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央媒痛批的张翰们,真该学学“这条狗”



1


我是脆皮。


这两天,除了李易峰,就数张翰最“红”了。


因为这位初代霸总,经过十年打磨。


为我们贡献了一部年度最差、豆瓣评分2.2的史诗级烂片:


《东八区的先生们》。



原本,我并不打算写它。


这些年,营销着努力的人设,喊着吃苦的口号。


最终却是把观众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的国产剧,我们见得还少吗?


直到我点开了热搜上的几个片段。


实在是坐不住了。


这烂剧,简直是在打着每一个普通人的脸。


第一,是恶臭。


最出圈的冥场面莫过于热搜上那个:


为了扶滑倒的女主,张翰直接拉住了对方的内衣肩带。

甚至还特意放大了拉紧的声音。


而女主闺蜜,听闻之后的反应竟然是:


“是不是给你拉舒服了?”


一集45分钟的剧里,这样的台词比比皆是。


“瘦的好看,胖的好使。”


把和洋妞调情说成“为国争光”。



什么年代了,还把油腻当有趣啊。


第二,也是我最愤怒的一点。


那就是处处都是明星对普通人生活的傲慢。


为了打造打工不易的人设,男主选择在车上吃泡面。


对不起,我们普通人上班大多挤地铁,不舍得打车。


更不会在出租车上吃泡面。


因为比起工作,我们更关心的是洒车上200块。


为了体现30+男性的中年危机和拼搏。


张翰想到的是,让员工下班之后免费留下来加班两小时。


对不起,我们普通人想到的不是“燃起来了。”


而是家里等着吃饭的老婆孩子,和白干活不见涨的工资。


什么才是真实的人间?


是为了生存,在40多度的天气里劳作,被活活热死的建筑工人。


是为了省钱,干了一天的重体力活,也可以只吃一餐的农民工父亲。



没有高大上的单身公寓,只有天通苑里,和好几个陌生人合租的单间。


到底是什么人,才能写出这么悬浮的剧本?

一看制作名单,果然。


从编剧再到出品制片,全是张翰。



就这,他还称这是让自己累到心脏出问题的诚意之作。


写到这,突然想起一个综艺里,张翰的自我介绍。


面对宋丹丹这样的前辈。


入行数年的他却支支吾吾半天,不好意思说一个代表作。



明星们不知道自己拍的是烂片吗?


这样看来显然不是。


他们,只是被我们惯坏了。



2




看完李易峰事件和张翰新剧。


有一个问题一直在我的脑海中萦绕不去。


什么是好演员,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演员?


想起了老戏骨陈创的一个采访。


提到这个名字,大多数人可能都觉得陌生。


但看到他演过的角色,你一定恍然大悟。


他是哮天犬。


也是《活着》里的福贵。



采访里,陈创说:“这个世界已经变了,普遍没有(上一代)刻苦,只要会说话就能演戏。”



的确。


那个时代的演员,都是怎么演戏的?


就说哮天犬这个角色。


为了演好一只狗,陈创每天都会蹲在小狗面前观察它的神态。


然后一点一点扒到自己身上。


他会在别人抚摸的时候像小狗一样眯起眼睛。


在吃东西前也会习惯性地耸起鼻子,闻一闻。



这样的努力,才有了观众心里最合格的哮天犬。


不顾一切的观察现实,靠近生活。


在他们这代的演员里,是最基本的。


张颂文老师,饰演李大钊时。


为了更贴近伟人行刑前窒息的状态,他在绞刑架上“受刑”数次。


下坠的冲力拉住喉咙,顶住喉骨。


脖子瞬间勒出红痕。



84岁的吴彦姝,在电影《相亲相爱》里出演一个农村奶奶的时候。


特意设计了一个一边说话一边捡豆子的动作。


她说:你去农村看,农民对每一个粮食,每一颗豆子都很心疼的。



有人夸她观察入微。


她不以为意:“这是演员应该做的。”


“做不到,就不要当演员。我这个人,是很要脸的。”


要脸,敬业。


最理所当然的要求,如今成了对演员的奢求。


陈创说,以前看到不会演戏的年轻人,他会耐心地指出错误。


但对方只会说,“我才是主演,你一个配角凭什么管我。”



