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担任湖南省委书记,妻子是少将,岳父是开国元帅

自古以来潇湘大地人才辈出,帝王将相、仁人志士数不胜数,尤其是到了生死存亡的近代社会时期,更是涌现出了不计其数的爱国将领。他们为了实现救国救民的伟大理想,不惧生死、不畏强敌、迎着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

在众多为共和国建立抛头颅洒热血的潇湘将领中,李振军上校就是一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1920年,李振军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沱江镇的一户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和毛主席的老师徐特立是同榜秀才,所以非常重视对李振军的学识教育和思想引导。

少年时的李振军学习十分刻苦,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沅澧中学。但他生活的年代正处于中国近代史中最黑暗的时期,即使李振军的个人生活无忧无虑,但是深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这也为他后来走上革命道路埋下了伏笔。

李振军的父亲虽然是前清秀才,但他的思想中却深深地烙印着朴素的爱国情怀。再加上日寇在中华大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激起了他骨子里的爱国之情。于是李振军16岁那年,在父亲的安排下见到了中共进步人士,而这也彻底改变了李振军一生的命运。

1936年,16岁的李振军开始接触革命思想,并于同年开始参加革命活动。17岁的李振军在同志的带领下奔赴延安,由于他有文化、工作态度积极、革命思想坚定,于是在1937年通过组织考察后入党。

入党后的李振军对中共的革命思想了解得更加深入、透彻,在抗大担任干事时期的李振军,将革命的种子播撒在一批又一批的革命青年心中。由于工作表现优异,他又被组织委任为抗大二分校指导员,后来又继续在宣传和教育岗位担任不同职务。

李振军在抗大时期虽然长期工作在行政岗位,但因为工作需要还曾被委派至晋察冀军区,担任组织科副科长等一系列职务。为了进一步提升李振军的组织和领导能力,组织上还曾将他送进延安陕北公学深造。

在革命和战争的大熔炉中,李振军逐渐成长为一位政治思想成熟、本领过硬、能力优秀的革命战士。甚至还曾因为军队人员空缺时,背起钢枪踏上战场和敌人正面交锋,在一次战斗中李振军所在部队被日军包围,在和日寇作战时由于人数和武器处于劣势,伤亡比较大。

千钧一发之际李振军为了避免身份被识破,灵机一动将军装和武器藏匿起来并伪装成老百姓,然后寻找机会逃出敌人的包围圈。不过最终他还是被日寇识破,并被押送至数百里外的煤矿做苦力。

身为革命军人的李振军并没有屈服,而是暗中联合工友制造了一场大暴动,并伺机带着一众工友逃出了那个暗无天日的人间炼狱。最后经过艰难地跋涉终于找到了队伍,并继续在抗日根据地从事对敌工作。

李振军在延安完成学业之后,曾一度回到老家凤凰县从事教育工作。在此期间他依然不改革命本色,在当地积极宣传党的思想方针。1946年李振军和部队奉命加入“东野”,这支部队在解放战争时期作战十分勇猛,李振军也因战功赫赫得到组织信任并获得提拔。

新中国成立时,年仅29岁的李振军已经官至48军政治部秘书,成为了一位年轻有为的军事管理人才。1955年第一次“授衔”时,35岁的李振军被授予共和国上校军衔,并于1960年升任为大校军衔,被中央任命为湖南省委书记。

在主政湖南时,李振军积极发展教育,为了能给国家培养出更多人才,在他的主导下创办了湘潭大学。在特殊时期他依然不改军人本色,不仅敢于向“造反派”宣战,而且还保护了一大批老一辈革命家,为此也稳定了湖南省的政治和经济发展秩序。

1978年58岁的李振军与贺老总的女儿贺捷生组建家庭,这位共和国元帅的女儿在父亲得到平反后,于1996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而李振军于1982年担任武警总部任政治委员之后,一直在这个岗位上干到退休,为武警部队改革做出了很大贡献。

结 语

2008年从潇湘大地走出来的共和国大校李振军病逝于北京,走完了他光辉而又充满奋斗精神的88年人生旅途。作为一位时刻将党、国家和人民记挂在心中的革命家、军事家,李振军用一生的时间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参考文献】

《肩负神圣使命》 钟长洪,航舟 瞭望周刊

《李振军爱才》 刘秉荣 湖南党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凤凰县   抗大   省委书记   延安   爱国   日寇   军衔   少将   共和国   湖南   岳父   元帅   妻子   时期   思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