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去中国化”,中国“去美元化”,就看谁跑得快了

很多人不明白,为啥美联储说宁愿经济衰退,股市暴跌,也要把国内通胀压到2%以内。其他国家CPI指数高达20以上的,甚至70-90的都有,比如说土耳其,人家日子不是照样过?俄罗斯通胀也在10以上,不也一样还能腾出钱来打仗?

美国这是折腾什么?宁愿付出国内经济萧条,全球经济萎缩的代价也要加息?甚至于不要脸面去收割盟友,难道只是为了国内民生?穷人阶级?

这肯定是其中一个原因,因为美国快要中期选举了么?这个都老生常谈了,拜登需要民众的选票,自然要把通胀给压下去才算有交代。

而且美国工会也很强势,一直通胀的话,工人必定要求加工资,然后“工资—物价”的螺旋上升机制就打开了,美国国内物价只会越来越贵,尤其是服务行业,长久下去肯定不是个事儿。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就是为了维护美元霸权了。

所谓美元霸权,就是它们印出的钱可以换其他国家辛苦生产出来的工业品,或实实在在的优质资源。而其他国家的货币则不能。一张美元印刷出来几乎零成本,印出几个亿就可以买其他国家的铁矿,石油,工厂,粮食等等。

一些朋友不太清楚美元霸权和加息之间的底层逻辑,这篇文章就简要地来讲解一下。

现代社会的纸币,本质上只是一种信用,一种契约。也就是国家开具给个人或单位的欠条,可以理解为国家打的白条。你拿着纸币,国家就欠你的钱。因为有“国家的背书”,这个钱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流动,也就是可以用来置换国内的工业用品,大家交易用这个纸币就行了,不用那么复杂的以物易物。

一个国家越在乎契约精神,生产力越强,资源越多,越热爱消费交易,这种货币就会越强势。当然了,如果有军事,科技等实力护航,这种货币就更加有价值了。

我们拿经济日报讲的一个小岛石币的故事来帮助大家理解。这个小岛上的石币,就特别能体现出货币就是一张欠条,一种契约的特质。

那个小岛叫做雅浦岛,目前的法定货币是美元,但岛上的土著居民在进行重要经济活动时,仍会选择用石币交易。也就是说,石币在他们心目中是比美元更加有价值的货币。

而这种石币其实就是一种罕见的石头,正是因为其极为稀有,获取难度极大,才有了作为石币的价值。

而且石头越大,价值越高。这个时候很多人不理解,石头那么大块,交易不是极不方便么?携带都是个麻烦。

的确如此,所以聪明的土著居民们采用的是“记账法”,即交易双方会在众人的监督下变更石币所有者,或者座上一个记号以显示所有权易手。

所有者无需实际持有也能确保自己的财富被认可。甚至有些时候,交易完成后,石币还原封不动地留在原主人家中。

还有一个更加夸张的案例是,当时岛上有户人家被公认为“巨富”,即拥有一块巨大的石币。然而,没有一个人,包括他们在世的家人,亲眼见过或触摸过这块巨大无比的“斐”。因为这个“斐”在这家人祖先开采的时候,遭遇了海上风暴,为了保住一船人的性命,才砍断缆绳,让石币沉入大海的。

但是回到家乡之后,所有人都作证说,这块“斐”体积十分巨大,品质特别优良。岛民们认为,石币的丢失不能怪罪拥有者,石币沉入大海纯属意外。且石币“存放”于海地极为安全,无非就是换个地方保存而已。所以,这家人仍然具有这个“斐”的所有权,仍然是巨富之家,可以拿起所有权进行交易。

所以,货币的基本价值在于哪里?

在于大家都认可,形成一种社会性的普遍约定。

只有这种货币罕见,有限,且得到公认,才能在市场上流动循环。

而美国的美元货币是可以无限印刷的,它在美国国内得到公认是因为他们本身是一种国家政权组织,为何全世界其他国家也都愿意用它呢?

