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旅黔滇桂日记(7)-从桂林经三江侗族自治县到程阳八寨

2022年9月18日 星期日 晴 骑行164公里

7点起床装车。在市区民航加油站加了110块的油。

走的是市区主路,早餐店很少,一直开到东莲站集贸市场才找到一家早餐店。干拌米粉味道非常不错。

真正的桂林本地人都是吃干拌米粉,又名卤菜粉,讲究的是每家秘制卤汁,将新鲜米粉在沸水中冒热盛碗,然后再辅以锅烧,卤牛肉等“卤菜”,淋上卤水,加入油炸花生,酸豆角,葱花,香菜,剁辣椒等配料,一拌,即刻喷香四溢、浸入心田

骑行40公里,过中庸镇。镇上有文化广场,还有老街旅游点。树形很漂亮的桂花树罗列在路旁,房屋也很规整,街道干净。

过了中庸镇,开始进入山区。一改这些天满目的喀斯特地貌,这里的山开始变得高耸连绵。

在下洞村路旁,一个6柱候车厅,很气派。我们在这里休息。

这里四面环山,修竹繁木。旁边山沟里溪水潺潺,蝉鸣阵阵。从这里的房子结构看,应该是瑶族吧。


一队中老年骑自行车经过,我们竖起大拇指给他们点赞。

再骑行数公里,行至近山顶处,道路一个大转弯,一片大峡谷倏忽闪现在左手边,一栋瑶族民居就建在路边紧贴峡谷处,峡谷风光尽在门前。

过了山顶下行不到1公里,一个小山坳里有一栋瑶屋。刚下车准备拍一下照片,屋主人骑着摩托车从山下田地里回来。遂聊半小时。

屋主人原来住在山下,89年国道通车后,于2000年在现在靠近国道的自有山林边开山填地成基,建造这个房屋。花费约数万元。

房屋三层,皆为木结构,木为20、30年生的杉木。

一楼存放杂物,二楼客厅加餐厅,三楼住人。两孩子,一个在中山,一个在桂林,老伴去看孩子了,家里只有他一人。

经济作物主要靠种植罗汉果,年分好,可收入6万元。一个罗汉果1块钱。

而在龙胜县北数公里的一个村里,我们和一个村民攀谈,他一年罗汉果仅一万块钱。

过龙胜县14公里.在一个叫六怀山的村子旁边,我们看到一个风雨桥,于是下车休息一会儿。跟在桥上纳凉的三个老人攀谈得知,这个风雨桥上个月新落成。三个老人都是80多岁,气色非常好,耳聪目明。


再前行几公里,在思梅木村附近,与阿锋在浔江游泳。水很清,河床铺满了鹅卵石。


再骑行约30公里,到达三江县城。


三江县,因境内汇聚浔江、融江、榕江三条江而得名,是广西唯一的侗族自治县、全国侗族人口最多的侗族自治县份。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铜仁地区,湖南省的新晃侗族自治县、会同县、通道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人口约290万左右。

三江县产茶,在三江鼓楼对面的月也广场,就是当地最大的茶叶贸易中心,建设得很有当地侗族特点。

与店主喝茶聊天。

店主是30岁的姑娘,年轻时在茂名上中专,在中山深圳打过工,13年回三江老家,17年自己开了这家茶店。

疫情以来特别是今年,对生意的影响很大,游客很少。前段时间出了一例,当地政府加严管控。

自己的生意接下来能撑多长时间,她很迷惘。唯有祈祷疫情尽快结束、解除管制。

点了油茶稻花鱼当地牛肉和青菜。尝试了本地茶泡饭,非常不错。

三江县被誉为“世界楼桥之乡”“世界侗族木构建筑生态博物馆”,有鼓楼230余座、风雨桥200余座。我们参观了当地最有名的三江鼓楼和最大的三江风雨楼。


4点多,我们到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程阳永济桥景区。颇费了些周章才骑车进入到景区内的民宿。

程阳永济桥始建于1912年,1924年竣工,是由当地群众和过往客商踊跃捐献钱物修建而成,属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广用的穿斗构造干栏式建筑,是侗族建筑最杰出的代表。

程阳永济桥集桥、廊、亭三者于一身,主要由木料和石料建成,是侗寨风雨桥的代表作,是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这座横跨林溪河的大桥,为石墩木结构楼阁式建筑,2台3墩4孔。墩台上建有5座塔式桥亭和19间桥廊,亭廊相连,浑然一体,十分雄伟壮观。

郭沫若生前给程阳桥书名题诗,手迹刻碑存放桥头。

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甘丈四寻高;

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

竹木一身坚胜铁,茶林万载茁新苗;

何时上得三江道,学把犁锄事体劳。

骑行共计1034公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通道侗族自治县   永济   侗族   瑶族   鼓楼   卤菜   罗汉果   米粉   风雨   建筑   日记   桂林   程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