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贺平探亲途中看望邓榕,邓小平:我看这门亲事就这样定了吧

前言

1972年2月,贺平准备去江西永修探望自己的父亲母亲。途中,贺平会经过南昌,正好他的女朋友邓榕就在南昌。

于是,两个人约好,贺平来南昌后,到邓榕家里坐一坐。

贺平的父亲母亲

说起来,这还是贺平和邓榕第一次见面,尽管他们已经认识半年了,还确定了恋爱关系,可因为交通不便,两个人只能书信往来。

得知男友能来看看自己,邓榕特别高兴,回家后,她便将消息告诉了父母:“爸妈,贺平要来南昌了!”

邓小平不解:“贺平是谁?”

邓榕把自己和贺平恋爱的事

情交代了,还简单做了介绍:“贺平是贺彪家老三。”

邓小平马上露出笑容:“贺彪我知道,有本事,骨头也硬。”

贺彪

说到这里,可以先说一下贺平的父亲母亲。他父亲是“红军华佗”贺彪,曾在贺龙麾下负责战士们的医疗救护工作。

战争年代,贺彪救过的人数不胜数,比如有“独臂上将”美誉的贺炳炎。

1935年12月,时任红二军团第5师师长的贺炳炎在瓦屋塘战斗中负伤。右臂粉碎性骨折,以当时的医疗条件,没有更好的办法保住这条胳膊了。

无奈之下,贺彪为贺炳炎做了截肢手术,他手持木工锯,在简陋的“病房”手术了两个多小时。

为了给贺彪争取更多的时间,贺龙下令让部队多坚持三个小时,好在手术顺利,贺炳炎的命保住了。

后来,贺彪红二军团的老战友杨秀山还回忆过这次手术:

“贺彪若是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和高超的技术与勇气,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这个手术是不会成功的,这是奇迹。”

除了贺炳炎,贺彪还救过贺龙的性命,而且,他还因此得到个老婆。

贺炳炎(左)和贺龙(中)

那是1936年8月,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奉命北上,踏入了茫茫的大草原。

有一天,红二方面军总部侦察连连长骑马来到第4师,找到了跟随第4师行动的贺彪。他喘着粗气:“贺总病了,关副政委(关向应)让你马上返回总部救治!”

贺彪不敢耽搁,赶紧拿上医疗箱,跟着侦察连连长往总部赶。到达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上午了,贺龙面色发白,冷汗直流,腹部疼痛难忍。

贺彪用手在贺龙腹部摸了摸,又向贺龙身边的工作人员询问了一些情况,最后,他得出结论:贺龙患上的是中毒性痢疾。

他给贺龙开了药,还准备了一大壶冷醋水。贺龙不明白冷醋水的作用,贺彪给他解释:“贺总,你患上的是中毒性痢疾,咱们现在没有特效药,只能用这样的方法,若不这样做,怕你会有生命危险的。”

贺龙吃了药后,后有追兵的长征队伍又出发了。贺彪紧随贺龙身后,时不时提醒他用手揉揉腹部。

别说,贺彪这个土方法还挺管用,第二天,贺龙就有了明显好转,他对贺彪说:“我的肚子已经不疼了,就是饿得很。”

听到这话,贺彪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贺龙已经脱离危险了。

后来,红二方面到达陕北,没过多久,全面抗战爆发,红二方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120师,贺彪也就成了120师的卫生部部长。

1940年,已经31岁的贺彪还没有对象,于是,贺龙和关向应便商量着,为贺彪牵线做媒,介绍个对象。

他们看上一个名叫陈凯的女演员。这姑娘是安徽人,1934年在天津上学的时候,受同学的影响成为一名进步青年。

后来,她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39年来到120师战斗剧社。她能唱能跳,还会写剧本、编节目,是剧社里的骨干。

