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国家两大决策正加速推动四川崛起,四川迎来多点开花的局面

今年可以说是四川最难的一年,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先后遭遇了限电、疫情和地震,实在让人心疼不过从发展趋势来看,四川今年也迎来了两大利好,可能很多人没有在意,这是决定四川经济多点开花的重大利好,下面我就一一给大家梳理一下。

第一大决策,重庆都市圈获批,不只是涵盖四川广安市那么简单

近日,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重庆市、四川省共同印发的《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发布。

也就是说重庆都市圈正式成为我国批复的第6个都市圈,重庆都市圈是我国中西部首个跨省域的都市圈,并且纵观中国各大城市群,只有成渝双城经济圈涵盖了两个国家已批复的都市圈。

重庆都市圈的横空出世,很多人没有看到重点,把2万多字的《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细细品一遍,你就会发现其重点不是广安划入重庆都市圈,重点是重庆都市圈未来对四川的持续影响,广安可能只是第一步。

我看到很多人对于重庆都市圈规划的解读重点都放在了广安身上,有点多此一举了,因为这并不是一件突然发生的事,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省级层面,广安早已属于重庆都市圈了。

早在2021年,国家就印发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在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这一栏中明确提到了,推动广安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区,并且还明确了推进重庆向西发展,与成都相向发展。

我们先抛开所有规划不谈,看看广安和重庆的紧密程度便能知道为什么广安会划入重庆都市圈了。

四川省离重庆主城区最近的城市是广安,四川省与重庆接壤距离最长的城市也是广安,广安有一半的工业为重庆配套,广安60%的游客都来自重庆,广安75%的农产品也销往重庆。

比如重庆银钢机械厂搬迁落户到广安,在汽摩凸轮轴应用开发、铸造、热处理、精加工等高新技术上颇有成就,是宝马、克莱斯勒、本田等世界著名汽车、摩托车、通用发电机企业供应商,也一举成为了广安市首家上市的装备制造企业。

比如重庆的弘博士服饰集团早在2020年就在广安临港经开区设立了分公司,而广安不仅免费提供了4000余平方米的厂房用于临时生产,还帮助招牌工人数百名,并且该公司还计划在年底将位于重庆的总部办公楼有序搬迁到广安临港经开区。

以上两个例子只是重庆产业转移的缩影,要知道广安是承接重庆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转移的首选地。

当年香港的产业转移到深圳,上海的产业转移到苏州,都造就了深圳和苏州的快速发展,而广安同样也将迎来经济腾飞的上升期。

前有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省域的南京都市圈,其中涵盖了安徽的马鞍山、滁州、芜湖和宣城,而如今重庆都市圈也涵盖了广安,这是打破了行政壁垒的经济规律。

都市圈要的就是大城市带动周边小城市发展,周边小城市为大城市做互补式的产业配套,实现协同发展。

既然广安与重庆的互联互通都已经如此成熟了,那么这份规划还告诉了我们什么?

原文提到了重庆向西北联动遂宁、内江、资阳等地一体化发展,向北联动南充、达州、巴中等地一体化发展,向西南联动泸州、自贡、宜宾等地一体化发展。

从四川的角度来看,这段话才是《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的重点与趋势,随着重庆向西发展,成都向东发展,与重庆西边、北边直接接壤的资阳、遂宁和内江有没有可能在今后实现部分区域划入重庆都市圈?

重庆都市圈未来有没有扩容的可能性?如果资阳、遂宁和内江都有部分区域划入了重庆都市圈,那么重庆西部的几个区县会迎来怎样的发展?

比如滁州、芜湖、马鞍山既是南京都市圈的成员又是合肥都市圈的成员,那么与成都和重庆同时接壤的资阳有没有可能成为两大都市圈成员,如果成都都市圈和重庆都市圈重叠了,资阳会迎来怎样的发展?成渝双城经济圈会迎来怎样的突破?

