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入尘烟》到底动了谁的蛋糕?

文|娱情故纵

编辑|娱情故纵

《隐入尘烟》明明是饱受全网好评的一部好电影,却是在近几日突然被紧急下架,直接引发了全网的一片哗然!

从当初的籍籍无名到逆袭成为黑马,再到现今几乎全院线0排片的诡异,《隐入尘烟》到底动了谁的蛋糕?

作为一部被无数网友打上高分的佳作,这部电影到底是真的在放大苦难引发争议,还是说这根本就是网友们不愿去面对的真实?

而又是谁,竟然在央视都亲自下场力挺《隐入尘烟》的时候,依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这部电影紧急下架?

今天咱们就来看看这部备受争议,引得各大资本闻风而动以及网络上骂战四起的电影,它到底有着怎样的魔力和魅力?能够让网友们为之疯狂!

从无人问津再到票房黑马

说实话很多人刚刚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可能很难会被它吸引,因为就设定和各种角度来说它并不太讨喜,影片主要聚焦于农村的边缘人,讲述了西北农村里面,曾经一对老夫妻相对短暂的人生经历。

在这部电影刚刚上映的时候,基本上是没有做过太多的宣传的,但是它却凭借自身优秀的质量以及观众的自发宣传。

从当初无人看好的小制作,一举成为了近些年来最好的电影之一,根据剧组曝光的一些花絮和采访,在这整部电影之中,除了海清是职业演员之后,其他的角色几乎全部都是素人。

但就是这些素人却是最能够懂得这部戏,他们所饰演出来的那种真实到足以扎心的戏份,让无数网友都为之感觉到泪目。

甚至就连作为专业演员的海清,也在采访中表示自己曾深入这样的村庄,进行了长达几个月的生活和体验。

甚至在感觉到自己演得不好的时候,会直接向这些由当地农民出演的素人演员请教,于是在这种种力求真实力求做好的态度下,才有着一部号称“打动10亿网友的影片”。

然而很可惜的是,这部电影在上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后,就突然被紧急的下架了,一时间这个事情直接引发了全网舆论。

甚至让不少的网友都感觉到一股无力的心寒,而这一次影片的下架背后到底有怎样的猫腻呢?就让我们一起去找找这背后的原因。

动了资本的蛋糕?

说起娱乐圈不少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就是“资本”二字,尤其是不少的网友可能都发现了一个问题,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所谓的娱乐圈成为了一个怪圈“流量”“片酬”等等东西开始成为了他们追逐的东西,而《隐入尘烟》却是与这一切显得格格不入。

要知道这部影片的演员们基本上都是零片酬出演,里面的不少经费都是由导演来自掏腰包,甚至还到了全家大小一起上阵的地步。

然而这一切与现今的娱乐圈可以说是背道而驰的,说句不客气的话,现今不少人进入娱乐圈的目的,就是为了赚“快钱”,高片酬、大制作、堆明星、快进快出等等。

这是这几年来娱乐圈一直奉行的一套规则,可以说也是现今他们习惯的方式。

然而现今《隐入尘烟》的火爆和备受认可,一方面是让这一套规则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另一方面更是代表着观众审美的觉醒。

对于什么影视剧好什么影视剧坏的评判标准,再也不是之前那般被娱乐圈的人牵着走,观众们开始更多的观众演技、剧情以及更多真实的东西。

而这一套观众的标准可以说同样是娱乐圈很多人不想看到的,在习惯了随便敷衍两下就能赚到钱之后,娱乐圈里面的一些明星和电影人,谁还会愿意再辛辛苦苦苦的拍戏呢?

要知道《隐入尘烟》这部影片从上线直到现在,从来没有一个娱乐圈的人为其发过声,没有任何的导演或者明星宣传一下。

一部能够让无数网友被打动为之泪目的电影,竟然入不了同行的眼里,这估计放在哪里都说不过去。

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开了这个头,那么以后拍电影的形式就会开始发生变化,而一旦拍电影开始变得有了标准有了追求,那么估计娱乐圈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是不合格要被刷下的。

并在享受过赚“快钱”的方式之后,谁又愿意再回去苦哈哈的拍戏呢?所以《隐入尘烟》这部影片的下架就成了必然的选择,而这一次的事件也可以说是某些“人性”的完美体验了。

是太过真实还是抹黑?