贺龙和关向应安排了几次“偶遇”后,两个人终于上道,开始单独接触起来。

然而,陈凯心里有点迷茫,她来战地是来参加革命的,可现在只有一年便谈婚论嫁,对方还是身经百战的老红军。

陈凯满是纠结地跟贺彪接触了几次,然后,她被贺彪的人品和才华俘获了。在风和日丽的一天,两个人举办了婚礼,结为伉俪。

贺平是他们的第三个孩子,他出生在抗日战争末期,那时国内局势混乱,贺平的出生显然不太“和平”。

那时候,贺彪工作很忙,抚养孩子的重任也就落在了陈凯身上。她特别喜欢给孩子们讲红军、八路军的英雄事迹,从小就给孩子灌输了正确的三观。

吕彤岩(左二)

邓榕和贺平

1971年下半年,贺平认识了邓榕。说起他们的相识,其实挺戏剧性的。

当时,邓榕在陕北的一个村子里工作,一天,她偶遇了一个老熟人,这人是开国上将吕正操的女儿吕彤岩。

吕彤岩刚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正好分配到附近村子的公社卫生院当医生。

她们俩从小一起长大,邓榕老是跟在吕彤岩屁股后面叫“胖胖姐姐”,这次意外相见,邓榕高兴到不行,闲得没事就往吕彤岩那里跑。

两个人谈天说地,经常回忆在北京时候的人与事。一次,吕彤岩突然跟邓榕说:“我认识一个人,他叫贺平,肯定跟你合得来,我介绍你们认识一下吧。”

当时,邓榕21岁,也到了谈恋爱的年纪了,所以,她没拒绝。

吕彤岩也是个雷厉风行的姑娘,回到北京后,她马上写信联系到了远在湖南的贺平,给两人牵上了线。

那个年代的男女通信,信中没有太多的你侬我侬,他们讨论更多的是革命理想,不过,也就是这些话题,让邓榕感觉到,贺平是一个自立自强、刻苦有为,值得托付的男生。

于是,情投意合的男女青年在信中确定了恋爱关系,尽管他们从没见过面。

1972年2月,贺平准备去江西永新探望父亲母亲,途中刚好能路过南昌,贺平便跟邓榕商量,想去见见她。

邓榕很高兴,大大方方地宣布了这件事:“爸妈,贺平要来南昌了!”

邓小平还不知道女儿恋爱的事情:“贺平是谁?”

“贺平是贺彪家的老三。”

一听贺彪的名字,邓小平脸上泛起笑容:“贺彪我知道,有本事,骨头也硬。”

与此同时,贺平也写信给父母,告知了自己正和邓榕恋爱的消息,贺彪很认真地告诉他:“她爸爸是个好人,你是个男孩子,一定要照顾好她。”

贺平到达南昌的那天,邓榕早早就到火车站等着了。可因为有点近视,邓榕没看见贺平,还是贺平先找到了她。

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可能因为已经交流很多了,两个人并不尴尬,有说有笑地朝邓榕家里走去,殊不知家里的人已经进入“紧急状态”了。

邓榕的奶奶,还有妈妈卓琳忙活出一桌丰盛的饭菜。贺平也没客气,端着碗呼呼大吃,干光好几碗饭。

邓小平和卓琳笑得合不拢嘴,那个年代,家长都喜欢能吃的男孩,一是说明自己做的饭菜好吃,二是说明男孩身体好。

邓小平全家福

贺平吃完后,也不干坐着,他在邓家菜园忙活半天,还帮着搭了一个丝瓜架。贺平个子高,手脚也利索,三下五除二就弄好了,这让卓琳和邓小平更满意了。

晚上,贺平和大家一起聊天,卓琳对他很有兴趣,问了不少事情,明显是在看女婿。

贺平将自家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卓琳,并透露了些自己听说的消息。

在邓家待了两天后,贺平准备去江西探望父母了。出发前,他将自己带给父亲的一条烟拿出来,给邓小平分了半条。

贺平拿的烟在当时算是比较难买的,他二话没说就给邓小平留了一半,说明他很大方,也很孝顺,把女儿交给他,邓小平是彻底放心了。

于是,在邓榕送走贺平返回家后,邓小平便满是笑意地对她说:“我看,这门亲事就这样定了吧。”

