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牺牲后,刘思齐改嫁杨茂之后生四子,杨茂之究竟是什么人?

毛主席一家人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是无可估量的,他的大儿子毛岸英,在与刘思齐结婚还不到一年的时候,就成为了一名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并光荣地牺牲在了朝鲜的战场上。

刘思齐还没享受到几天与丈夫甜蜜的婚后生活,就永远失去了丈夫,但尽管毛主席和家人们一再催促,刘思齐在毛岸英牺牲后的十几年里,依旧没有选择再嫁。

一直到1962年的2月,守了12年寡后,32岁的刘思齐才在众人的说服之下,改嫁给了一位名叫杨茂之的人。

他们结婚的时候,毛主席还特意派人,送去了自己的《卜算子·咏梅》抄写卷,以及300元人民币作为刘思齐的嫁妆,婚后,刘思齐为杨茂之生下了4个孩子。

刘思齐之前为何要坚持12年都不改嫁呢?这个杨茂之又是什么来头?

图丨毛主席与他人合照

乱世情缘:刘思齐与毛岸英的爱情

刘思齐出生于1930年的春天,她是革命烈士刘谦初和张文秋的女儿,由于刘谦初在刘思齐很小的时候便惨遭敌人杀害,刘思齐是跟在母亲身边长大的。

1938年时,刘思齐跟着母亲一起在延安生活,彼时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人都在延安。

当时延安的文工团,在延安中心大礼堂里演了一处话剧,名叫《弃儿》,讲述的是一对地下党员夫妇,在革命斗争中英勇就义,而他们的孩子因此变成孤儿的故事。

作为烈士遗孤,刘思齐虽小,但是她是最贴近戏中人物的小演员,就这样,刘思齐成为了这出戏的主演。

她在台上的表现,让台下的毛主席等人连连称赞,所以戏演完之后,毛主席特意找到了这位小女孩,并询问了她的名字,两人之间的缘分也就此展开。

图丨张文秋一家

当毛主席得知刘思齐是刘谦初的女儿时,便对她说:“以后我做你的干爸爸,你做我的干女儿,可以吗?”刘思齐点了点头,便跑到了一边。

从此她与毛主席亲如真正的父女,并且在十几年之后,她还成为了毛主席的儿媳。毛岸英早年在苏联求学,1946年他学成归国之后便去了延安,也正是在这里,刘思齐与毛岸英相遇。

当时刘思齐年纪尚小,只觉得这位从外国回来,吃洋面包长大的哥哥,不仅博学多识,还非常温柔。

两人之间没有过多的交集,后来毛岸英也因为公务离开了延安,此后两人天各一方,阔别两年。

到了1948年的夏初时节,刘思齐跟随毛主席一同离开延安,前往西柏坡革命根据地,去看望自己的母亲张文秋。

图丨毛主席、毛岸英和刘思齐

无巧不成书,当时毛岸英也刚好因为任务停留在这里。所以两人此次见面之后,便有了很多相处的时间。

这时候的刘思齐,已经是一个18岁的大姑娘了,她梳着两条长长的辫子,满脸的青春活力,这也让毛岸英看直了眼睛。

自此,他对这个干妹妹生出了不一样的情愫,两人也在相处之中摩擦出了火花。刘思齐虽说喜欢毛岸英,但是在毛岸英向她表明心迹的时候,她是拒绝的。

因为在刘思齐的心中,她与毛岸英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刘思齐小时候蹲过监狱,所以她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位吃洋面包长大的哥哥。

图丨毛岸英和刘思齐

毛岸英为了打消她的顾虑,在信中写道:“我们两个人的命运是相同的,是一根藤上的两个瓜,我们都是一路人。

刘思齐被这样真挚的情感改变了心意,随后两人确定了关系,并于1949年的10月15日,在中南海结了婚。

虽说刘思齐与毛岸英结了婚,但是两人婚后还是聚少离多,毛岸英平日里的工作非常繁忙。

就算刘思齐生了病,毛岸英也没能及时到医院里去看望并陪护妻子,只能在工作之余,抽出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去看一看她。

尽管这样,刘思齐也没有任何怨言,但是造化弄人,刘思齐的病还没有好,毛岸英就瞒着她,踏上了前往朝鲜的路。两人此次一别,就是阴阳两隔。

图丨毛岸英和刘思齐

痛失挚爱,得知真相

抗美援朝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打的第一场仗,关乎我们国家的未来与威严。

在这场发生于异国他乡的战争中,有无数的志愿军将士抛头颅,洒热血,一去不返,再也没有回过家乡,毛主席的大儿子毛岸英,就是烈士中的一员。

1950年11月25日,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担任俄语秘书以及翻译的毛岸英,在大榆洞驻扎时,志愿军司令部遇到了美军的空袭。

