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史精选故事436、唾面自干娄师德


有个著名成语,叫做唾面自干,意思是说,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要擦掉而让它自己干了,形容特别能够容忍。这个成语,来源于《新唐书》的《娄师德传》。娄师德是武则天时期的宰相。

宰相与丞相不是一个概念,丞相是官名,一般只有一两个人;而宰相并不是具体的官名,而是皇帝之下最高官员的通称,有很多人。在唐朝时期,三省的正副长官都是宰相,甚至连获得三师、三公一类荣誉职务的人,也被称作宰相,恐怕有几十人之多。武则天执政长达四十多年,她任用的宰相总共有九十多人。宰相虽然很多,但在他们的上面就是皇帝了,所以仍然位高权重。娄师德是众多宰相中的一个。

娄师德,与狄仁杰同岁,是河南原阳人。娄师德出身平民,家境贫寒,经常受人欺负。他憨厚老实,遇事特别能够忍让,从不与人争吵。娄师德一心扑在学习上,希望能够学业有成,出人头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娄师德二十岁那年,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入仕做官。娄师德起初担任江都县尉,他很珍惜这次机会,工作兢兢业业,从不偷懒,与上司和同僚的关系都很好,每次考核,他都名列前茅。因此,娄师德不断升迁,后来被调入朝中,担任了监察御史。

公元678年,吐蕃不断侵扰,朝廷决定讨伐,命名将李敬玄为领兵主将。娄师德是文臣,却主动请缨,愿上战场效力。李治、武则天赞赏他的勇气,让他随李敬玄出征。从此,娄师德弃文从武,在军队干了十几年,屡立战功,成为唐朝名将。

娄师德宽厚仁义,为人谦和,平日里很少发脾气,温顺得像只绵羊,但上了战场,却像一头猛虎,身先士卒,不惧生死,奋勇杀敌,深受士兵拥戴。他还富有谋略,善于用兵,常常出奇制胜。娄师德曾经率领一支军队,在青海与敌作战,八战八捷,打得吐蕃闻风丧胆。

吐蕃打不过唐朝,请求谈判和解。朝廷命娄师德为谈判大臣,出使吐蕃。娄师德唇枪舌剑,在谈判桌上再与吐蕃交锋。他宣扬唐朝国威,陈述利害,使得吐蕃十分敬畏,又心悦诚服。谈判取得成功,两家息兵和好。

娄师德在与吐蕃战争中表现突出,文武兼备,名声大振,因功升任左金吾将军和丰州都督。此后,他率军驻守边疆,一边戌边,一边屯田。娄师德身穿皮袄,亲自率士兵开垦荒田,储积粮食数百万,使得边防军军粮充足,受到朝廷嘉奖。

公元692年,已经当上女皇的武则天,认为娄师德既有功劳,又有才能,将他调入朝中,第二年就提拔他当了宰相。后来,娄师德一度被贬官,但不久又第二次担任了宰相。

在武则天的宰相班子里,什么样的人都有,各有各的用处。娄师德属于老成持重,办事稳妥,特别是他宽厚待人,不计较小事,更不争名夺利,几乎与所有的人关系都很好。同僚之间有了矛盾,他总是设法化解。有这样一位心胸开阔的大臣,对维护朝廷团结,是十分有利的。所以,武则天对娄师德非常信任。

当时有个宰相,叫李昭德,出身贵族,精明干练,很有才华,但他恃才傲物,与同僚关系不好,唯有娄师德,能够与他和睦相处。有一次,两人一块上朝,边走边谈。娄师德身体肥胖,走得慢,李昭德几次停下来等他,后来不耐烦了,骂他是乡巴佬。这是很不礼貌的,可娄师德并不生气,反而笑着说:“我本来就是乡巴佬嘛。”

娄师德十分随和,从不摆官架子。有一次,他微服到地方上去巡视。县令见娄师德衣着简朴,认为不是大官,与他同坐在一条横木上交谈。有人悄悄告诉他:“这是宰相。”县令吓了一跳,急忙跪倒叩头,口称死罪。娄师德笑着说:“哪条法律规定,你与我同坐是犯罪啊?”娄师德让他继续坐下来,县令说什么也不敢了,只是恭敬地站着说话。

娄师德十分体谅下级。武则天曾经颁布过禁屠令,不准宰杀牛羊,又规定官员巡视时,下级不准用鱼肉招待。有一次,娄师德到乡下视察,地方上拿不出好食物招待,只得大着胆子端上一盆羊肉,并解释说:“这只羊是狼咬死的,不是我们杀的。”

娄师德心里明白,笑着说:“这只狼太懂事了。”过了一会儿,厨师又端上来一盆鱼,说:“这条鱼也是狼咬死的。”娄师德笑得把饭都喷了出来,笑骂道:“真是蠢货!你应该说,鱼是被水獭咬死的。”

娄师德热心助人,推荐了许多人才,却从不声张,更不图回报。娄师德曾经上书推荐狄仁杰当宰相,狄仁杰却丝毫不知,他当上宰相以后,反而认为娄师德处事圆滑,多次排挤他。娄师德并不介意,也不解释。

武则天见狄仁杰对娄师德看法不好,有一天问狄仁杰,说:“你觉得娄师德贤明吗?”狄仁杰说:“他当个将领,还是称职的,但是不是贤明,臣就不知道了。”

武则天又问:“你认为娄师德能识人才吗?”狄仁杰回答:“臣与他同僚多时,没看出他有识人的本领。”武则天笑了,拿出当初娄师德推荐他当宰相的奏章。狄仁杰见了,深感惭愧,感叹道:“娄公盛德,我被他宽容相待却不知道,我比娄公差远了。”

娄师德最出名的事情,是唾面自干。娄师德当了宰相以后,他的弟弟也被任命为代州刺史。临行前,娄师德再三告诫弟弟,说:“我们兄弟都当高官,很容易招人嫉妒,你遇事一定要忍让,千万不要与人争论。”

弟弟说:“您放心吧,即便有人唾我一脸唾沫,我也决不还口,只是自己把唾沫擦掉。”娄师德却很严肃地说:“那样不行,你把唾沫擦掉,表明你心中不满,所以,你不要擦,让它自己干好了。”

娄师德唾面自干的事情,让人感到有些容忍过度。不过,这是《新唐书》记载的,《旧唐书》却没有。《新唐书》采用了笔记、野史的一些说法,因而真实性常被人质疑。

公元699年,娄师德病逝,享年七十岁。武则天赐谥号为“贞”。

不管唾面自干是否真实,娄师德是一位宽容君子,这是真的。娄师德外愚内敏、表晦里明、谦和忍让的处世态度,对人们是有借鉴意义的。

与娄师德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另一位宰相魏元忠。魏元忠生性耿直,嫉恶如仇,锋芒毕露,眼里容不下砂子,但同样得到了武则天的器重。请看下一集,忠贞之臣魏元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唾面自干   师德   吐蕃   官名   县令   同僚   宰相   唾沫   朝廷   唐朝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