贺彪

就这样,邓榕和贺平结婚了,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因为两家结成了亲家,邓小平和贺彪自然也见面了。在此之前,他们对彼此都是有所耳闻却从没见过。

贺彪一直在红二方面军120师工作,邓小平则在红一方面军129师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因两人不在一个系统,也没什么见面的机会。

当时,邓小平握着贺彪的手:“当年贺龙同志到西南的时候,还推荐过你这个卫生部部长呢,只是彭老总不舍得放人呦。”

贺平

捐赠三件国宝

上世纪九十年代,贺平从部队转业,去了中国保利集团任董事长。在他的带领下,保利从亏损局面转为实现盈利。

除此之外,贺平还有一个非常大的贡献,就是帮我国找回了三件流落海外的国宝。

这是2000年,香港加德士、苏富比两大拍卖行公开声明:即将公开拍卖圆明园内的珍品——猴首、虎首、牛首。

消息传开,无数中国人感到屈辱和痛心,本是中国的东西,现在却被放在家门口,让中国人以高价拍卖的方式买回去,这是赤裸裸的羞辱。

不少群众自发举行了游行示威活动,在拍卖行门口抗议,只是,帝国主义的无耻是没有下限的。

拍卖如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收藏家们争论不休。有人认为,这是帝国主义的别有用心,海外收藏家必然会利用中国人的爱国心去哄抬价格。

如果这次成功了,下一次,他们会得寸进尺,这样一来,国家文物的回归就会越发困难。

也有人持另一种意见,国家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文物回归的成本尚在可控范围内,那么,就应该尽最大努力将文物拍回。

因为错过这次机会,这些文物将会流向何方,这是未知的。

这两个观点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无法争出个对错,就在这时,国家博物馆原馆长余伟超给大家讲了个故事:

“过去家里很穷,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好每一个孩子,有些孩子被强盗抢走,流落在外,吃尽苦头,如今,孩子就在家门口,哭着说‘妈妈我想回家’,你们说,是救还是不救?”

余伟超说完,现场鸦雀无声,答案已经很明显了,必须救,只能救。

余伟超

突然,一直没有出声的贺平站了起来,“拍!国宝我拍定了。”

之后,保利集团驻香港办事处的负责人按贺平的决定参加了拍卖会。

首先出场的是猴首,几次喊价过后,价格被抬高到700万港币。负责人不敢擅自做主,紧急联系了贺平。

贺平很坚定:“拍,不用顾虑价格!”

最终,猴首以818.5万港币的价格被负责人拍下。

第二件牛首还算顺利,有了贺平的点头,负责人最终以774.5万港币的价格拿下。

贺平(左)

第三件虎首是最波折的。其实,在开始第三次拍卖之前,贺平就已经意识到,拿下虎首会非常艰难。

因此,在拍卖师介绍完虎首后,贺平拿过话筒对在场的中国收藏家们说了一番话:

“保利集团对拍下虎首势在必行,我们一定会让它重回祖国的怀抱,如果你是有着同样想法的中国人,请放弃,谢谢。”

台下响起掌声,更多的中国收藏家放弃了竞拍。然而,还是有人在暗自操控着,那人用电话,不停紧咬喊价,价格一路飙升至千万。

保利集团剩余的资金不多了,估计撑不住几轮喊价了。贺平心里很焦虑,可他并没有显露出来,依旧是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

好在,对方在1400万的时候停止了喊价,最终,保利集团以1500万港币的价格成功拿下虎首。

拿下三件国宝后,贺平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却又在意料之中的举动,他将三件国宝捐赠给了国家文物局。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知道这事,也知道有一个把国宝拍下并捐给国家的爱国商人,可很多人不知道,他是贺彪的儿子,是邓榕的丈夫,是邓小平的女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陕北   亲事   方面军   南昌   港币   国宝   中国   途中   手术   父亲   孩子   价格   贺平   邓小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