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聊聊行为治疗(十三)-自我控制疗法

#头条创作挑战赛#

前面我们介绍了一起来聊聊行为治疗(十二)——厌恶疗法

今天我们继续来介绍

自我控制疗法

自我控制疗法,也称自我管理疗法。多数情况下,行为矫正都是由矫正监理人负责实施的,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等。当行为者本人用行为矫正法矫正自己的行为时,这个过程就称为自我控制或自我管理。作为一种行为疗法,自我控制表现为行为者要以一种行为(期望行为)控制另一种行为(靶行为)的出现。

一、自我控制疗法的临床意义

日常生活中常听到人们抱怨:知易行难,明知是坏习惯,但总是克服不了;明知是好习惯,但总是坚持不下去。这就是所谓的非期望性行为过剩与期望性行为缺乏。

1、非期望性行为过剩的原因

非期望行为,是指该行为对行为者将来的生活会有负面的影响,如吸烟、酗酒、赌博等。虽然行为者了解这些行为的负面影响,但仍会持续这种非期望行为,原因在于:

(1)当它出现时总是得到即时的强化;

(2)没有对抗它出现的替代行为。人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它的后果是惩罚性的,但吸烟时的短暂愉快强化了这一行为;吸烟的负面结果是出现在将来,对现在吸烟这一非期望行为的出现就没有影响,因而行为者对替代行为(戒烟)的反应性努力就大大减少了。

2、期望性行为缺乏的原因

期望行为,是指该行为对行为者将来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的行为,如早锻炼、清洁、努力学习和工作等。然而即便某种行为将来的结果是正向的,行为却并不一定出现。原因在于:

(1)当该行为出现时,没有得到即时强化;

(2)与它出现有关的对抗性行为立即被强化。由于期望行为的积极结果产生在将来,所以对于现在的该行为的出现并没有产生影响,没有强化作用。如不愿早起的人也清楚早锻炼的好处,但在床上舒服地多睡一会儿的对抗性行为很快被强化了。显然,行为者在从事某种不良行为时,似乎是不由自主的,因为行为的自我控制不仅是认识和意志的问题,还有赖于一系列行为技术的干预。

自我控制疗法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自我控制疗法的目标就是减少或消除非期望性行为过剩与期望性行为缺乏。

二、自我控制疗法的操作程序

1、治疗对象要适宜

治疗对象必须具有强烈的去除不良行为和学习适应性行为的动机。

2、确定适宜的治疗目标

治疗目标就是要达到期望程度的适应性行为。具体做法上,类似于塑造的基本原理:先确定一个适宜程度的目标行为,而后以渐进的方式完成最终目标。

3、自我监督

每一次靶行为出现后患者都要立即记录下来,并与所建治疗目标相对照,以决定是否实施下一步骤的程序。自我监督要连续不断地贯穿于整个自我管理程序的始终,以判断该程序的有效性。

4、自我强化

患者在自我控制取得进步时要奖励自己。奖励的分量要与进步的大小成正比。

三、自我控制疗法的具体技术

1、前提控制法

该技术是指通过对某些物理或社会环境等前提刺激的调节、控制,以促使期望行为的发生,并使对抗行为不易出现。它包括促使期望行为发生的前提调节和减少竞争(对抗)行为发生的前提调节两大类。

(1)促使期望行为发生的前提调节

包括呈现对期望行为发生有刺激作用的线索,减少期望行为的发生难度,增加期望行为的强化效果。

(2)减少竞争行为发生的前提调节

包括去除对竞争行为发生有刺激作用的线索,增加竞争行为的发生难度,去除竞争行为的强化效果。举例说来,一个不清洁、不整齐的人,可用在厨房及卫生间等张贴提示物的办法进行自我暗示(呈现对期望行为发生有刺激作用的线索);买来盛放洗漱用具的篮子,可便于将这些东西收拾起来(减少期望行为的发生难度)。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自我控制疗法都包括前提操纵法,因为当事人所采用的控制行为是先于被控制的靶行为的。自我控制方法的设计都是出现在靶行为发生之前的。

2、 行为契约

行为契约是一份写好的文件,其中包括所确定的靶行为、行为改变进度的安排及奖惩办法等。一般最好由另一个人来负责实施契约的后果,以确保契约的施行。具体说来,在一份行为契约中,主要包括确定靶行为、确定收集资料的方法、确定在契约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所要达到的靶行为的程度标准、及安排奖惩和负责实施奖惩的人等步骤。

3、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也是一种自我控制方法。它可以预防或阻止行为者的不自觉行为,也就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有这样一个例子:某个喜欢喝酒的人想减少喝酒的行为,便设计了一些社会支持,如与不喝酒的朋友在一起,不参与喝酒朋友的任何活动等。当他与不喝酒的朋友在一起时,就会喝一些非酒精饮料,在这种氛围中他就减少了饮酒的可能性。一般说来,自我控制程序中都应有社会支持这个成分。

4、自我指令及自我鼓励

这种特殊的自我对话方式可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行为者在寻找特定的靶行为时,可运用自我指令来告诉自己要做什么,或如何做,以暗示适宜的行为;当适宜行为出现后,行为者可立即复诵自我鼓励语,从而为自己的行为提供了正性评价。这种做法在日常生活中亦颇为常见。

例如职员在去老板办公室之前,对自己说:“记住,要看着他的眼睛,用一种坚定的语调,直接提问题。”一旦她采取了这种自信的行为,就要对自己说:“很好,我是自信的,说了自己想说的话。”她的这种自我指令和自我鼓励就使她在老板面前举止更为自信。为了能自如做到自我指令及自我鼓励,行为者往往需要先进行学习,即进行预演,再安排使用。

感谢大家的阅读、关注、点赞和转发,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疗法   自我   社会支持   奖惩   性行为   契约   指令   适宜   前提   将来   作用   竞争   目标   原因   发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