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码头再陷争议旋涡 官方辟谣“暴雷”传闻


近日,知名平台洋码头再陷争议旋涡。买手质疑平台非法侵占商家货款,还进行“阴阳”鉴定,侵害消费者和商家权益。对此,9月14日,洋码头官方发表声明,被欠款商户系洋码头在合规化经营过程中被查出的不良商户。对于货款提现和鉴定问题,新黄河记者多次致电洋码头,均无人接听。新黄河记者将采访函发至洋码头官方邮箱,截至目前未得到回应。据洋码头创始人曾碧波透漏,或将引入战略投资,把历史货款分期陆续清偿。

△洋码头成立于2010年,是中国独立海外购物平台的领军者 图片来源:官方微信公众号

质疑:拖欠货款“阴阳”鉴定

在陈升眼里,洋码头提现困难始于去年7月份。

陈升在德国经营着一家公司,进出口是公司的一大业务。为了拓展零售业务,2019年,陈升向洋码头交纳5.5万元保证金,入驻了平台。几年下来,公司在洋码头开拓的零售业务正常推进。直到2021年7月,陈升发现公司的货款无法正常提现。

“按照流程,递交提现申请后,平台会显示处理进度,直至递交银行,两三天就能收到。”陈升说,然而直至今日,他去年7月份递交的提现仍未到账。

陈升告诉新黄河记者,他也多次对接公司运营人员询问。“工作人员告诉我,公司在国内寻求上市,由于资金监管导致提现慢。后来又说更换了渠道,再之后就说已经催促,让我等待。”由于身处国外,陈升只好无奈接受。

△买手联系平台要求尽快提现货款

其间,陈升了解到,洋码头将平台资金委托第三方代管,并陆续提现了5月份之后产生订单的部分资金,但8月份又再次遇到提现困难。陈升只好与其他维权者抱团取暖。陈升回国后,来到洋码头位于上海静安区的总部,却发现大门紧闭,物业方贴出告示称,洋码头已长期拖欠租金等费用。

△洋码头总部目前无人办公 受访者供图

截至目前,陈升被洋码头拖欠的货款金额约16万元。

在受访者口中,除了提现难,平台的鉴定也疑似存在问题。赵萌是洋码头的买手,曾在平台上为消费者代购了一款面膜。“交易后顾客有质疑,我们就提交了公司采购的增值税发票和品牌方的采购订单。”赵萌说,洋码头鉴定中心却认定买手售假,进行了封店和处罚。

△买手称代购产品被平台鉴定为假冒

本以为就此了事,可赵萌没想到的是,买手被平台处罚后,顾客却并未收到赔偿。“后来顾客投诉到工商,工商联系我们,说顾客要求退赔,我们说已经退赔了。后来在工商的介入下联系买家,买家说洋码头出示了正品鉴定书,告知不予赔偿。”赵萌说,她一气之下找到洋码头奢侈品鉴定中心,却发现号称1000平方米的鉴定中心,竟坐落在简易公寓楼,“鉴定师”也寥寥无几。

△有买手申请仲裁

此外,也有买手已经进行仲裁。天眼查上多条法律文书显示,上海洋码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名下银行存款人民币被冻结,或查封、扣押其相等价值的财产或财产性权益。

洋码头:被欠款商户系不良商户

其实,洋码头提现困难等问题前期被多家媒体报道。据看看新闻报道,洋码头平台上不少商家与买手求助称自己的货款遭到平台长期拖欠支付,数额从数万至数十万不等。在黑猫投诉平台以及社交平台,对洋码头的“声讨”也不绝于耳。

9月14日,“洋码头买手服务号”发表声明函。洋码头表示,报道中所谓的被欠款商户系洋码头在合规化经营过程中被查出的不良商户,存在“买卖账户”(人在国内购买非本人的海外账户进行经营)、“售假”(经第三方检测机构判定为假)等包括一系列严重违规违法的经营行为,在整顿过程中店铺被冻结。

△洋码头官方发表声明函

声明函中称,这批非法经营者很清楚无法走正常的司法渠道进行维权,只能通过各种非正常途径进行寻衅滋事,在网络上散布各种谣言。刻意制造所谓“群体维稳”事件,试图胁迫威逼公司和地方政府部门倒逼公司及创始人个人人身安全等来满足他们所谓的条件和需求。

“今年5月,洋码头平台已经通过和支付宝国际和微信国际的支付托管合作,目前洋码头平台的消费者订单货款资金结算已全面委托第三方机构托管,洋码头也全面完成跨境结算合规化改造,对于平台上不良商户的清退也告一段落。”

