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容易感冒、头疼、关节痛?常按4个“治风穴”,赶走风邪少病痛

经过酷夏之后,大家很享受秋天这个季节,但此时也是风邪发威的时候。《黄帝内经》中讲秋三月“天气以急”,这里的“急”就有秋风疾进的意思。

秋季来临,天气变凉,气压高了,湿气减少,风气比较盛,因此容易形成风邪,而风邪又分内风和外风两种。古人认为,外风是由自然界风邪入侵所导致的,而内风是由于人体自身阴阳平衡失调后,肝风内动所导致。比如穿堂风,如果容易出汗或者平时身体比较虚的人,受了穿堂风就容易出现问题。还有晚上睡觉的时候从窗户缝里吹进来的风,这些外风都需要引起关注。

由于秋天风邪盛行,而中老年人又多肝肾亏虚,一旦受到外风侵袭,轻则感冒、发热、咳嗽,严重者还可诱发高血压、脑中风、癫痫、偏瘫等疾病。我们身体里有很多能够抵御外邪的穴位,掌握好这些穴位,对预防保健,抵御内风、外风都有好处。

1翳风穴位于下颌角和乳突之间的骨头中间凹陷处,可以治疗和预防面部风邪,比如牙痛、口角歪斜、耳鸣耳聋、侧面部头痛、面颊痛等。

2风门穴位于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条线上,在第二胸椎突棘下旁开1.5寸的地方。此穴善于缓解外风侵袭人体所导致的疾病,比如怕冷、咳嗽、感冒等。

3风市穴位于腘窝上七寸的地方,可以缓解下肢风痹、老寒腿、关节炎、痛风等。自己可以轻轻用手揉这个位置,感受是否有酸痛,如果有就表示可能受风受寒了。

4风府穴位于后发际向上1横指的凹陷处,是针对内风的经典穴位,有助于缓解头脑部疾病,特别是脑中风、癫痫抽搐、肢体颤抖、痴呆、偏瘫等。

(我是大医生官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黄帝内经   风府   发威   穿堂风   胸椎   风门   关节痛   秋后   癫痫   穴位   病痛   秋天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