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胶原蛋白成分,越来越备受追捧?

今年真可谓是胶原年,像做胶原蛋白敷料的创尔生物、巨子生物、敷尔佳,以及锦波生物相继赴IPO,更有华熙生物、江苏吴中等医药原料大厂纷纷加入胶原蛋白赛道,《“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也提出,要发展重组蛋白、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和药品,另外,国家药监局在2021年发布了多条胶原蛋白相关标准,对胶原蛋白的定义、原料要求、命名方式等方面制定了明确的规则,可见胶原蛋白的受宠程度和未来发展不可小觑。

胶原蛋白具有生物相容性、低免疫原性、生物可降解性、止血性佳等优良的生物特性。具有促进细胞分裂、增殖分化合成自身胶原蛋白等功能,起到对人体皮肤的保护与支撑功能使其具有弹性与光泽、帮助伤口愈合和组织复原、修复皮肤疤痕、保持真皮层内的水分等,被认为是一种优质的生物医学材料。

胶原蛋白在人体皮肤中就占据了80%左右,皮肤的衰老与胶原蛋白的流失息息相关,而随着中国护肤美容与营养保健需求的扩张,胶原蛋白市场需求迎来持续性扩张阶段,越来越多企业甚至包括药企开始将目光锁定胶原蛋白这个新兴材料。

作为生物活性材料,可以应用的领域非常广泛,在医疗美容、化妆品、生物医用材料及食品等。

1)在功效护肤领域,包括一般护肤品、功效性护肤品以及医用敷料产品,胶原蛋白具有促进修复、滋养保湿、美白嫩肤等功效。同时,针对皮肤干燥、脱屑、红斑、肿痛的皮肤,尤其对皮肤敏感、晒后、激光术后等屏障受损肌肤有显著修复效果,我们常见的很多医美敷料都是胶原蛋白成分。

2)在医美领域,用于面部注射填充材料。相比玻尿酸来讲胶原蛋白填充效果更自然,效果维持时间长。胶原蛋白填充剂不仅可以起到支撑填充的作用,还能够增强组织活性,促进胶原蛋白再生;逐渐生成的新生组织与周围正常皮肤协同实现局部矫正作用,对于填充泪沟、去黑眼圈效果好。

3)生物医用材料:胶原蛋白诱导血小板附着,促进血小板集聚,激活血液的凝血因子,能够保持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提高胶原的止血性能,因此常被用作创面敷料、止血材料、组织工程材料、药物载体等;

4)功能性食品饮料及其他均有应用。

其实胶原蛋白也并非是一种新成分,不仅产品多元、用户广泛,而且历史悠久,相比玻尿酸,胶原蛋白获批作为医美领域填充剂的时间更早,功效相似,但胶原蛋白的商业化进程比玻尿酸要缓慢。

早在1981年,史上第一款牛源胶原蛋白填充产品Zyderm正式获批,主要用于改善老年性皱纹,在欧美地区风靡一时。1985年,Zyderm II和Zyplast相继获得FDA批准用于美容注射。到1995年,全球大约已有百万级求美者参与使用。20世纪末,疯牛病席卷全球,对牛源胶原蛋白产品造成了重大打击,研究者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猪胶原产品和鱼胶原产品。

双美认准时机在2001年,成立双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Zyderm胶原蛋白技术成功应用到SPF猪,在原料与技术上的不断优化,使得致敏的端肽得以被减少消除。在2009年,双美胶原蛋白取得中国NMPA(原CFDA)批准上市,是国内第一款获得NMPA(原CFDA)的胶原类皮肤注射剂,并通过欧盟CE及ISO13485认证,被越来越多的用户认可和信任,一跃成为国内胶原蛋白行业的”佼佼者“。

目前中国市场上的胶原蛋白产品按生产方式主要可以分为动物源性胶原蛋白和重组胶原蛋白两种,其中动物源性胶原工艺较为成熟、浓度较高,填充效果也更好,但可能存在免疫排斥和过敏的风险。重组胶原蛋白虽然成本较高,无感染风险,但支撑性相对较弱,目前市场占有率逐渐提升。

双美就属于动物源性胶原蛋白,它选用国际AAALAC认证的农科院所培育的二代SPF猪,养殖至半年进行天然萃取纯化(非化学合成),再结合ZDT去端肽技术能有效的去除可能致敏的端肽,降低免疫性,性质与人体更为接近。截至目前已经是临床运用20年有加,产品和技术已经算是相当成熟了。得益于这先天的技术优势,占据大部分大陆市场。重组胶原蛋白则是从动物胶原蛋白向人源化胶原蛋白一大突破。

无论是动物源性还是重组性,现阶段的共性都是获取成本较高,对于研发技术、监管政策等要求较多,再经过纯化量产,都还是一个需要不断突破的进展,也因此市场售价始终居高不下。现在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布局胶原蛋白,未来是否会越来越卷也还未可知。对于有一定技术壁垒,安全性和有效性更佳的企业,更加看好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尿酸   敷料   胶原   功效   成分   皮肤   动物   效果   生物   材料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