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里的乡村-宏村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宏村最早称为“弘村”,据《汪氏族谱》记载,当时因“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间更为宏村。宏村,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为汪姓聚居之地。宏村的建筑古朴典雅,意趣横生,体现了传统徽派建筑风格的极致。2000年,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Ancient Villages in Southern Anhui - Xidi and Hongcun)作为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宏村

村中数百幢古民居鳞次栉比,其间的“承志堂”是黟县保护最完美的古民居。村中各户皆有水道相连,汩汩清泉从各户潺潺流过,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处处是景,步步入画,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誉。

宏村

中国画里的乡村——宏村

宏村位于黟县县城东北11公里处,原为汪姓聚居之地。整个村子呈“牛”型结构布局。宏村是一座“牛形村”,整个村庄从高处看,宛若一头斜卧山前溪边的青牛。巍峨苍翠的雷岗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错落有致的民居为牛躯。九曲十弯的水圳(清泉)是“牛肠”, 半月形池塘(月沼)为“牛胃”,南湖是“牛肚”。

月沼

月沼

村西溪水上架起4座木桥,作为“牛脚”。引清泉为“牛肠”,从一家一户门前流过,使得村民“家家门巷有清渠”。“牛肠”在流入村中被称为“牛胃”的月塘后,经过过滤,又绕屋穿户,流向村外被称作是“牛肚”的南湖。再次过滤流入河床,如此水系,堪称中国古代村落建筑艺术之一绝。这种别出心裁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提供了方便,而且调节了气温和环境。古宏村人规划、建造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是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是宏村区别于其他民居建筑布局的特色,成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一大奇迹。

村落古朴民居与湖光山色交辉相映,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誉

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包括承志堂、敬修堂、东贤堂、三立堂、叙仁堂等,这些建筑古朴典雅,意趣横生,体现了传统徽派建筑风格的极致。村中数百幢古民居鳞次栉比,其间的“承志堂”是黟县保护最完美的古民居,其正厅横梁、斗拱、花门、窗棂上的木刻,工艺精湛、层次繁复、人物众多,堪称徽派“三雕”艺术中的木雕精品。南湖书院的亭台楼阁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深具传统徽派建筑风格;整个村落古朴民居与湖光山色交辉相映,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誉,反映了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而深邃的文化底蕴。

承志堂

敬修堂

敬德堂

傍云堂

傍云堂木雕

汪氏宗祠

汪氏宗祠乐叙堂

承志堂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是清末大盐商汪定贵的住宅。整栋建筑为木结构,内部砖、石、木雕装饰富丽堂皇,总占地面积约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是一幢保存完整的大型民居建筑。全宅有9个天井,大小房间60间,136根木柱,大小门窗60个。全屋分内院、外院、前堂、后堂、东厢、西厢、书房厅、鱼塘厅、厨房、马厩等。承志堂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它的支柱、额坊、拱棚、门窗等无处不附以精美绝伦的雕饰,既富丽堂皇,又气势非凡。承志堂正厅横梁、斗拱、花门、窗棂上的木刻,工艺精湛、层次繁复、人物众多,堪称徽派“三雕”艺术中的木雕精品。

承志堂

承志堂

在这里行走在曲径通幽的街巷,曲折的马头墙、高深的院落,粉壁黛瓦马头墙式的老宅一座接一座,漫不经意中,我们还看到了民国初期的国务总理江大燮的故居。

江大燮故居

月沼,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当时宏村出了个汪思齐,他发现村中有一泓天然泉水,冬夏泉涌不息,汪思齐,三次聘请海阳县(今休宁)的风水先生何可达,并族内高辈能人,制订了扩大宏村基址及村落全面规划牛形水系蓝图,引西溪水绕村屋,其牛肠水圳九曲十弯,又把水引入村中心天然井泉处建月沼池塘,蓄水供防火、饮用等。后裔汪升平等人投资万余金,继续凿圳、挖掘成半月形池塘,完成了前人未完成的“月沼”,这就是月塘。水如平镜的池塘,映衬民居的倒影:马头墙、黛瓦、阁楼……在池塘边,妇女在浣洗,儿童在戏耍,学生在写生。如今,月塘已成为宏村一道靓丽的风景,吸引无数的游人前往观赏。

月沼

月沼

南湖位于宏村南,建于明万历丁未年(1607年),宏村村落经永乐年间到万历年间,楼舍连栋,高低错落,人口繁衍,仅靠月塘蓄水已不够用,村民们又在万历年丁末年将村南百亩良田,凿深数丈,周围四旁砌石立岸,仿西湖平湖秋月式样,建成南湖。整个湖面倒影浮光,水天一色,远峰近宅,映入湖中,显得幽深、雅静,情趣无比,有诗云:“无边细雨湿春泥,隔雾时闻小鸟啼;杨柳含颦桃带笑,一边吟过画桥西。”

南湖

南湖

南湖书院,明末,宏村人在南湖北畔建六所私塾,人称“依湖六院”。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将依湖六院合并重建,取名以文家塾,亦名南湖书院,是所具有传统徽派建筑风格的古书院,由志道堂、文昌阁、启蒙阁、会文阁、望湖楼、祗园六部分组成。“志道堂”系先生讲学之场所。“文昌阁”奉设孔子文位,供学生瞻仰膜拜。“启蒙阁”乃启蒙读书之处。“会文阁”供学子阅鉴四书五经。“望湖楼”为教学闲暇观景休息之地。“祗园”则为内苑。书院前临一湖碧水,后依连栋楼舍,粉墙黛瓦、碧水蓝天、交相辉映,显得格外古朴而别致。南湖书院为宏村培养出许多杰出人物,其中有民国初年的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汪大燮、清末内阁中书汪康年、清代诗人汪乘恩、汪彤雯等。徽商把读书和做官、经商融为一体,“十户之村,不废育读”,“贾而好儒”是徽商的一大特色。

南湖书院

宏村

中国画里的乡村——宏村

宏村人为防火灌田,独运匠心开仿生学之先河,建造出堪称“中国一绝”的人工水系。村中各户皆有水道相连,汩汩清泉从各户潺潺流过,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处处是景,步步入画。漫步在曲径通幽的小巷中,看溪流从每家每户门前流过,粉墙黛瓦马头墙的民居,烟雨迷蒙的南湖,所有这一切都让你感受到一种久违了的感觉,似乎让人找回了梦中的家园。

孙克勤、孙博撰文和摄影

参考文献

孙克勤,2008,世界遗产学。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孙克勤,孙博,2013,探访中国最美古村落。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孙克勤,孙博,2018,走进世界遗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孙克勤,孙博,2020,世界遗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中国画   黟县   南湖   乡村   湖光山色   水系   木雕   民居   村落   古朴   清泉   书院   年间   世界遗产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