刚开始是二战期间美国的工业化得到了充分发展,其他国家都打烂了,只有美国是最富裕的, 生产力下丰富的工业产品与美元绑在一起,美元的地位就得到了初步保障。

后来又有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个大家可以上网查一下,很简单的一个体系,就是美元与黄金绑在一起,确定一张美元可以兑换相应的黄金。有了黄金做背书,全球认黄金为货币的国家自然也能接受美元。

再后来美国经济增长到了瓶颈,在凯恩斯主义也就是信贷放水刺激的理论框架指导下,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了,转身拿着军事武器把美元绑定了资源国的石油。有石油做背书,石油对于工业发展十分重要且可以无限量生产,美元印制也顺理成章地突破黄金的上限。

但是货币只有具有其罕见性,有限性时,才能保障其契约精神的可实施性。也就是说,美元这张欠条必须有回收机制,不然一直不限量印刷发欠条,就跟一个人一直借你钱却不说还钱一样,这欠条慢慢就成了一堆废纸了。

举个例子来讲,明朝朱元璋发行的宝钞当货币用,但却拒绝民间用宝钞来交税,也就是不设置货币回收机制,结果只在很短时间内,朱元璋的宝钞在民间就成为一堆废纸,通胀到价值近乎于无。

那么美国过去几十年超发了那么多美元,为什么一直没有通胀呢?的确,美国都三十多年没有发生过高通胀了,这中间其实和第三世界,尤其是中国的高速发展时间是相对应的。

也就是说,美元在超发,但是以中国为首的工业生产国的生产力也在增加。美国超发了10美元,中国多生产了价值10美元的工业消费品。世界货币和全球工业品是在同步增加的,美国印钞,全球消化,美国国内通胀自然不会起来。

当中美二国交恶,美国就开始通胀了,虽说有疫情的影响,但更多的是双方竖起的壁垒导致美元无法顺畅循环了。

美元货币的全球循环体系是这样的,美国主要靠资本输出和贸易输出着向全世界输出美元,也就是拿着美元全世界投资,满天下消费,各种贸易逆差等输出美元。然后再靠着美元国债、科技贸易、货币加息政策等手段回流美元。

中国生产大量生产低价工业品输入美国,而美国超发的货币输出进入中国。中国拿着美元去资源国购买石油天然气铁矿等资源,一部分美元又流入资源国。

然后以中国为首的生产国,还有与美元绑定的资源国再拿着美元外汇储备去购买美国国债,购买美国的高附加值科技产品,美元货币回流美国完成一次完整的货币循环。

而现在不仅仅是疫情将这个货币循环流动的产业链打断了。还有中美两国打架,货币战争开启之后,美国在“去中国化”,这就意味着美国输出美元不顺畅,超发美元没办法及时流入生产国。而中国也在“去美元化”,不太愿意接受美元交易了,美元输入受阻。加上中国自2020年开始就一直在抛售美债,美元回流美国也受到很大影响。

还有,随着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美国靠着贸易循环回收美元也开始不顺畅。一旦这个体系不顺畅,美国通胀就起来了。

所以说,美国这个通胀数据背后意味着其美元霸权地位受到威胁。表面上是解决美国国内通胀问题,甚至于牺牲经济也在所不惜。本质上是维护美元全球循环流通系统,保护美元霸权体系。

只有保住这个美元全球循环系统,才能在全球继续收铸币税,美国国人才能继续不劳而获。

而要稳住这个美元循环体系,就必须能够保障美元超发货币的稳定输出,和稳定回流。

美元稳定输出,美国选择了建立印太经济框架来替代中国生产的不稳定性,使得美国可以继续推进“去中国化”。

美元稳定输入,美国选择了俄乌危机+美元加息来驱赶、引诱美元回流。

同时从芯片产业着手,百亿美元补助引导芯片制造业在美国建厂,想要从高附加值产业上着手,改善美国贸易逆差,及时回流美元。

现在比较关键的问题是,印度不太买美国的账,认为没有实质性好处,宣布暂时推出“印太经济框架”。而中国高层那边又和俄国高调联合,在全球掀起“去美元化”热潮。

印度看中的是美国对其放开国内消费市场,让自己的低价货进去,可是日韩都在那儿嗷嗷待哺呢,贸易逆差早受不了了,就在那儿等着替代中国生产抢占美国市场呢,印度商品拿什么跟日韩比?

