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对俄罗斯的“毁灭性制裁”生效太少,因为误判了中国和印度

据悉,自俄乌冲突开始后,西方国家就进行了一系列以“毁灭俄罗斯经济”为目的的大制裁。截至目前除了欧美等国家对俄罗斯发动的宽泛制裁之外,俄方还遭受了欧盟连续七轮的额外制裁,直到现在还在持续加码。西方国家并不掩饰这些动作的目的,扬言就是要让卢布“沦为废纸”,还提前放出警告这次要比克里米亚事件后果“严重数倍”;不过到现在俄方的经济没有如同欧美预料的一样崩溃,而是仍旧保持强韧,这大大出乎外界预料。

美媒CNN发布的一篇报告显示,美国对俄罗斯前100天被制裁的经济萎缩规模预测是15%,这一数字最终只实现了4%,也让很多官员们难掩失望的情绪。他们在进行一系列研究之后得出了一项结论就是:俄罗斯经济的弹性远远超过了拜登政府许多高级官员在对俄制裁实施之初的预期,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俄罗斯在春夏两季从能源价格飙升中获得的创纪录收入。俄大肆售卖能源不仅填平了他们经济上缺口,还通过“卢布支付令”将跌幅巨大的卢布汇率拉了回来,普京的手段的确非常大胆。

但这篇文章很快就将俄“没有遭到重大损失”的原因引向了另一个方面:美国和西方官员低估了及中国和印度等国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的意愿,这使得他们对数据的估计出现很大失误。在之前这些官员们颇有信心地认为,俄成为制裁影响下的“公敌”后任何国家都会处于担忧影响和他们减少贸易规模;不过中国、印度等国家的行动很快就打破了这一幻想,反而是美方要比之前预想的更加“软弱”,并没有对中印采取措施,甚至后来沙特也开始向俄罗斯购买石油。

文中充满了很多偏见和蓄意“扣帽子”的观点,在提到“中印扩大购买俄能源”的时候,CNN绝口不提美国和欧盟在上半年对俄出口能源提供的大力支持。俄罗斯通过化石燃料出口获得了930亿欧元的收入中,至少有60%都是欧盟贡献的,美国通过“灰色交易”也在持续不断地购买俄石油,并将其自用或者转卖到其他国家,这是上半年油价处于高位时期的一个很普遍现象。但CNN的文章中,几乎将所有原因都转嫁到了中印两国身上,并没有为他们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

值得一提的还有,文章最后援引美国官员“自我打气”的观点称,制裁见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可以确定俄罗斯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付出非常沉重的代价,甚至将会影响到俄罗斯几代人,总之不能急于求成。对此还有分析认为,这种看法同样也是高估了欧美国家的决心,以及高看了他们内部的稳定性;现在欧洲的冬天还没有到来之前,很多民众已经走上街头抗议政府的能源政策,未来这一趋势还会愈演愈烈;即使是俄乌冲突没有停止西方国家都有和俄罗斯恢复贸易的试探,更何况未来国际局势恢复稳定,这套制裁还能保持多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克里米亚   俄罗斯   印度   中国   沙特   目的   毁灭性   美国   欧盟   预料   官员   能源   石油   欧美   国家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