为了保护珍贵的情报,毛岸英永远地消失在了敌人的炮火中,那一年他才二十八岁,来到朝鲜战场,也才一个月零三天。

毛岸英牺牲的消息,传回国内后在党中央引起了轩然大波,周恩来总理考虑到,毛主席当时正在集中精力指挥第二次战役,如果让他知道这件事情的话,可能会引起不好的后果。

图丨彭老总的电报

所以一直拖到1951年的1月2日,周总理才写了一封信,连同彭老总从战场上发回来的电报一起,送到了毛主席的办公桌上。

毛主席看了电报以后,有多么悲痛,自然是不可言喻的,但是他在沉默了足足三分钟之后,没有流泪,只是点了一根烟,而后叹了一口气说:“没办法,谁让他是我毛泽东的儿子。

面上云淡风轻,还反过来安慰身边的人,但是主席心里的苦,没人能够真正明白,因为他不仅要面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还要面对那个与儿子结婚刚满一年,就守了寡的儿媳。

毛岸英牺牲的时候,刘思齐并不知情,所以主席选择将这件事情先隐瞒起来,他不是不想告诉刘思齐,而是这种失去人生挚爱的悲痛,他经历过太多次,所以他懂那种感觉有多难受。

主席深知,岸英不在了,他必须帮岸英照顾好他最爱的女孩。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面对刘思齐时不时地询问,毛主席都说毛岸英去执行任务了,因为任务还没完成,所以不能回来。

图丨毛主席和毛岸英

刘思齐虽然越等越觉得不对劲,但是她也知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执行机密任务也是非常常见的事情。

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1952年的一天,时任中央摄影组的组长候波,特意带给刘思齐一张照片,那是毛岸英生前的最后一张留影,并安慰刘思齐,让她节哀顺变。

看到这张照片之后,刘思齐明白了一切,随后便沉浸在了巨大的悲痛之中,毛主席也知道了这件事情,便开始想方设法地去安慰她。

刘思齐对毛岸英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尽管两人相处的时间没有多少,但是在那个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的年代里,就算毛岸英牺牲在了战场上,也永远不能回到她身边。

她也依然放不下毛岸英,放不下自己心中对毛岸英的感情,在中国人特有的浪漫里,这或许便是一种至死不渝。

图丨毛岸英和刘思齐

被劝改嫁,多次拒绝

毛主席知道刘思齐心里难受,此后毛主席便时常与刘思齐见面,关心刘思齐的生活,健康以及学习情况,就如同在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

毛主席在写给刘思齐的信中直言:“思齐儿,岸英牺牲了,以后你就是我的女儿。”事实上,刘思齐本来也是毛主席看着长大的,这种感情,早就变成了没有血缘的亲情关系。

1954年刘思齐终于从高中毕业,此后毛主席为了让她能够更好地投身学业,将她安排到了莫斯科大学读书。

此后的两年中,刘思齐都在遥远的莫斯科求学,但是她与毛主席之间的通信,从未间断。

每次毛主席给刘思齐写信,总是会以“亲爱的思齐儿”,“亲爱的女儿”等称呼起笔,然后以“父”为落款收尾,这便是两人之间的父女情深。

图丨毛主席

但是在有一件事情上,毛主席心中也有一个过不去的坎,那就是无论他们怎么劝说,刘思齐都不肯改嫁。

逝者已逝,生者也还要继续生活,毛岸英已经牺牲了,刘思齐除了带着毛岸英的信念,好好生活下去,已经别无他择。

但是刘思齐似乎始终都过不了这个坎,在她的意识之中,她总觉得毛岸英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是去了很远的地方,并且总有一天,他会回来,回到她的身边,依旧冲她笑,依旧给她讲马克思。

所以尽管毛主席和母亲,还有身边的家人朋友劝了又劝,刘思齐都坚持不肯改嫁,时光飞逝,她就这样从二十岁,独自生活到了三十多岁。

图丨刘思齐、毛岸英和毛主席

毛主席对于刘思齐的个人感情,那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不愿意看到刘思齐就这样孤苦伶仃地度过余生,所以他自己在给刘思齐写信的时候,多次提到改嫁的事情。

毛主席在信中说:“女儿啊,你还年轻,以后的路还长,不能就这么孤单下去,找个好人,以后老了也好有个伴,这样无论是岸英,还是我,抑或是你父亲母亲,都要放心许多的。”

除此之外,毛主席还找了很多人一起去劝说刘思齐,因为劝不动,毛主席还找了刘思齐的妹妹邵华去给她做思想工作。

但是刘思齐始终不愿意走出来,也坚持拒绝改嫁,对于这件事情,刘思齐曾坦白过原因。

那是2013年时,已是垂暮之年的刘思齐,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的时候,说出了几十年前不愿意改嫁的原因。

