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新中国首位女省委书记,17岁考入国立中正大学,55岁成正部级

在旧中国中,虽然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的清王朝,但民国依旧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所以这让当时不少女性知识分子深感报国无门。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终于迎来了男女平等的新时代,于是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涌现了不少女性知识分子,其中一些还是祖国建设事业中的代表人物。

在无数新中国的女性建设人才中,就包括了一位女性省委书记,她不仅是新中国的首位女性省委书记,还曾是中正大学的高材生。就是这样一位女性知识分子,到了新中国建设时期,从基层做起,一步一步地走上了组织的管理岗位上。后来被任命为江西省省委书记,在主政江西省期间,她不仅让江西省走上了经济发展的高速公路,还创造了属于江西省的繁荣,那么她是谁呢?她又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了省委书记的岗位上的呢?

一、从知识分子到扎根基层的优秀人才

民国时期,封建枷锁还是中国人民头上的一座大山,表面上宣布男女平等的民国政府,实际上受过教育的女性都屈指可数,所以在那个年代能够上大学的女性,更是凤毛麟角了。不过有一位日后在新中国做出出色成绩的进步女性知识分子却十分幸运,她不仅有个开明的父母,还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于是她便在17岁考入了国立中正大学经济系,成为了当时的一位女性知识分子,她就是万绍芬,中国首位女性省委书记。

万绍芬在17岁考入国立中正大学经济系以后,她接受了不少新思想,于是她看到了中国知识分子应该发展的方向。当时正值解放战争,学校又被反动势力不断渲染白色恐怖,但这都没有使万绍芬退缩,通过学生组织了解革命思想的万绍芬,很快决定了一生的奋斗方向。

不久后,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宣告了新时代的到来。万绍芬看到这个新时代来临后,很快在学校党委组建的时候,毛遂自荐,最终被母校留下,成为母校党委的一个工作者。在母校工作多年后,党组织很快发现了万绍芬在组织中工作十分了得,于是便将她调往了江西南昌团市委工作。

经过这份工作的锻炼后,万绍芬的工作上的才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现,这也让她赢得了去党校进修的机会。于是万绍芬在经过自己的努力工作后,终于被组织安排到了中央党校去进修。

二、主政江西后功勋卓著

从中央党校毕业后,万绍芬被组织安排到了陕西省工作,后来在1974年重回了江西省工作。回到江西省后,万绍芬被安排到了江西省妇联工作,成为了省妇联的主任。就是从省妇联主任的工作上,万绍芬意识到了跨入现代化的重要责任,当时江西省因为地处中部,省内妇女受教育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已经是一个老毛病了。

所以万绍芬屡屡深入基层,狠抓妇女教育问题,这让妇女教育程度得到了迅速提升,不到数年后,江西省妇女的受教育水平就有了很大改观。于是万绍芬在回到江西省工作的成绩便被组织所看到,也将她进一步提拔。

被组织提拔后,万绍芬感到了身上的担子越来越沉重了,这也让她更为重视眼前的工作。就在江西省处于经济发展的高峰期时,万绍芬进入到了江西省省委工作,不久后她便被任命为了江西省省委书记,开始主政江西省,此时的她不过55岁,便已经是官至正部级的干部了。扎根江西省工作多年的万绍芬,十分清楚江西省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于是她开始对江西省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从招商引资到产业布局,万绍芬一步一步地将江西省推上了经济发展的高速公路上,这让江西省在自己主政期间,经济发展有了非常大的改观。曾经一度落后的江西省山区,已经逐步改成了景区,成为了江西省旅游业发展的代表。有了在主政江西省的出色成绩后,万绍芬到了年过花甲的年龄时,她依旧不懈努力,后来还被组织调往了中纪委工作。通过万绍芬的这一生来看,她的功勋卓著的成绩与她的工作作风分不开,这也是值得当代青年干部所学习的优秀品质。

三、结语:

万绍芬作为一位民国时期的优秀女性知识分子,在旧时代便接受了不少新思想,这也奠定了她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作方向。后来到了新中国建设时期,万绍芬一直扎根基层,精于奉献的工作作风,让她成为了中国首位女性省委书记,于是她的工作事迹至今值得当代的青年人学习和敬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中正   省委书记   解放战争   新中国   江西省   首位   知识分子   经济发展   部级   组织   女性   工作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