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计划用中俄管线替代北溪2,是双赢还是画饼?中方需要仔细分析

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线,已经确定2024年开工。近日,俄罗斯副总理称,即将开工的中俄天然气管线项目,将有希望去取代目前前景不明的“北溪2”管线。但这条管线建成还需7年时间,是否存在变数呢?

西伯利亚力量2号线即将开工

新管线打开中俄双赢新局面

能源合作是中俄两国合作中,最具有双赢性质的合作之一。陆上天然气管线,途经国家越少,越有利于我国的能源安全。此外,中俄目前已经发展了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俄贸易交流程度越高,双方的关系就更加牢靠。此外,中俄天然气贸易同样有价格优势。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单价约为350美元,而从美澳等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单价为766美元。

前景虽好,提前7年的承诺变数大

但即使前景再美好,我们也要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应该清醒地看到未来的不确定性,不能画饼充饥。因为按照中俄管线建设计划,西伯利亚力量2号线的施工日期定在了2024年,距离目前仍有2年的时间。而且开工之后,管线将进入漫长的施工期。总施工周期预计为5年,也就是说最早到2029年,管线才可能全线贯通。

俄罗斯提前7年的承诺变数太大。首先,俄乌局势在7年内是否会出现和缓。俄罗斯目前之所以想用西伯利亚力量2替代北溪2,主要是因为俄乌局势让欧洲对启动北溪2,一拖再拖。在俄乌关系尚不能走向平缓之前,或者是俄乌在战场上决出胜负之前,北溪2只能处于冻结状态。但一旦俄乌问题得到解决,俄和欧洲关系有所恢复,是否继续“用西伯利亚力量2”替代北溪2“,就又不确定了。

未来有前景,但变数仍很大

就在这条管线谈判之初,中日两国还在为管线的走向相争执,中方想要管线穿越蒙古入境中国,日本则希望管线绕路远东,顺带为日本供气。面对路线争执,俄罗斯当然是待价而沽。但短短数年后,中国用气量剧增,日本则选择海上运输天然气,远东路线方案就暂时出局了。这段插曲也证明,七年时间内局势的发展确实可以天翻地覆,还要俄罗斯政局的不确定性。

西伯利亚力量2潜力究竟如何

单从管线本身分析,俄罗斯的替代计划能否可行呢?从年输气量来讲,西伯利亚力量2和北溪2的输气量相差不大。北溪2的输气峰值应该在每年550亿立方米左右,而西伯利亚力量2的输气量在每年500亿立方米左右。

此外,中国的需求填满这500亿立方米,也只是时间问题。俄副总理透露,按照中俄2月签署的30年期天然气合同,俄罗斯将每年为中国新增1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并且增加一条现在西伯利亚力量1号线的副线。西伯利亚力量1号线从开通时的50亿立方米,逐年增加至最后的380亿。可以说,只要俄罗斯有天然气,中国市场完全可以吃掉。

替代北溪2能否成功

除了具有运输能力外,还有一个问题不得不考虑,那就是两条管线的气田是否相通。如果两天管线的气田相距太远,势必要增加建设新的管线,将原属于北溪2的天然引到西伯利亚力量2中。但幸运地是,二者的气田几乎相同。俄罗斯的天然气储量丰富,但90%都集中于俄罗斯西部地区。

西伯利亚力量2与北溪2输气量相当

中俄的西伯利亚力量1号线的天然气大部分来自俄罗斯东部气田,反而错过了俄罗斯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这也是中俄开启2号线的原因,因为2号线的俄罗斯境内终点就定在了资源丰富的西伯利亚西部。

由此可见,想要成功地用西伯利亚力量2替代北溪2,在适度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技术上并没有阻碍。这项工程,只要真能实现,哪怕稍有延期,对中国也是有好处的。但是,如果俄罗斯内政出了问题,或者俄罗斯与北约关系恢复,北溪2号重启的话,俄罗斯是否有足够的天然气,来同时供应两条“2号线”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管线   西伯利亚   远东   气田   俄罗斯   欧洲   年时   日本   变数   中方   局势   中国   天然气   前景   仔细   力量   关系   计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