提供有偿技术服务,并具备有限责任能力的第三方研发组织。


CRO机构可帮助药企解决药物研发过程技术、风险、资金及周期等难题,为药企在研发方面分担压力。国内的CRO不局限在药品的临床服务,还覆盖到药品研发的整个过程。从化合物的筛选、研发到药品上市后的推广,服务范围广泛,可以满足药品研发企业的不同需求。



在没有研发团队或者研发团队能力不足情况下,中小企业的解决方案是求助于专业的化妆品研发外包CRO平台。


作为拥有25年研发经验的资深专家陈来成说:“新锐品牌在推进研发团队建设时,研发成本不可控,研发风险和研发时效性都存在不可控的风险。在此情况下,找有化妆品强大研发能力输出的研究机构做研发外包是最优的选择。”


专注化妆品CRO研发外包的新创企业广州麻尚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是针对美妆行业痛点应运而生。陈来成举例谈到:“一般美妆品牌与麻尚会生物科技合作研发一个系列的产品,拥有全部完整的配方技术和知识产权,其费用将在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



新锐品牌采用化妆品CRO合作后,在减少“养科研团队”和“培养储备人员”的情况下得到的更多适合自己的化妆品研发成果,通过实用研发和快速响应,能在短时间获得比自己建设研发团队更多的技术成果产出。


同时,在追求真正性价比高的技术配方同时,若CRO研发过程中出现问题,也能让化妆品CRO机构承担研发风险,以规避研发风险。这对于缺乏研发能力的化妆品中小企业、新锐品牌来说,与专业的研发CRO机构合作,优势较为明显。


需求高门槛高 CRO如何起步?


随着美妆产品消费升级,中高端护肤品占比越来越高。化妆品新规对化妆品备案人的要求是化妆品CRO萌芽乃至茁壮成长的优良土壤。


为避免产品同质化,新锐品牌希望独立作为备案人,掌握自己产品的核心配方技术,构建知识产权的“护城河”。这在OEM/ODM工厂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在这种情况下,新锐品牌找适合的化妆品CRO机构合作成了最迫切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把CRO研发外包引入化妆品行业是解决化妆品行业科研弱,研发速度慢,研发效率低的利器!”陈来成指出,国内化妆品CRO现在仍然处在萌芽阶段,不少机构想介入化妆品CRO这一新生事物。


然而,化妆品CRO门槛颇高,部分企业甚至都没明白化妆品CRO是什么概念?甚至医药CRO机构也有部分企业想介入化妆品CRO,但是找不到切入点,盲目入局并不明智。


“与医药行业CRO有所不同,化妆品CRO要有强大、稳定的化妆品研发团队,要非常熟悉化妆品行业的法规,要洞悉化妆品销售市场,还要对化妆品上下游供应链的整合游刃有余,更要拥有快速入手和快速成果转化落地的能力。当然,化妆品CRO企业也必须具备化妆品行业的影响力和客户资源。”陈来成总结出了入局化妆品CRO要具备的基础条件。



针对这些条件,目前国内有个别对化妆品行业上下游供应链非常熟悉,并拥有上游原料筛选能力的生物合成研发公司应运而生,这些化妆品CRO公司拥有稳定的化妆品研发团队和能快速推进新概念研发成果转化的优势。


作为国内最早把CRO概念引入化妆品行业的先行者,陈来成建议企业要想做好化妆品CRO项目,从零起步要做好规范化规程,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创业型工程师 成了行业“114”


拥有25年化妆品技术研发和管理经验的陈来成,见证了中国化妆品行业近30年的起步和发展。从化妆品小工厂技术员干起,逐步成长为中大型化妆品OEM/ODM工厂总工程师,并创立了广州麻尚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广州尊伊化妆品有限公司,陈来成是名副其实的“创业型工程师”。


1997年陈来成毕业于中南大学精细化工专业,科班出身的他误打误撞进入了尚在萌芽状态的中国化妆品行业,先后入职多家行业知名的化妆品OEM工厂,从事化妆品研发。


后来他凭着多年研发创新经验和人脉关系,从2003年起,他长期担任了40多家化妆品公司的技术顾问,是华北制药、青蛙王子、盘龙云海药业等10多个上市公司的化妆品项目技术顾问。


在提出研发资本化思路后,以陈来成为学术带头人的广州麻尚会CRO科研团队专注于应用新型个人护理化妆品与医疗器械的科研开发与功效性研究,特别是面膜、护肤、消字号、二类械和中高端洗护的科研。


由于常年和各个公司的不同岗位人员打交道,甚至和多个二三线国产化妆品品牌的大部分代理商都建立了深厚的私人感情,陈来成对于化妆品市场渠道划分和营销策略模式都非常熟悉,热情好客的他被美妆行业朋友戏称为最了解化妆品市场的研发工程师,是化妆品行业的“百事通”“114”。


新规实施以来,功效宣称必须有依有据!要怎么才能在行业里激烈竞争和高度“内卷”的情况下脱颖而出?


以陈来成为学术带头人的广州麻尚会科研团队团队迎难而上,独创性地提出研发资本化和化妆品CRO研发外包概念。团队围绕如何寻找和搭配能做到即时有效的功能性配方原料成了团队的核心工作。


因为执着于化妆品科研创新,为了引进符合化妆品生产监管要求的功能性原料,陈来成带领CRO团队核心人员曾经多次到植物原料种植和加工基地,自己脚下的一双沾满红泥巴的黑色皮鞋成了“半个农民”的写照。


他十分擅长捕捉和引导未来化妆品的前沿趋势。从2015年起他曾多次在中高端护肤开发、生物发酵重组纤连蛋白化妆品应用等领域均领先行业三年以上,引起化妆品行业的极大关注。



除了对科研创新工作的踏实积累,陈来成还在化妆品行业创新性地提出了诸多理念:是他在国内美妆行业里均是最早提出“抗初老护肤”、“后成分党”和“即时功效护肤”等概念;也是他最坚持倡导采用中药思维开发功能性护肤;更是他总结性地提出中高端护肤科研创新三极致原则:极致的安全性、极致的体验感和极致的性价比三原则。这些带有前瞻性的科研创新理念纷纷获得美妆行业各个产业链从业者的认可。


以陈来成为学术带头人的广州麻尚会科研团队在科研创新能力上擅长针对某一领域突破学术研究,并对其研发成果快速转化。


近年来,陈来成及其科研团队在积极推进化妆品科研科普,连续在化妆品行业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引领了多个化妆品概念的潮流,并快速做成果转化,成了国内化妆品行业产学研做得最成功的标杆,包括中南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等多个高等院校都与其团队合作化妆品科研、研发成果转化和应用教学等工作。


由于其熟悉美容化妆品行业的流行趋势,多个知名药企和化妆品品牌纷纷找其联合研发即时功效护肤品品牌。


除了管理运营司外,陈来成还积极参与化妆品行业建设,除了参与化妆品行业多个协会创建,还担任中国日用化工协会化妆品专委会副主委,并在《日用化学品科学》担任第十二届编委会常务编委,推进化妆品行业发展。


在2017年3月9日在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美容化妆品业商会首届“3.9工程师节”评审中荣获杰出工程师大奖,是化妆品行业少有的结合科研、教学和成果转化专家型人才。



“化妆品,一半是艺术,一半是传奇!”这是陈来成曾经在某高校给化妆品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课上总结的一句话,后来成了化妆品行业的一句名言。像这句话所说的一样,正是有如陈来成一样的奋斗者,中国化妆品行业才将缔造出更多的传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科研   化妆品   行业   广州   新锐   配方   团队   品牌   产品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