印度国内的企业竞争力实在是菜鸡得很,印度曾经和马来西亚签署过一个自贸协定,结果被马来西亚的企业给杀得溃不成军。连马来西亚都招架不住的印度,敢跟美国日本韩国这些发达国家过招吗?

所以说,从印度这个自诩“精致的独立主义者”角度来看,他宁愿再高傲地做个观察员,多看看怎么揩点油,都不愿意轻易入场。

而且,印度地理位置上就是有制衡世界其他大国的资本。曾经苏美争霸时候他就两边吃,印度尼赫鲁通过不站队策略从苏美两边要融资要科技输入。现在东西世界对抗,印度还准备旁观着吃两边。不仅不加入美国的印太,也在关键时刻退出了中国领头的RECP。

这样一来,美国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又近乎流产了,没有印度加持印太,缺少了这个可以持续加大输出生产力的“待工业化国家”吸入美元,美国超发货币就无法顺畅地输出进入全球生产体系和资源国体系,那美国国内通胀能不继续么?

更为致命的是,现阶段中国高层开始号召全世界第三国家集中火力“去美元化”了。

不仅中国官方加大宣传力度,明确指出美国经济实力已很难支撑美元原来的地位。还拿出了一揽子具体解决方案:比如说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行的特别提款权(SDR)来替代美元的全球结算功能。

比如说加强中欧经贸合作,合力促进欧元稳定。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谨慎推进人民币全球化。

比如说积极推进我国和俄罗斯等有关国家贸易的本币结算等。在这一条上,中俄能源交易已经去美元化,将用本币结算天然气贸易。

大家可能会奇怪,去美元化为啥要拉上欧洲呢,欧洲本来就是想用欧元代替美元,他们欧盟内部主要以欧元为主,拉上欧盟有什么意义?这不是涨欧元志气么?

说得对,就是要涨欧元志气。东西方对决,我们当然要把能拉的盟友都拉上。现在欧洲一些国家都快被美元加息加崩了,外汇储备一天比一天少,瑞典首相也于近日辞职不干了,这个时候就是要托欧元就是去美元。

而且签订中欧贸易协定,对于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是有好处的,欧洲是个高端消费市场,有消费支撑,对于中国这个生产大国来说非常重要。

天下实在是苦美元久已。

过去几十年,美元低息全世界借贷放款,导致一些国家借贷发展的摊子铺得太大了。如今美国为了美元霸权强势回流美元,这些后发国家靠着借贷刚走上工业化发展道路,人民苦日子没过去几天呢,紧接着就是迎来国家被美元债务风险挤爆的命运。

在美元强势加息,狂吸全球美元货币回流的当下,不仅欧洲各国债务风险急升,亚洲各大生产国货币也在纷纷贬值,美元外汇储备告急。

外汇储备还能够撑几个月?是目前全球资本界关注的重点。

一旦有国家撑不住了,美元资本趁虚而入,直接开启就地收割模式。

中国在这个时间段大力推进去美元化,推进本币交易,能够及时帮助一个小国家稳住国内经济,保障国内物资补给,缓解国内通胀危机,稳住民生。

现在的美元可以说是已经到了被数十个经济体抛弃或远离的地步,这一点,这从全球货币当局净抛售美债和持续增持黄金力度上得到了印证。

购买美债,相当于是一国辛苦多年劳动生产挣的美元又借给美国了。美国是拿着你的钱购买你的物品,你挣到钱之后花不完又要买入美债,继续让美国循环套走你的国家财富。

这样的亏吃几次还可以,年年吃,谁也受不了。

所以,全球央行抛售美债之后,要么购入黄金,要么置换成非美货币资产,这种趋势愈演愈烈。比如,俄罗斯和土耳其这两个国家几乎清仓了美债以置换黄金,再这么操作下去,俄罗斯很可能再度激活黄金卢布。

总得来讲,全球将不可避免地启用国家数字货币,或由黄金支持的数字货币来替代或弱化美元。可以预见的是,多国用数字货币的方式去美元中心化,将会成为全球货币的一大趋势。

分享完,感谢阅读,欢迎关注@观众阿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美国   中国   美元   通胀   印度   货币   黄金   国家   国内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