流量当道,戏骨作配。


我们真正需要的有实力的演员,隐入尘烟。


而在舞台上接受掌声的所谓演员,一次次用低俗无聊的作品来恶心人。


小丑在殿堂,大师在流浪。


这就是现实。


3




前几天,张翰在片场被狗仔拍到。


因为一个镜头出画,导演要求他补拍一次。


谁知他却暗示让替身来:不用了,接一个背就好。



导演不敢反驳,点着头说好的好的。


从前的演员,服务于观众。


只为了让我们看得满意、真实。


现在的流量,得观众和工作人员捧着。


更关心自己吃不吃苦。


而更讽刺的是,现在,却是后者,拿到了大部分资本。


疯言疯语不断,动不动撂挑子不干的爽子,一部戏7000万。


抠图瞪眼的杨颖,片酬近亿。


就连一个选秀节目出身,没什么演技的小爱豆。


一部剧也能赚300多万。


反之,那些兢兢业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戏骨们。


却已经被市场淘汰,甚至是无戏可拍。


不久前,流浪地球2放出预告。


参演的李雪健老师,被网友痛批。



“听不清他说什么。”


“就不能用配音吗?”


鲜少人知,李雪健老师是做完鼻咽癌手术留下的病根,难以发声。


即便如此,他也坚持自己说完每一句台词。


甚至,一遍过。


那这么敬业的老戏骨,收入多少呢?


多年前,央视一个节目里,一个小演员不服气地质疑。


称李雪健片酬太高了。



多高呢?


60万。


和普通人比起来,好像不低。


但对一个出道40年,拿了33次影帝的老人来说。


一部戏竟不及流量演员的百分之一


还有一次,有记者问濮存昕,会不会出来拍戏。


他答:没人会来找我,我演的东西没人看。



记者不死心的追问:万一有优质的角色呢?


他摇头:我不想被戏弄。


言下之意,品味过来尽是心酸。


劣币驱逐良币。


所以我们乃至我们下一代,看不到生活、看不到真实。


看到的,只有那些自以为幽默专业的流量们。


油腻、做作、开黄腔生产出来的垃圾。



4




老戏骨王劲松说过一个经历。


在片场,很多年轻演员会请教他怎么备戏。


他反问:你是怎么准备的?


对方沾沾自喜,求表扬似的说:我把台词都背了!


王劲松很心痛:“我真的很遗憾,什么时候我们这个职业成了一个背台词都要被表扬的职业了,背台词是什么?背台词是你上战场的那支枪,你能告诉我说你到了战壕里没拿枪吗?你多不要脸哪?”



是啊,以前,我们要求演员要有演技。


现在,我们只要求他能背过台词。


以前,我们要求他亲力亲为。


现在,却是能拍到正脸就好,其他有替身。


甚至,可以一整天不出现在片场。


以前,视帝是李幼斌,视后是蒋雯丽。


现在,都是作品连豆瓣6分都上不去的流量。


他们的片酬呈几百倍上涨,我们的底线却一降再降。


所以,他们才敢肆无忌惮地一次次敷衍我们。


拿着悬浮高傲的不及格作品,要求普通人跟他们共情。


最后,还是观众在为他们的错误买单。


不该是这样。


让我觉得欣慰的是,对张翰新剧,大多数人态度强硬。


上万人愤怒打出一星,如潮差评。



央媒也发表评论:


十年打磨的“诚意之作”在哪里?


观众何以如此嫌弃?



我们必须让他们知道,是你们要把观众当上帝。


而不是要观众拿你们当爷。


我们改变不了内娱乱象,大家都清楚。


但我们有权利对那些糊弄观众的人说不。


只有严苛地要求愚弄我们的流量们,才能让他们有所忌惮。


只有尊重每一个老戏骨,才能让这个畸形的市场有所改善。


只有拒绝接受不合格的作品,我们才能让自己有所选择。


而不是在垃圾堆里找精神食粮。


作为公众人物,我们需要的是大众的标杆,而不是道德的底线。


对不起,张翰们。


这次,我们不忍了!



-END-



大家好,我是脆皮, 一枚新晋奶爸,创业公司高管。去过很多城市,也曾在路边练摊。现在只想和你说最真的话,持续成长,不断精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泡面   脆皮   片酬   新剧   豆子   替身   普通人   台词   流量   观众   演员   角色   真实   老师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