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头条 - 地球濒临多个"灾难性"气候临界点 人类已站在灭绝边缘?

根据国外一项新的分析,目前全球的变暖速度将使地球面临触发五个“危险”气候临界点的风险。科学家警告,触发这些临界点后果严重,将会扰乱地球系统,引发冰盖崩塌、珊瑚礁消失等。

据报道,这项研究基于2008年以来公布的数据,综合了所谓的临界点的证据,包括相关的温度阈值、时间尺度和影响。研究发现受目前全球变暖影响,世界已经面临着触发五个危险气候临界点的风险。

这五个临界点分别是:格陵兰冰盖和南极西部冰盖崩塌、北大西洋极地地区海洋环流的崩溃、低纬度地区的珊瑚礁死亡、北方地区永久冻土层突然融化,以及巴伦支海海冰突然减少。根据这项研究,气温每升高0.1摄氏度,引爆更多临界点的风险将继续增加。

9变16,地球5个气候临界点或被突破

该研究报告称,在气温升高1.5摄氏度(目前预计的最低升温幅度)的情况下,五个临界点中的四个从“有可能达到”变为“很有可能达到”。同样在气温升高1.5摄氏度的情况下,另有五个临界点变为“有可能达到”,包括北方大片森林发生变化和几乎所有高山冰川消失。

研究人员总共发现了16个临界点的证据。据科学家估计,全球升温幅度至少需要达到2摄氏度才会触发剩余六个临界点。这些临界点将在几年到几百年不等的时间里产生影响。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称:“在全球升温幅度超过1摄氏度的情况下,地球已经离开了一个‘安全的’气候状态。”

报道称,越过一个临界点通常很有可能触发其他临界点,进而产生级联效应。但这种效应仍在研究中,并未包含在这份研究报告中。这意味着,这份报告展示的可能是最低危险。

最近的研究显示,亚马孙雨林出现了不稳定的迹象。亚马孙雨林的消失将对全球气候和生物多样性以及格陵兰岛冰盖和大西洋经圈翻转环流(AMOC)产生“深远”影响。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在全球升温2摄氏度的情况下,触发气候临界点的风险会变得很大。

发表在《科学》周刊上的这份分析报告评估了此前的200多项研究。这些研究涉及过往临界点、气候观测和建模。达到临界点指的是,越过一个气温临界值,导致气候系统发生即使全球变暖结束也无法停止的变化。

研究人员确定的九个全球性临界点包括:格陵兰岛冰盖融化、南极西部冰盖崩塌、南极东部一处冰盖崩塌、南极东部另一处冰盖崩塌、AMOC局部崩溃、AMOC全部崩溃、亚马孙雨林消亡、永久冻土融化,以及北极地区海冰在冬季流失。

在评估亚马孙雨林相关临界点时,研究人员没有将砍伐森林的影响考虑在内。麦凯说:“气候变暖和砍伐森林的共同作用可能会大大加速这一进程。”

报道称,另外七个临界点将造成严重的区域性影响,其中两个是,热带珊瑚礁消亡和西非季风发生变化。科学家仍在研究的其他潜在临界点包括:海洋氧气流失和印度夏季季风发生重大变化。

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的尼克拉斯·伯尔斯教授说:“这份报告及时更新了地球上潜在临界点的信息。在气温进一步上升的情况下,触发临界点的威胁是真实存在的。”

他还说,要想缩减关键气温临界值的范围,还需进行更多研究,当前的估值仍然十分不准确。

瑞士伯尔尼大学的托马斯·施托克尔教授说:“我们还远未完成涉及临界点的科学研究,它才刚刚开始。要解答什么样的升温幅度对哪个临界点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需要好得多的模型。”

图片说明 部分融化的格陵兰岛雅各布港冰川(路透社)

地球9月出现超50度高温

对于2022年来说,的确是气候不同寻常的一年。虽然从根源上来说,还是提到了我们全球变暖,但是今年的全球变暖似乎表现得更加地疯狂?没错!的确是更加地疯狂了,全球变暖引发的气候效应更加强了。

无论是欧洲、亚洲、美洲等地,均受到了极端性的高温影响,其中欧洲在遭遇极端高温之中,创下了有记录以来的最热一年,同时,高温也引发了欧洲大陆出现大规模的干旱,至少是50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所以,气候变化非常严峻。

而美洲也是极端性气候现象明显,高温也是“一高再高”。

例如:美国,根据美国宇航局(NASA)发布数据显示,在9月初,美国遭遇了罕见高温——达到了近53度的高温,这个超50度的高温也是创下了9月地球的最高气温记录。当然,美国除了高温,还有野火等气候影响,这都说明了,气候变化问题很复杂。

而亚洲就很好说明了,我国在极端高温之下,也出现了干旱气候现象,其中长江流域的不少干旱仍在持续,而根源也是全球变暖带来的。

所以,气候变化带来的大气反应是越来越极端化了。当然,在高温之下,也有雨水的问题,巴基斯坦遭遇了极端性的雨水——暴雨与冰川融化引发灾害,巴基斯坦大约三分之一国土遭遇洪灾。洪水已造成该国至少1355人死亡,其中包含458名儿童。

所以,2022年的气候变化直接给我们证明了,保护地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多植树造林等等已经是“刻不容缓”了,不然未来面对的极端性气候可能会更加疯狂。

这不,《科学》杂志又发布了新研究成果了,那就是地球气候临界点再次发生改变。

人类应该警惕了。无论是从气候变化的趋势,还是从2022年的气候现象来讲,都比往年变得更加的“疯狂”,气候对人类的致命性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对于2022年来说,北半球的气候变化可能还未结束,更复杂的气候现象会出现,这又是什么情况呢?