《隐入尘烟》这部影片的下架,可以说也和它的诸多诋毁有关,在其一夜成名异军突起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就是在网上大量充斥的“差评”!可以说估计不少的网友都见过这些差评。

但是非常让人奇怪的是,这部充斥大量这些质疑和“差评”的电影,竟然拿到了观影软件9.7分的高分。

甚至在某瓣上面更是直接达到了8.5分的高分。

但很多网友却纷纷给出了4星5星的评价,而这种差评满天飞但是却非常高分的影片,可以说真的是奇怪得让人摸不着头脑。

所以网上不少抨击和质疑有多少是“刷”出来的,估计不少网友心中都已经有了答案。

其中《隐入尘烟》最受到人们质疑的一点,就是不少网友都觉得这是在“丑化”农村,而这里的“丑化”也分为了两个方面。

首先第一个方面就是影片里面展示的一些丑陋人性,老实的马有铁一家被村民们欺凌,甚至就连马有英落水被人看到了也无人帮忙,直到马有铁回来后村民才告知。

这一段剧情可以说是网友们主要质疑的点,不少人认为这是导演的故意抹黑,是恶意描写农村人的自私和冷漠。

然而一部揭露真实揭露人性的电影,本就会存在不少关于人性黑暗的描述,这个世界的人性并不是非黑即白。

而鲁迅先生就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人的”,所以从《隐入尘烟》的整体基调来看,这些描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而这部影片另一个饱受网友质疑的点,那就是人们对于这里面角色生活苦难的质疑,要知道现在我们早已进入小康社会,怎么还可能有这样艰苦的环境呢?

甚至其中不少人还言之凿凿的表示这就是在丑化国人,但你以为的事实就真的是事实吗?

虽然现今我国国力大增人们都开始过上了好日子,但是在一些看不到的地方确实还存在一些非常艰难的条件。

《隐入尘烟》这部电影中设定的时间点是在2011年,并且拍摄的地点和剧本的设定也都是在甘肃,而根据2012年甘肃省的工作报告显示,2011年甘肃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为3870元。

而电影中说的收入和报告是几乎一致的,并且在早前的一些报告当中也有非常明确的数据表示,那个时候全国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人可是有将近6亿,这几乎达到了总人口的一半。

无数的数据、报告、调查都表明了,电影中出现的贫困情况,并不是所谓的要丑化谁,反而是让人心酸的过于真实。

所以在大量的质疑和黑稿出现的时候,就曾经有网友非常愤怒的这样评论到,“有些人化妆太多之后就看不到自己素颜的样子了”。

这句话可以说真的是一针见血的直指某些网友的心理,尤其是这些黑稿以及质疑出现的时间点,刚好是这部片开始下架的时间节点。

在全网都对这部电影好评的时候,突然出现这样大量的攻击性文章和观点,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这到底是真的是网友们来自内心的不同观点呢?还是说有一些人在背地里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来引导呢?

央媒亲自下场定下基调!

就在这部电影陷入舆论和争议的时候,人民网也终于是出手进行了点评,甚至在标题上面直接用到了“致敬”这两个字对电影大加赞赏。

并且在文案里面还特意强调了真实二字,可以说“真实”这两个字,直接就打脸了那些说电影恶意丑化的人。

其实从这里就能够看得出来,国内的影视以及娱乐圈,还已经是被资本介入了。

在现今电影几乎普遍上10亿的年代,《隐入尘烟》这样一部备受好评的电影,却是连1亿的票房都是磨磨蹭蹭的才上去,并且还要在这种票房上升的关键时期,突然被腰斩下架让人唏嘘不已。

有人曾经用这部电影中的马有铁来比喻导演,马有铁在村子里肚子建房子没人帮忙没人祝贺,而导演李睿珺也是独自拍片但圈内无人赞赏无人帮忙。

可以说两相对应之下,多少是让人看到了现代魔幻主义的意思在里面。

而这样一部讲述农村边缘人,全篇几乎都使用素人演员来出演的电影,在没有多少宣传、没有多少排片的情况下,实现了票房的逆增长甚至成为了逆袭的黑马迎来口碑爆发,是真正意义上面的观众胜利。可以说是又一次普通观众打败资本的经典案例。

《隐入尘烟》的下架已经定局,但是却不断的在警醒着无数的网友和观众。

如果下一次还有这样一部优秀却不被人重视的片子上映,我们应该怎么办?作为普通观众的我们又能为这些优秀的影片做些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尘烟   片酬   现今   蛋糕   娱乐圈   人性   观众   影片   真实   网友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