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爆火到塌房,《羊了个羊》实为网络营销的典范

近期,《羊了个羊》爆火,玩过的人为他第二关绞尽脑汁,不玩的路人可能会感到莫名其妙,这么个三消游戏,怎么就火了呢?

笔者将以中小篇幅来探讨一下,《羊了个羊》这个营销学上的经典案例。




一、自爆火初期就争议不断的抄袭问题


对于《羊了个羊》来说,已经说不清楚到底是谁抄谁了。

借用《羊了个羊》公司北京简游科技的负责人对抄袭的回应,《羊了个羊》使用的是最基础的三消玩法,是经典的游戏玩法。

如果三消玩法就算抄袭,那恐怕都不知道应该说谁抄谁了,这合情合理。

况且三消类游戏,前有《zen match》,后有《3 tiles》,某平台甚至还有《tile fun》的开发组成员现身说法,指控《羊了个羊》的抄袭问题。

众所周知,玩法抄袭不算抄袭,玩家所能指摘的只有素材抄袭。

该公司负责人以玩法举例来回应抄袭问题,作为挡箭牌是合情合理的,素材替换也是成熟的游戏公司运营之初就能想到的问题。

但是,

“借鉴”外网热门游戏,保留核心玩法,替换UI、音效等等,几周就能出一款新游戏,这已经是部分游戏从业者的不宣之秘了。

仔细对比这些游戏的话,游戏素材、UI设计、音效、BGM和原版游戏完全不一样,我们又无法提出抄袭的指控。

而小程序则是这些现象的重灾区,凭借平台的流量推出了一个又一个流量爆款,一次又一次的实现抄袭干掉原创。

《羊了个羊》背后的公司,北京简游科技,共申请了11款游戏软件的著作权。

其中从2021年3月1日到2021年3月26日,该公司共登记了6款游戏的软件著作权。

众所周知,游戏产权登记是不需要版号的,这一个月的集中登记不可能是因为集中过审,很有可能是因为这些游戏是批量生产出来的。


二、《羊了个羊》背后成功的网络营销


抛开“借鉴”的争议,《羊了个羊》的爆红仍值得玩味,看似是游戏爆火出圈,实则是一场成功的网络营销。

虽然这张收益图已经被辟谣,但是通过网络铺天盖地的热搜,我们仍不难想象,《羊了个羊》近期的流水有多高。

《羊了个羊》的变现方式无外乎以下几步:

1.前期买流量,吸引基础的玩家群体;

2.利用玩家的攀比心理,拉动更多玩家参与;

3.在社交平台的营销造势,引发公众讨论度;

4.循环往复,获取更大的流量;

5.引导玩家看广告,获得流量变现。

某平台的推流任务,从9月8日开始,直至今天(9月16日),仍有一半的预算。

约250万的引流资金流向了主流的社交平台,自媒体为获得流量、拿到丰厚的广告薪酬,卖力地为《羊了个羊》解说、引流。

再有就是利用玩家的攀比心理和好胜心理,引导玩家加入排名的竞争,有一点饭圈打榜的意思。

然后就是被广大玩家吐槽的,不可能完成的第二关,通过在第二关设置门槛,制造“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来吸引玩家点击广告。

综合因素作用下,促成了《羊了个羊》的营销传奇。




最后,笔者想说,

什么时候国产游戏厂商不再动这些歪心思,而是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游戏本身的素质上,国产游戏才能真正的发展起来,我们中国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输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合情合理   玩法   众所周知   典范   素材   流量   网络营销   玩家   心理   广告   平台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