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仅用23分钟?分娩不是越快越好

来源: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黄睿、张阳、陈曼绮)仅用23分钟,孕育第二胎的胡女士(化名)就完成了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的“快速生娃”。临床中像胡女士这样的急产案例并不罕见,甚至让人以为“分娩越快越轻松”。其实不然。“实力中青年医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围产专科主任谭剑平副教授提醒大家,其实急产风险大,一旦有临产征兆,要及时前往医院,必要时则需要做好就地分娩的准备。

“从有规律宫缩开始,到胎儿胎盘娩出为止,称为分娩的全过程,即总产程,如果总产程少于3小时,就属于‘急产’。”谭剑平介绍,以胡女士为例,怀孕39周时,她在家中突然“发动”,到急诊时,宫口已经开大3厘米,于是立刻被送入产房。从临产(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胡女士只用了1小时36分钟,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只花了23分钟。整个急产过程,由于产妇和医务人员分秒必争,准备充分,母子平安,于产后2天顺利出院。

很多孕妇被“难产”“顺转剖”“产后出血”等分娩过程的风险吓到,以为产程越长、分娩速度越慢风险越高,觉得“扑通一声生下孩子”的急产“看上去很美”。殊不知,相比于“难产”,急产也会给孕妇和胎儿带来诸多伤害,譬如产道裂伤、感染、新生儿骨折、新生儿颅内出血等等,也需要准妈妈们提高警惕。

谭剑平指出,急产的发生率大约为5%-10%。既往顺产过一次或多次的经产妇、尤其是与上一胎分娩间隔期过短的经产妇,年纪小于18岁或年纪大于40岁、有早产高危风险的孕妇,胎儿过小、产检不规律、孕晚期仍从事重体力劳动或有急产史的孕妇,发生急产的风险较大。

“急产风险较大的孕妇,孕晚期一定要特别留心自己身体的不适,尤其是出现临产的征兆时,应及时赶往医院就诊。”谭剑平建议,孕妇最常出现的产兆是一阵又一阵的下腹紧缩感,这便是宫缩,当宫缩越来越强、越来越密时,这种下腹的紧缩感可能会伴随着腹痛和腰骶部的酸胀感。

有些孕妇会出现产道少量的出血,即“见红”;有些孕妇则会出现“破水”。急产风险较大的孕妇,当出现不规则宫缩,间隔8-10分钟1次时,或出现见红、破水时,就应该及时前往医院请医生评估是否需入院待产,当出现强烈的排便感时,一般预示着胎儿即将娩出,若实在来不及前往医院,应该呼唤周围人帮忙,拨打120的同时,找好干净的垫子和消毒用品,做好就地分娩的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经产妇   产道   总产   下腹   胎儿   孕妇   规律   女士   风险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