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打了,教他“打回去”没用,下场更惨,这样教孩子,更有用


当孩子被同学打了,你会教他打回去吗?


相信大多数父母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嫂子也是这样教小侄儿的,但结果不仅没用,下场还更惨。


前段时间,嫂子无意间发现小侄儿身上有多处大小不一的淤青,追问之下,才知道他在学校多次被同学欺负。


嫂子看到小侄儿身上的淤青,既心疼又生气,责问小侄儿为何不告诉父母。不料,小侄儿头一转,翻了个白眼后,说道:告诉你也没用,只会让我打回去!

嫂子愣住了,仔细回想,小侄儿的确跟她提起过被同学打的事,当时她正在看电视,并未引起重视,随口对孩子说:被人打了,你就打回去啊,男孩子别太懦弱了!


现在看到儿子身心都受到了伤害,嫂子忍不住地问我:难道被打了,让他打回去,错了吗?


不是每个孩子,都有打回去的勇气


文文爸清楚地记得,有次带女儿在院子里玩,两个小女孩正在玩游戏,一个女孩可能不小心碰了另一个女孩,就是常见的肢体接触,就哭了起来。


女孩妈妈见状,就生气地走过去,让女儿打回去,并说:她打你,你就打她,现在就打回去......

小女孩显然被妈妈吓到了,抓着衣角愣在原地,不哭也没说话,那一刻,或许相比被同伴拍了一下,更难受的是,妈妈让她“打回去”。


爱孩子,是每对父母与生俱来的本能!在与同伴的冲突中,谁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占上风,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打回去”的勇气。


在著名的幼儿园“攻击与反击”实验中发现:80%的孩子在遭受攻击时,没有选择反击,而是哭泣或回避。

所以,并不是小侄儿懦弱,大多数的孩子,被同学打后,都不敢反击。尤其是这2类孩子:


①生性善良的孩子


女儿上中班时,也被别的孩子打过一次,回家后,我就教她打回去的方法,但她一脸认真地反问我:我打他,他会疼啊!你说打人是不对的行为,为什么我还要去打她呢?


听到女儿这句话,我才惊讶地发现,单纯的教孩子打回去,是违背她本性的,她是不愿意的!


②性格懦弱的孩子


有些孩子天生性格柔弱,被人打后只知道哭,并不敢“打回去”!让她打回去比挨打更难受,就比如院子里的那个小女孩。


此时若父母强迫她“打回去”,只会让孩子遭受“二次精神伤害”,让她陷入焦虑与窘迫之中,将“被打”与“不敢打回去”归结为自己的错。


一味地教孩子打回去,下场会更惨


父母教孩子打回去,一是想让孩子有还手的勇气与能力;二是想给打人者一点“颜色看看”;但结果可能会事与愿违。

在“攻击与反击”实验中,研究者发现:在被打后选择还手的孩子中,若还手不成功,日后遭受攻击的次数会更多、更频繁。


多伦多小学对199名常被欺负的学生跟踪调查发现:那些选择打回去的孩子,比其他孩子,会面临更频繁的攻击。


此外,当孩子与对方实力悬殊过大时,一味地教孩子打回去,只是一句空话。文文爸后来跟小侄儿聊时,才发现经常欺负他的同学,长得比他高,比他壮。


他也曾听妈妈的话,努力地“打回去”了,可结果反击不成功,激怒了打人者,反而遭受了更频繁的攻击。所以,嫂子不明所以地教他打回去,是没用的!


拥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才是硬道理


电视剧《女心理师》中,因童年时期被同学霸凌,有着严重心理障碍的莫宇,面对女心理师的提问:如果能回到童年被霸凌时期,你最想对那时的自己说什么?

莫宇的答案让人心疼又震惊:你不需要打过他们,只要能保护好自己就行!


所以,相比打回去,父母更应该培养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跟能力,教会孩子该如何正确应对冲突,才能免受其伤害。


学校就如同一个小型社会,欺负与霸凌现象很是常见。据《看见校园霸凌》调查显示:50%以上的孩子,都曾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校园霸凌。

当孩子被打了,父母要做的不是盲目地让孩子打回去,而是告诉孩子具体的解决办法,以避免下次被欺负。比如:


被同学打了,是主动还击还是默默忍受,怎样做,才能不受伤害?


被同学排挤了,是该努力融入,还是百般讨好?


东西被人抢夺了,是该告诉老师,还是立刻抢回来?


这些答案在儿童反霸凌绘本《学会大声说“不”》中都能找到,文文爸给女儿和小侄儿都买过这套绘本,觉得非常不错,推荐给家有2-8岁的孩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社交敏感期,完全不懂社交规则,在学校很容易跟同学发生冲突。


发生冲突后如何正确应对,才不受伤害?


据相关调查发现:50%的孩子,在面对冲突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这套绘本共有8册,每册包含一种常见的校园霸凌类型,比如推搡、嘲笑、乱摸、排挤、欺负、辱骂等。孩子通过绘本故事,知道被霸凌后,该如何反抗?如何向他人求助?如何自我保护?

小侄儿读完这套绘本后,知道在被同学欺负、辱骂、抢夺东西后,怎样做,才能让对方停止伤害。并尝试了书中的方法,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不仅远离的伤害,整个人也自信了许多。

这套绘本,文文爸作为睡前故事,每晚都会读给女儿听!故事真实又生动,小朋友遭遇的各种校园霸凌场景,正是孩子在学校时常遇到的。小朋友解决问题的过程,也非常值得孩子学习与借鉴。

如果你家孩子性格内向、胆小、慢热,建议父母花59元,给孩子入手这套儿童反霸凌绘本,共8册。

【名人品读】3-8岁 培养孩子反抗意识 反霸凌启蒙绘本 ¥39.8 购买

每晚花10分钟,给孩子读一读或随着音频听一听,让孩子拥有自我保护的意识跟勇气。毕竟,父母不可能每时每刻陪伴在孩子身边,只有孩子自己学会了强大,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孩子   侄儿   嫂子   下场   没用   有用   勇气   意识   父母   女儿   同学   妈妈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