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有兵不见兵


第五十五课 用 兵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祸莫大於无敌,无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争,哀者胜。

“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主动进攻就失去了道义,也容易暴露目标,所以首先应该防御和隐藏自己。要做到什么地步呢?“攘无臂”,隐蔽到敌人要打你,不好举手臂。这个意思是敌人来了,但是到处都找不到你,要打你不知从何下手。“执无兵”,人家要抓你又见不着军队。军队隐蔽得好,敌人自然抓不到你。“扔无敌”,敌人到处找你,找得精疲力竭,想向你扔武器投降,又不知道你在哪里。

日常相处也是这样,有人骂你,你若也回骂,他就越骂越起劲儿。你若不理他,任他怎样侮辱也不回击,他骂一会儿就没劲儿了。他再怎么想争,你不和他斗,他一个人也玩不起来。这样你没有“进攻”,反而获得了“胜利”。但是人往往都做不到这一点,常常被气得咬牙切齿,忍不住还击。放平心态,就当作在看表演一样,这样你就能少很多烦恼。

水穷云起

《道德经》:要进必先不进


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不敢因为进攻而招致失败。进攻目标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容易遭到攻击而失败。这就叫做要进必先不进,以守为攻,这是取得最后胜利的保证。

老子这句话虽在讲用兵之道,其实也在说修德之理。告诫我们学《道德经》,先不要想到进,就是你要想修上去,就不要想赶快修上去,这样会事与愿违,达不到目的,不会按照你预想的方向发展。所以我们不要去想去追求,越追求越没有。

所以要进不要想进,只要按照《道德经》的要求去修,修好德就会自觉自愿地去付出,去为大众服务,做到了大公无私,自然就修上去了,并且会越修越好。

清静无为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道德经   以守为攻   清静无为   自觉自愿   目的   大公无私   这一点   精疲力竭   大众   道义   劲儿   军队   敌人   目标   自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