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里的“垃圾快乐”,正在毁掉你的生活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

放下手机,居然不知道该做什么才好;忘了带手机,就像丢了魂一样。

唯有拿起手机,看看小视频,刷一刷朋友圈,玩一玩小游戏,购点东西,才可以心安。

不知不觉中,时间过去了,生命也过去了。

手机里的垃圾,一点一点倒入到生活,人生慢慢下坡。

01

你低头看手机的样子,冷落了真正关心你的人。

看过一个公益广告。

一位住在深山里的七十多岁的阿婆,请工作人员安装了无线网络。

工作人员很不解,阿婆没有智能手机,为什么要安装网络呢?

阿婆说:“过年时,儿孙都回来了,但是没有网络,他们待不住。有了网络,他们就能多住几天。”

工作人员说:“他们都在低头看手机,怎么会关心你啊。”

阿婆笑了:“看他们玩手机,也蛮好的。”

其实类似的情况,不仅出现在家庭里。越来越多的社交,要通过手机,并且在聚会的时候,大家拿出手机,避免尬聊,或者通过手机,把工作带入到了“饭局”。出门旅行,看手机的时间,比看风景的时间更多。

有一次朋友聚会,五个人之中,有三个人在看手机。聊到和某人有关的话题,对方只是“嗯”了一句,让人很无趣。

聊到最后,就是“无话可说”。

打开手机,可以联系到千万里之外的人,但是父母和儿女变成了“网友”,亲戚朋友、同学同事变成了“群友”。放下手机,居然大家不会说话了;偶尔见面,是网友见面,熟悉而又陌生。

发红包、表情包、转发网络信息,大家都很积极,但是真的要说正经事,或者要关心谁,就“哑”了。如果要开口借钱,恐怕对方连消息也不会回一个。

低头看手机变成了习惯,那么抬头看人,就不习惯了。建立一段感情,需要双方互动,毁掉一段感情,一方拉黑、删除就可以了。

02

总是羡慕手机的人,你的生活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越来越多的人,把手机里的“垃圾”,带入到生活,让生活变成了“垃圾场”。

打开某网络平台,看一场直播。“哇塞,居然那么多人买书”,你一激动,跟着大家买了书。可是书邮寄到家之后,很少认认真真读,更不会读完。

我的一个朋友,跟着某平台的主持人,瞎嚷嚷,买了几十本书,摆放在书桌上,但是一本都没有读。因为书本是枯燥无味的,并不像主持人说得“有声有色”。

有某个小视频,告诉你做某道菜。“好啊,色香味俱全”,你头脑发热,就按照对方的要求,买了很多的原材料。

但是你做出的菜,味道并不好。认真一想,教你做菜的人在北方,而你是南方人;视频是用来看的,不是用来“闻”的;别人吃得津津有味,是摆拍的,不是菜的味道真的很好。

回头看,你果然浪费了一大堆食材,果然花了一小笔钱。

有人教你跳操,你很开心。毕竟,跟着大家一起运动,自己才不会偷懒。

可悲的是,你扭到了脚。因为你压根不是“运动员”,也不是健身教练。你不仅没有跳出优美的样子,还害苦了自己。

有人在手机里吆喝“大米,打折到‘一’哦”,你心动了,动动手指,买了几十斤。下班时,顺便问了门口的粮油店——哦,别人打一折的东西,仍旧比粮油店里的更贵。并且,你还得自己背上楼,无法享受“送货上门”服务。

永远要记住,快乐的生活,需要“拒绝买买买”。低价的东西,往往是一个不费劲的坑。

从人云亦云,到人买我买,只是一步之遥。总是盯着手机的你,难以克制。

别人的快乐是别人的,你的快乐是你的,可是你却总是在模仿别人、追随别人,迷茫之中,却喊出了“做自己”的口号。

03

用手机教育下一代,是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

父母在忙碌,孩子在闹腾。父母一着急,把手机拿出来:“自己玩去。”

孩子抱着手机,变得安静起来。

不知从哪一天开始,孩子开始抢手机、偷偷看手机,给某些垃圾游戏充值。

当孩子读初中高中了,父母着急了,整天骂骂咧咧——拿着手机,有用吗?

父母从来没有反思过,孩子喜欢看手机,是父母培养出来的,只是培养的过程很漫长,也很隐蔽。

客厅里,父母抱着手机,哈哈大笑。孩子拿着笔和作业本,怎么能安心呢?孩子不是圣人,无法做到“心无外物”。

也有很多人以为,正确对待手机,从中可以找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比方说,电子版的古文、一部有价值的电影。

父母的想法不错,可是越有价值的东西,对孩子越没有吸引力。

手机真正教育不好下一代。孩子不是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自律。

04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大卫·布鲁克斯写过这样一段话:“科技公司知道是什么导致大脑中的多巴胺飙升。他们的产品采用了‘劫持技巧’,把我们引诱进来,形成‘强迫循环’。”

手机里的垃圾快乐,让人欲罢不能,这是别人的技巧。你应该理智对待,记住三个关键步骤。

其一,真生活。

网络中的生活,是别人的,你应该关注自己的生活圈。看看身边的人,到底需要什么。放下手机,聊一聊,走一走。最该关心的,是那些不会用手机的老人。

其二,选择权。

你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一定要搞清楚。但凡不需要的,都不要请到生命里来。不要为了自己的“低智商”买单。

其三,言传身教。

不必强求身边的人如何做,而是严以修身。好的环境,才有好的教育。千万不要用两把尺子去量人。

毛姆说过:“为了使灵魂宁静,一个人每天要做两件不喜欢的事。”

生命可贵,开挂地活。

手机虽好,自律地用。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垃圾   快乐   阿婆   工作人员   父母   东西   生命   孩子   手机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