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刺砖家丨尼采教你做家长(2):不要盼孩子成熟


童子:“巨婴”这个词很流行,不少人看上去成年了,内心还是个娃娃。

先生:这说明大家很看重成熟。孩子表现幼稚,家长特别焦虑,感觉没面子。可尼采说,盼着孩子成熟,才是幼稚的表现。

童子:成熟不是好事吗?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不是在夸孩子的懂事吗?

先生:穷人的孩子过早被家庭责任压垮,根本没有实现理想、展现天赋的机会,在尼采看来,这是毁了一个人。

童子:那也没有办法啊。穷,怎么办呢?

先生:的确无可奈何。但稍微有点条件的家长,就不要指望自己的孩子早当家了。

童子:现在的孩子根本不做家务事,谈不上当家,家长更看重他们的成绩与交际能力。

先生:交际能力好,是一种成熟。家长非常在乎。

童子:会交际,才能更好适应社会啊,这有什么问题吗?

先生:尼采认为,在大学里越是混得好,越是左右逢源,越不太会有出息。

童子:为什么?

先生:左右逢源,与大家打成一片,必须接受大家认可的东西。大家喝奶茶,他们也喝;大家打牌,他们也打;大家刷短视频,他们也刷。

童子:这才接地气啊。

先生:尼采说,美好的东西,不可能是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而是属于少数人。追求美好,希望有点出息,必须能忍受一定程度的孤独。

童子:难道偏偏去追求大家不喜欢的东西,才是追求美好吗?这不是很孤僻吗?

先生:追求美好,当然不是处处显得与大家不一样。而是说,在与大家尽量搞好关系的同时,要有自己的独特追求。这种追求即使在别人看来幼稚、可笑、理想化、荒唐,都无所谓。这是必要的不成熟。

童子:孩子有了独特的追求,是不是很清楚自己要干什么职业呢?

先生:越有追求的人,越不喜欢职业。

童子:现在的孩子,大学毕业还不知道要做什么工作,家长会非常失望,觉得大学白读了。

先生:几乎所有的职业,都是让从业者扮演工具人的角色,只是一颗螺丝钉,可替代性极强。一个人如果甘愿一辈子只做一颗螺丝钉,会有什么成就吗?职业选择太顺利的孩子,虽然成熟,可能一辈子只是螺丝钉了。

童子:为什么?

先生:因为他们在当螺丝钉的时候,内心不会感觉还有什么没有实现的遗憾。没有遗憾,便安于现状。有遗憾,才会冲一冲,突破当下的限制。原来追求过美好的人,才会有遗憾。

童子:你的意思是,有追求的人,不甘于做乏味的工作。可是如果理想没有实现,赚不到钱,又不愿工作,这不成游手好闲的无业游民吗?

先生:有条件的家长,如果可能,可以支持孩子做某种程度的无业游民,这就是鼓励孩子“幼稚”。越有条件的家庭,孩子如果有追求,就越可能有出息,因为他们不被俗务、谋生所烦,可以专心做事。

童子:没有条件的家庭,孩子有追求,可能有三种结果。或者坚持追求,鄙视工作,成无业游民;或者坚持追求,鄙视工作,最终咸鱼翻身;或者放弃追求,打工挣钱,遗憾终生。

先生:还有一种可能,坚持追求,又放下身段打工挣钱,做螺丝钉只是为了更好地追求美好。这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可以走的路。

童子:但在打工与追求美好之间,孩子可能平衡得不是很好,会痛苦。

先生:家长应该包容这样的不成熟,多多鼓励孩子,而不是责骂孩子不要再做白日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尼采   成熟   家长   孩子   螺丝钉   无业游民   童子   遗憾   美好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