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道路客运企业转型升级非定制客运不可吗?不想踩坑必看

内容导读

1.道路行业突出痛点

2.如何在后疫情时代再发展

3.定制客运——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4.为道路客运行业转型升级而生的平台


城市客运近10年来整体的客运量持续下降,19年疫情以来更是受到巨大冲击,本就困难的行业,更加雪上加霜。

据数据反馈,2021年全国城市公共电汽车的客运总量是489.16亿,比2019年下降了29.3%。2022年1~6月份同比2021年又下降了23.5%,今年7月有小幅回升,但比去年同期依然下降20.8%。


一、道路行业突出痛点


从小C以前与各位从业者的讨论及往期推文下同行们的评论,总结出道路客运行业目前有3个较为突出的痛点:

一、疫情和经济下行影响下,城市财政状况吃紧,行业补贴难以支撑;

二、市场变革,资本下场抢占市场,出行结构、出行方式、出行习惯都在发生巨大改变,这直接冲击传统客企的班线客运运营模式,客流下降明显,上座率低,成本损耗严重;

三、政策有所支持,但传统客企最根本的转型难题还是在企业高负债、高成本、低收入的负盈利状态。

后疫情时代,全国客运业积极履职尽责,但于危险生存环境中寻求机遇,恢复甚至增加客流,才是客运企业的第一要务。


二、如何在后疫情时代再发展?


对于客运企业来讲,无论做何种转型升级,其根本重心还是客流。

在后疫情时代,如何以最快的时间恢复到疫情前的客流状态,甚至再上一个台阶?分三步:

一、重存量

高铁、民航的发展,致使道路客运失去大部分长途客运流量,只能在“最后一公里”的短途城际市场中寻求新机遇。

在城际出行市场中又需与网约车、黑车争客,在此环境中,线路上的客流一定需要重视,留存住这部分客流量是再发展的基础。

二、找增量

寻找新的客流增长也是关键。

现在出行行业出行工具、方式百花齐放,但同样有很多乘客的出行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因而,客企可以在多种出行方式的发展盲区去寻找新的增长。

三、多创新

过去的客运行业侧重于供给端,就像过去的国营大饭店,饭店有什么,顾客才能选什么,但现在的客运侧重于需求端,是顾客来点什么就上什么。

因而定制客运一系列个性化产品应运而生。


三、定制客运——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疫情的三年中,众多客运企业在寻求突破。

交通强国纲要中提到“出行即服务”,“门到门”的定制客运即可为乘客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也是后疫情时代众多道路客运数字化转型的方向。

自2016年12月“定制客运”概念提出以来,就一直是道路客运转型的主要方向。

但受各方面限制,整体发展有些不尽人意。

绝大部分的传统客企在发展定制客运时,依旧继承班线客运的发展模式,难以进入城际出行这一更大的市场范围中,也因此在发展时难以获取可视效益。

定制客运转型是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创新,根据政策及市场需求,它需要一个平台系统。

引入平台系统是定制客运业务能做起来的关键,但同时也需要客企将线下业务与线上平台系统充分结合,实现企业整个业务流程数字化。

从车辆管理到司机管理,从订单调度到交易流水,乘客端-司机端-调度端的多方数字信息化,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


为道路客运行业转型升级而生的平台

传统客企发展定制客运要选择平台系统,最优选当然是不给企业增加成本项,如不抽取佣金、免费的平台,且愿意根据企业的实践,不断高效迭代,满足企业个性化定制需求,并且通过共同运营和营销来获得回报的平台。

往期回顾

运营干货 | 定制客运经营者的每周必盘数据

行业机会市场哪里有痛点,哪里便有机遇——定制客运政策推动

定制客运系统|水路客运的「消逝」会是道路客运的未来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客运   道路   企业   客流   疫情   传统   时代   行业   系统   市场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