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可塘:电商直播之后,“夜经济”为珠宝产业再赋能

夜幕降临,海丰县可塘镇彩宝首饰城门前广场内灯火通明,200多个摊位整齐划一,各珠宝摊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翡翠、和田玉、水晶、琥珀……琳琅满目,夜间线上线下消费热度不减,成为夜幕下的亮色。

去年以来,可塘镇紧扣海丰县委、县政府的“产业兴县”发展战略,以党建为引领,内育外引共发力,做强珠宝传统特色产业,近期,“夜经济”为珠宝产业再赋能,助可塘不断创新销售模式,全方位助力海丰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

可塘镇珠宝夜市购销两旺。

创新销售模式

“夜经济”激发产业活力

“大家请看,这是可塘的水晶,有手链、项链,还有彩色宝石,都特别漂亮。我现在是在夜市现场为大家做直播,有喜欢的朋友赶紧下单了……”晚上7点多,海丰县可塘镇彩宝首饰城“天光墟”夜市现场,一名主播面对手机镜头卖力吆喝,售卖各式各样的珠宝。

对于可塘珠宝人来说,夜幕降临,生意才刚刚开始。今年来,可塘镇将夜间经济作为激活消费市场的新引擎,推动夜间经济消费业态不断优化、管理维护不断规范、配套功能不断完善,为城市增添强劲动力、展现全新活力。

在夜市中,水晶、翡翠、玛瑙、琥珀、蜜蜡、南红……比比皆是,形状各有特色的吊坠、颜色缤纷晶莹的手镯、雕琢梦蝶图案的玉佩……珠光宝气,琳琅满目。各摊位前人头涌涌,氛围热闹。商户们告诉记者,每天晚上6点到10点半是他们的夜市营业时间。

黄小雄就是其中一名商户,受疫情影响,他们所在门店的生意深受冲击。如何拓宽客源、增加收入便成为他们亟需解决的问题。开拓“夜市经济”给他带来了新商机,新的客流也将为他们的产业带来新动能。他表示,开设了夜市后,人流量多了,店里的生意自然也好了起来,营业额相比以往增长了10%左右。

据荔塆珠宝有限公司经理马耿驰介绍,从今年7月15日荔塆广场“天光墟”夜市开市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也迎来众多市民的光临。本次夜市采用“免租”模式,让商户“零租金”线上线下销售珠宝产业,同时现场还免费为商户提供帐篷、网络全覆盖等,方便商户发展“夜经济”,也让市民买得开心、买得放心。此前,荔塆广场曾广发“招募令”进行免费招租,在短短一个多月就吸引了200家珠宝商户积极报名。开设了夜市后,不仅延长了的商户营业时间,更是方便了买家,让他们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选购。

“电商+夜经济”赋能

2021年直播销售额同比增长241%

享有“中国彩色宝石之都”美称的可塘镇,珠宝产业是其支柱产业,也是该镇重点打造的一大特色产业。近年来,因疫情影响,珠宝从业者受到了一定的冲击,珠宝线下销售遭遇瓶颈。

面对困境,海丰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观势谋局,推出了一系列产业兴县的方略,可塘镇围绕县委、县政府的部署,立足镇情,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珠宝产业原产地的优势,积极应对珠宝产业的发展困境,主动出击,推动直播电商与珠宝产业融合发展,建设直播电商平台基地,营造良好直播电商环境。该镇培育直播电商人才,利用“产供销”加工、基地、物流等链条完备优势打破空间、时间局限,取得电商销售的逆势增长。

顾客在夜市挑选心仪的珠宝首饰产品。

就实体经济而言,“夜经济”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参考标准之一,对于直播电商行业同样如此,夜经济的繁荣意味着直播电商平台可以吸引到更为多元的用户和商家,直播“电商+夜经济”的完美融合,更能满足不同类型的消费需求。

荔塆珠宝广场情景。

在龙丰供应链供货中心,货柜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玉石产品,主播坐在靠里的小单间,对着摄像头向观看直播的网友详细介绍着产品的样式、尺寸、价格,外面还有5名工作人员分别负责着后台运营、产品打包等工作。可塘镇在夯实传统实体经营销售的基础上,拓展电子商务渠道,引用抖音、淘宝、拼多多等直播带货模式,逐渐迎了珠宝产业回暖。尤其是经过多方努力引进抖音电商直播基地,并完善商家和商品管理机制,严控质量检测,建立电商业务的安全壁垒,充分保障了消费者权益。

眼下,电商直播有抖音、淘宝、拼多多等平台1000多家,3000多个直播账号,较具影响力的头部商家是“幸福嫁到”水晶珠宝等,其次是“甲门珍选”珠宝等,较具规模的电商供应链平台有“恒麟”“彩宝帮”等。同时,可塘镇积极引导商户抓住新机遇、新风口,拓展海外市场,借助虾皮(Shopee)、TikTok等跨境平台,抢占跨境直播领域新赛道,打造可塘跨境新蓝海。

目前,电商平台日均销售额200多万元,日均快速发货量约1.5万个;2021年电商直播销售额11.9亿元,同比增长241%。据业内人士估计,可塘镇珠宝有一半是靠电商销售的。

融合资源优势

扩大品牌效应

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可塘镇是“广东省珠宝首饰加工专业镇”“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有着坚实的珠宝产业基础。目前,全镇登记注册的珠宝首饰生产加工和经营销售企业、商户4846家,其中,珠宝生产加工类工厂2151家,珠宝首饰销售类2695家,石料20家。全镇现有珠宝从业人员2.5万人,年加工产量5万多吨。

跨境电商平台主播在夜市现场“走播”。

为做强“珠宝”这一品牌产业,推动第三产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近年来,可塘镇利用珠宝产业的资源优势和便捷的交通地理位置,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借助互联网发展的东风,积极拓展渠道和方式,开拓新市场,挖掘新资源。尤其是今年以来,该镇因势利导,通过直播带货以及夜市现场展销的“线上+线下”形式,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拓宽传统产业销售渠道,探索形成契合消费新趋势的新商业销售模式。

在促进商户增加收入的同时,可塘镇也对城市“夜经济”品牌进行宣传推广,鼓励商户充分用好直播带货营销手段,统筹营业时间,拓展销售渠道,实现效益最大化。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和工具,了解消费者真实需求,精准定位城市“夜经济”目标受众,增强“夜经济”的影响力、辐射力。

珠宝产业电商直播带货场景。

针对夜市越来越旺的情况,荔塆广场的管理方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一方面在硬件设施上,加强了灯光和通风等设备;另一方面,加强了安保的工作,并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工作人员和摊主严格落实“一扫三查”,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口罩,按时按规做好消杀。夜市的兴旺大大促进了可塘珠宝市场的发展,商户们也表示对可塘珠宝市场很有信心。

可塘镇表示,下一步,该镇将以打造海丰东部经济中心为目标,重点突出珠宝专业镇建设,以建园区招商引资、产业提质增效、推进规模化发展、“互联网+”提升品牌效应等,做强“珠宝”这一大品牌产业,擦亮“中国彩色宝石之都”品牌,鼓励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加快发展电商经济、物流运输、直播带货、夜间经济等现代化新兴业态,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记者】郭杨阳

【通讯员】 曾国明 吴长辉 林彩红 林永菁

【作者】 郭杨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海丰   海丰县   兴县   珠宝   产业   经济   夜市   珠宝首饰   现场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