北半球冬季需警惕

很多人可能会说,全球变暖引发的气候就这么复杂了,北半球冬季气候还会复杂到什么地方去?这不是乱说吗?

其实并不是乱说,因为NOAA发布数据显示,罕见“三重”拉尼娜现象来了,这个在历史上都罕见。按照NOAA指出,通过对主要的指数区Niño-3.4的研究来看,它已经是远远超过了-0.5度的拉尼娜生成值了。

在8月之中的平均温度都是达到了-1度的界限,所以,这个趋势非常明显。

所以,根据NOAA指出,罕见“三重”拉尼娜现象发生在2022年9月至11月,概率达到了91%,其中在初冬的概率保持发展的概率也是达到了80%。在它出现之后,必然会引发我国冬季的气候巨变。当然,在秋季阶段也会带来影响。

对于我国来说,按照国家气候中心的数据来看,秋季降水容易出现“北多南少”的特征,而冬季容易导致我国气温偏低。所以,对我国接下来的气候发展来说,也不是好事情,需要警惕。

主要是气候现象太多了,会引发更加复杂的气候模式。

而我们说了,拉尼娜现象引发的气候大波动——是全球化的。所以,无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都会因为它带来气候变化。

那么对北半球冬季气候来说,也将可能带来更复杂的变化。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大冷,大热”的气候现象。

这种变化在冬季可能更容易出现,这样的气候转变也是决定我国今冬是冷冬还是暖冬的问题。只不过这里需要提醒一下的是,我国冬季的冷冬,暖冬最根本的决定是“整个冬季”气候。大家不要看到一下冷得不行了,就是冷冬,一下暖和得不行了,就是暖冬。

这个是不能这样确定的,最终在冬季结束之后,看整个冬季平均气温确定的,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所以,气候复杂化变得越来越多,大家早点对气候的变化做出相应措施吧。今年夏季全球多国对气候预警都“失策”了,不得不说,冬季气候可能也会出现类似情况,需要对冬季做出“冷热”双重效应。

人类已站在大灭绝边缘

翻开史书,地球自从寒武纪以来,一共发生过五次生物大灭绝,每一次都导致在较短的地质间隔时间内丧失了超过四分之三的物种生物多样性。

第一次,是4.4亿年前的奥陶纪大灭绝,全球气候变冷,导致冰川锁住水,海平面降低100-150米,85%的物种灭绝。

这一切,发生在短短的20万年之中。

20万年在地质历史上不过短短一瞬,但对于生物来说,却是永远无法跨过的天堑。

第二次,是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大灭绝,同样的原因,让无数鱼类死亡,海洋生物遭到重创。

第三次,是2.5亿年前的二叠纪大灭绝。大陆漂移导致的一系列地质活动改变了大气中的含氧量,造成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大灭绝事件,96%的物种就此消失。

第四次,是2亿年前的三叠纪大灭绝,原因不明的海平面下降后又上升,76%的生物灭绝。

然后,就是我们熟悉的,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大灭绝。

小行星的撞击让大气层被黑云覆盖几十年,阳光无法穿透,全球温度急剧下降,植物和海洋藻类逐渐死去。

植物死去,然后是食草性的恐龙饥饿而死,然后是肉食性的恐龙在绝望和残杀中缓慢灭亡。

称霸地球1.6亿年的恐龙,也在这一次大灭绝中成为了历史。

而后,就是现在。

我们可能正在经历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从人类工业革命出现以后,人类对地球环境肆意地改变,让整个地球的生命维持系统已经不堪重负。

WWF曾经提供过一组数据,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如今生物灭绝的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千至1万倍,而每年,将有0.01-0.1%的物种会从地球上灭绝,换言之,如果地球上有1亿种物种,每年灭绝的物种数量在1万至10万之间。

这个速度,已经达到了以往大灭绝时期的水平。

自从1900年起,地球上脊椎动物灭绝数量已经超过400物种;而在正常情况下,400物种灭绝一般需要一万年以上的时间。

如果不改善现在的情况,包括地表植物大量砍伐、栖息地破坏、过度捕捞捕猎,将有75%的物种面临灭绝。

美国麻省理工教授罗斯曼对次大灭绝进行了计算分析,确定了“灾难临界值”。

罗斯曼提出:一旦跨越临界点,人类再做什么都不重要,都无法挽回大规模物种灭绝的发生。

而2018年,他将这个灾难临界确定在了2100年。

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科学家曾说过,比起地球上的物种数,科学家们可能更了解太空中的行星数量。在那些已知的物种外,也许还有更多尚未被人类发现的物种,正悄悄地消失。

人类不只是地球上的唯一居民,但却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速度加剧,极端天气频发,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种种恶果也终将影响人类自身未来的生存。

我们平时,在发生什么重大的事情的时候,都会笑称“见证历史”。

但或许,我们真的在见证历史。

见证真正会被记载到地球厚重史书中的历史。

灭绝,火山,海啸,地震,大自然的每一个警示,都并不是为了她自己。

因为地球不会在乎,她经历过无数的兴衰,她见证过无数物种的源与灭。

人类不必喊着保护地球,人类能够做的,人类需要做的,只是保护自己。

我们将6600万年以前的白垩纪大灭绝,叫做恐龙大灭绝。

警钟早已敲响,气候变化已是无法阻挡的进程。

人类如果继续视而不见无度挥霍,那么当这一次灭绝真的到来时,

地球未来文明或许会管这一次灭绝,叫做人类大灭绝……

来源:生态中国网综合整理,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临界点   气候   冰盖   地球   人类   灾难性   物种   高温   气候变化   冬季   边缘   生态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