声明函中还提到,疫情确实对于跨境电商的冲击是巨大的,包括国际航班资源以及入境清关时效等等,“是全行业均需要正视和面对的问题。”洋码头称,为了最大程度地度过这个寒冬,正尽最大的努力开源节流,控制所有不必要开支。

就总部“人去楼空”这一问题,洋码头表示,市北高新园区是洋码头公司总部办公所在地,“其作为国资下物业没有按照上海政府疫情纾困政策给予我司6个月的租金豁免(因为洋码头公司过去给予地方缴税太高无法享受小微企业待遇)。因此此当下公司先采取员工全体居家办公模式降低成本,并非所谓的‘人去楼空’。”

对于洋码头的官方声明,买手们并不接受。“我们属于合法正规经营。”陈升说,在买手看来,洋码头的这份声明以偏概全,并未正面回应平台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更像是在“找借口”。

9月14日,新黄河记者就买手反映的问题多次致电洋码头官方电话,均无人接听。同日,新黄河记者将采访函发至洋码头官方邮箱,截至目前未得到回应。

拖欠货款达2亿或将引入战略投资

据了解,8月31日,洋码头创始人兼CEO曾碧波与部分股东和买手进行了线上会议,透露洋码头拖欠货款规模为2亿,此外还有保证金3800万。有买手告诉记者,无法结算货款的订单为2022年5月1日前的历史订单,“当时洋码头负责人说这属于历史遗留货款。”

据洋码头官方网站显示,洋码头成立于2010年,是中国独立海外购物平台的领军者。作为一站式海外购物平台,洋码头专注于连接全球零售市场与中国本土消费,致力于将世界各地优质丰富的商品以及潮流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理念同步给中国消费者。

△洋码头官方App打开界面

据了解,8月23日,曾碧波曾在“洋码头买手服务号”发表公开信提及了洋码头当前所处的局势。曾碧波表示,“今年的日子真的太难过了”,作为洋码头的创始人,他深感前所未有的压力重重,危机重重。

曾碧波称,公司正面临困难,但仍将继续经营,希望得到买手信任支持。公开信中,曾碧波也提及了“洋码头上海总部同静安区市北高新园区的租期8月份到期”一事,他称,在任何一分钱都是关键资源的时候,为了压缩不必要的开支,洋码头团队会开始启动远程居家办公常态化。

据澎湃新闻报道,曾碧波回应称:“我们现在的做法是创始人团队股权稀释,引入战略投资,然后把历史货款分期陆续清偿。尤其是那些业务资源和业务价值巨大的买手,是并购方和战略投资方非常看重的。”

“可以的话我们还是希望平台有担当精神,直面问题,拿出解决的方案。如果问题解决,我个人还是愿意继续在洋码头开展零售经营,毕竟我们合作了这么多年。”陈升说。

跨境电商正经历寒冬

据了解,疫情给跨境电商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多家海淘平台陷入困境。

据晚点报道,截至2022年7月,考拉海购业务团队已从2021年时的400余人收缩至不足20人,将聚焦在以母婴、美妆类目为主的会员电商业务上。产品、技术只做维护,不再升级。8月12日,老牌电商巨头易趣网关闭网站所有商品、商铺的交易功能,关闭易趣网用户注册、登录、充值功能,关闭网站服务器。

在洋码头发表的声明中也提到,疫情防控对于整体进口电商冲击严重,尤其在各个国际进口快递的国际航班运能大幅减少,口岸清关时效大幅拉长,整体时效链路时效拉长后,买手的资金结算回笼也受到严重影响,用户等待时间拉长后,订单取消率也比以前更高,这都导致洋码头目前业务受到疫情冲击持续下滑。

新黄河记者根据艾瑞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跨境电商服务行业趋势报告》了解到,目前跨境电商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其中,高涨的海运费大幅提升跨境卖家的物流成本压力没,此外,受疫情影响,在全球经贸摩擦加剧的大环境下,跨境电商行业正在经历来自国际贸易层面、知识产权层面和平台层面的合规化约束,一批批为提高营收利润选择铤而走险打“擦边球”的跨境电商企业在合规化的浪潮中被快速淘汰,其中不乏许多业内耳熟能详的头部企业。对于跨境电商行业而言,合规化宣告着市场由野蛮生长的时代逐渐过渡到理性繁荣的时代。

另据网经社发布的《2022年(上)中国跨境电商市场数据报告》显示,上半年跨境电商融资数量及金额纷纷下降:2022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共发生24起融资,同比下降38.5%;融资金额方面,2022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融资总额28.1亿元,同比下降65.6%。

新黄河记者:李震

编辑:韩璐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码头   官方   黄河   时效   疫情   旋涡   货款   中国   创始人   鉴定   订单   声明   资金   记者   平台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