图丨晚年刘思齐

“岸英牺牲之后,主席和母亲他们一直劝我改嫁,但是当时我并不想,不在于我放不下毛家的地位,而是放不下我心里对毛岸英的感情

我只要一想到岸英牺牲在了异国他乡,我就心痛无比,这样的我,是没有办法再去组建家庭的,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在提到主席对自己苦口婆心的劝说时,刘思齐也表示:“主席总是在催我,但是他也没有给我什么压力,只是从我的角度出发,让我考虑个人事情。”

他的心里总有一块大石头,我不改嫁,他那块石头就放不下来。

就这样,在刘思齐对毛岸英近乎倔强式的怀念之中,她硬生生地一个人过到了32岁,在这一年里,她遇见了另外一个人,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图丨晚年刘思齐

改嫁生子,获得新生

在毛主席和母亲等人的一再催促之下,刘思齐到了三十多岁,她也开始渐渐明白了他们的苦心,改嫁这件事情到此才有了一些余地。

毛主席看她逐渐可以接受改嫁了,于是便又操起了给刘思齐物色好对象的心。就这样,在1961年时,空军副司令员兼空军学院院长刘震将军,向毛主席推荐了一个人。

那人便是空军学院强击机教研室的教员杨茂之,据刘震所言,这个杨茂之为人正直,思想先进,但同时也是一个忠厚人,并且杨茂之也曾到过苏联留学。

当时的杨茂之29岁,只比刘思齐小两岁,是一个正团级干部,从各方面来看,都是非常合适的。

主席一听,赶紧让人送来了杨茂之的资料,对这个刘震将军力荐的人,进行了一番考察。

图丨毛主席

随后,主席认为杨茂之与刘思齐是合适的,所以他立即给张文秋写了一封信,向她推荐了杨茂之,并让她再去劝劝女儿改嫁。

张文秋看了之后,对于杨茂之也非常满意,于是她赶紧跟刘思齐说了这件事情。令人意外的是,刘思齐与杨茂之其实在多年之前,就有过一面之缘了。

两人都在苏联念书的时候,曾经都参加过中国留学生举办的宴会,在宴会上见过一面。但当时两人并没有说话,也没有过多的交集。

缘分真是妙不可言的东西,没想到多年之后,刘思齐和杨茂之,竟然还能结为夫妻。

刘思齐这一次没有选择倔强,而是接受了毛主席与母亲的倾情力荐,开始与杨茂之发展起来,两人觉得彼此都很合适,所以发展得很快。

图丨毛主席和刘思齐

1961年的12月31日,刘思齐专程去了一趟中南海,将自己的感情情况,以及准备结婚的消息报告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听了刘思齐的话后非常激动,也非常开心,这么多年了,刘思齐终于肯接受改嫁了,这也让毛主席心中的大石头落了地。

毛主席赶紧把自己曾经写的两首诗词——《卜算子·咏梅》和《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亲手誊写了一份,送给刘思齐当作结婚礼物,而后又派自己的秘书拿了300元钱,给刘思齐送过去,让她当作嫁妆。

就这样,在毛主席的大力支持之下,1962年的2月中旬,刘思齐和杨茂之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改嫁之后,刘思齐拥有了一个非常幸福的生活。

图丨刘思齐一家

她与杨茂之相敬如宾,两人一同生养了四个孩子,但是刘思齐心中对于毛岸英的思念与爱,也并未因此削减半分。

她依旧时常思念毛岸英,并每隔几年都去一次朝鲜,到毛岸英的墓前去看望他,跟他讲一讲自己最近的生活,让他能够放心。

杨茂之也十分理解刘思齐对于毛岸英的感情,对于妻子他更是百般尊重与呵护。

两人的大儿子出生之后,在取名之时,刘思齐也用了自己前夫毛岸英的名字,来给孩子取名,所以他们的大儿子被取名为杨小英。

这是刘思齐与杨茂之爱的结晶,也是刘思齐对毛岸英数十年如一日的怀念与追思,这个孩子的身上,承载了长辈们太多的感情。

图丨刘思齐祭奠毛岸英

结语

刘思齐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人身上所承担的家国情怀,毛岸英为了祖国,可以放弃自己的家庭,自己的挚爱,自己的生命。

也正是因为有了像毛岸英这样的人,我们的祖国才得以强大起来,而他的遗孀刘思齐,也是最值得我们去尊敬的人。

刘思齐心中对毛岸英的爱有多么深刻,我们没有人能够说清,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刘思齐对毛岸英的思念贯穿了她的整个余生,从未停止,甚至还在她与杨茂之的孩子,杨小英身上得到了延续。

杨茂之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在妻子对前夫的特殊感情上,他给予了最大程度的包容与支持,给予了妻子无尽的爱和关心。

这是英雄的一家人,也是值得我们歌颂的一家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延安   牺牲   苏联   朝鲜   志愿军   大儿子   后生   主席   女儿   母亲   感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