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村钩沉(奉贤青村古镇)

青村钩沉

青溪老街)


承贤哲遗风,揽安恬雅趣,青溪老街古色古香,一经修复便吸引了众多游客。老街傍水而建,黛瓦粉墙,风雨长廊,河埠头几步见水的石阶,再配几座横架的老桥,典型的水乡风情。江南的古镇有雷同之处,区别的是历史的底蕴和人文的传承。这片乡土唐初成陆,宋初有村,明清建镇,因有溪水直通大海,两岸芦苇茂盛绿枝掩映故称青溪,青溪成市后以青村港闻名,青村遂成一方水土的代名词。


青村古镇


青村古镇


青村古镇


青村古镇


青村最初的中心位置并不在今天的青溪老街处,而是在它西北方向的陶宅。奉贤博物馆里有一组滚动播放的影像,介绍到青村的陶家大院时,无数个孔明灯冉冉升起,变成一颗颗闪烁的星星,载着人间的祈愿飞向天穹,腾蛟起凤的场面蔚为壮观。陶宅的名字源自于元代的土豪陶宣车,他举家迁徙,来到了远离松江府城的临海之地,造房立屋,平地起楼,一时有“北宅千灶,珠履三千,钟鸣会食,击鼓传更”之盛。豪门处也应宅成市,“树表迎鹤,筑馆求仙,园锁烟云,湖集歌舞,建修梁而通化泾,举渔火以清市尘。”


奉贤博物馆


历史的故事往往让人唏嘘,明初以后,盛极一时的陶家便不见记载,有诗道:“钟鸣鼎食富豪家,遗迹溪阳一望赊。”当地传言,陶家获罪籍没,这应和当时的政治风云有关,江南财主大都是张士诚的拥趸,朱元璋获胜后,选边失误的一方就要付出代价,更何况老朱出身赤贫,苦大仇深,和地主老财有着天然的对立,仇恨入心要发芽,沈万三等人的下场就是豪门的结局。


青村古镇


明代的陶宅设有巡检司和税课局,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和税务部门,在一个并非县衙的地方设置如此高级别的机构,足证此地的人丁兴旺和商贸活跃。当时,这里离海不远,河港交叉,交通便利,附近有许多驻军和盐场,农工商齐聚,百业俱兴。如今这片区域留有一些团和灶的地名,多少带有一点当年营地和煮盐场所的痕迹。


松江醉白池廉石


陶宅是青村文化的源头,明中叶青村诞生了一位文化名人张弼,他是成化年间的进士,有“吴中草圣”之誉,他取法唐代的张旭、怀素,《明史》称其“工草书,怪伟跌宕震撼一世。”他的力作“疾如风雨、矫如龙蛇”,一时张旭复出甚嚣尘上。张弼号东海翁,职兵部员外郎,在江西南安知府任上六年,颇有政声,世间流传着一则“廉石还乡”的故事,说的是张弼知府卸任回乡,船儿重载而归,常言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乡人围观踩踏欲一睹盛况,没想到张弼运回家乡的是一块巨石,这块石头是他带领百姓筑路时在溪水中觅得,修长条石有凌云冲霄之态,遂称其为凌霄石。张弼回乡,两袖清风,船儿在水中航行,必须有重物压舱,凌霄石正好派上用场。如今这块巨石保留在松江醉白池。奉贤南桥的古华园内有一座为纪念张弼而建的东海亭,亭联写道:“墨香传世吴中忆草圣,廉石还乡醉白诲后人。”优游亭中便有了见贤思齐之佳话。


奉贤古华园东海亭


明嘉靖年间江南倭乱,离海不远的陶宅成为倭寇的军营,这里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战火,终于变成一片废墟,陶宅的中心地位让给了青村。小桥流水的青村延续了陶宅的文脉,市河上舟楫往来,街肆上百货散聚,东乡大镇风采依然。


青村古镇南虹桥


青村古镇


青村古镇


青村古镇


青村古镇


青村古镇望海楼


青村古镇


拍摄照片时正值古镇修缮接近尾声,一些脚手架尚未拆除,但仍可一睹南虹桥的苍颜,青石垒砌,高拱凸起,桥心石刻云纹环绕,桥面的太极图案寓意万物有序,贞下起元,青村正重放光彩。新修的望海楼真容显现,明清时此处近海,南望可见大海扬波,只是沧海桑田,如今随着一大片滩涂变身良田,登高望远,一片美丽乡村。


青村古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4

标签:奉贤   吴中   古镇   老街   草圣   松江   东海   船儿   钩沉   知府   江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