写到这里,我内心越发的激动,因为广安划入重庆都市圈可能只是开始,成都向东和重庆向西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成都的产业向德阳、眉山和资阳疏解,重庆的产业向广安转移,甚至今后也有可能往资阳、遂宁和内江转移。

我始终认为四川和重庆都有一个共同的使命,就是把四川和重庆拧成一股绳协同发展,不仅要让更多背井离乡的打工人能留在川渝,还要吸引更多的外省人到川渝来发展。

从最近的重庆山火到四川地震,我们看到了川渝人民的团结与奉献精神,那么在经济发展上,国家给了好政策,川渝都在积极推动中,未来必然大有可为。

第二大决策,两个世界大会在四川举办,四川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备受全球瞩目

第一个大会在宜宾。

今年7月,经国家批准,2022年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宜宾举行,600名来自全球的动力电池“产学研用”各领域专家和比亚迪、蔚来、宁德时代、贝特瑞、格林美等多家领军企业的负责人都齐聚宜宾。

仅在大会上,宜宾市签约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48个,签约总金额为962亿元。

特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的演讲让人印象深刻,他说:国内动力电池产业链发展的趋势一定是向西部转移,特别是四川,因为四川锂资源占到全国一半以上,绿电比例达80%,还有人力成本低等诸多优势,“我把电池研发中心设在宜宾,因为这是拥有巨大潜力的电池生产基地,甚至是全球动力电池的生产中心。”

眼看到中国酒都宜宾能有今天之盛世,内心万分感慨,宜宾熬过了最艰难的阶段,在新能源时代的风口下,宜宾不仅抓到了,也抓稳了。

2013年的时候,宜宾的经济增速放缓,其中有两大原因,一是白酒市场疲软,二是宜宾煤矿停产关闭与重组影响较大。

宜宾比谁都清楚要想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不可能只靠白酒产业和产能过剩的煤炭产业,所以宜宾近些年一直在调整产业结构谋求转型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此期间,宜宾在中国智能终端内迁的趋势下抓住了机会,比如朵唯,还有领歌、康佳等一批企业相继落地宜宾,但是对于宜宾来说,手机产业远远无法满足宜宾的雄心壮志。

宜宾早就瞄准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动力电池产业,2018年,凯翼汽车、奇瑞新能源汽车在宜宾总装下线,总投资约40亿元年产10万吨锂电池的正极材料项目在宜宾正式开工建设。

2019年9月,宜宾和宁德时代签署项目投资协议共建西部新能源产业基地。

2020年,吉利汽车与宁德时代携手投资80亿元在宜宾建设动力电池项目,未来将为吉利、领克等新能源汽车做配套,这一年,宁德时代还宣布投资100亿元扩建宜宾动力电池制造基地,建设年产能30GWh动力电池生产线。

此时的宜宾,我仿佛看到了合肥的影子,合肥的崛起就是从液晶面板到半导体再到新能源产业链的崛起,那么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下,万里长江第一城背靠着占全国一半以上锂资源的四川,宜宾未来的发展能不起飞吗?

并且四川已经明确了宜宾和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宜宾有能力有责任要扛起四川经济多点开花的重任。

第二个大会在德阳。

今年8月,经国家批准,全球首个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盛会在中国重装之都德阳拉开帷幕,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海内外嘉宾和政商学界代表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会,上百家世界500强企业和清洁能源领域头部企业与会参展。

如果说宜宾因五粮液在全国闻名的话,那么说起德阳,很多人可能就不太熟悉了,因为德阳是一个低调的工业城市,德阳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单项冠军。

从2021年GDP来看,德阳制造业占全市GDP比重高居全省第一,发电设备年产量世界第一,石油钻机年出口量全国第一。

比如中国二重、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东方风电、东方宏华等名头响当当的企业都在德阳。

全国30%的火电机组和汽轮机、40%的水电机组、50%的大型电站铸锻件、60%的核电机组都是德阳造,这就是德阳能举办2022年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大会的底气。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大环境下,清洁能源加速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就我国而言,已经明确了要加大水利、清洁能源、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建设,那么作为清洁能源装备的制造重镇德阳,必然会迎来持续性的利好。

综上所述,国家批准把2022年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和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放在宜宾和德阳,这对于宜宾和德阳本身就蓬勃发展的优势产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把宜宾和德阳推向了全世界,并让全世界开始深刻认识宜宾和德阳。

是的,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四川经历了限电、疫情和地震,今年的确是四川最难的一年,但从以上国家两大决策来看,四川经济的全面崛起也将从今年拉开帷幕。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宁德   内江   资阳   德阳   广安   宜宾   多点   成都   重庆   新能源   机遇   局面   国家   都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