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医药代表后行业巨变!未来医药电商只会剩下这两类公司

商场如战场这话一点都不假,和平年代看似风平浪静,但实则处处危机四伏,医药市场也不例外,干OTC的家人们不知道有没有感觉,最近两年btb电商教父们,跟本地地医药公司已经进入短兵相接,刀刀见血的地步了。


最早本土这些医药公司根本不把电商平台当回事,但这两年口罩事件以后,经济大萧条,本土医药公司到了淡季直接没人报货了,销量直线下滑,县级医药公司如果不是强行垄断社区卫生服务站,及村卫生所的药品配送权,早就倒闭了,大家有没发现,现在各大小医药公司都被迫上手机端APP了。


以前都是打电话报货,现在打电话谁报呀?大家打开手机七八个APP比价格,抢优惠券、拼团、会员日、秒杀、直播间抢购,玩的不亦乐乎,本土医药公司打电话让报货,我就在旁边听着:老板一问价就说你们这个价格还没有人家某某某平台便宜,一连报了四五个产品,价格都比平台贵,本土医药公司的女报货员自己都尴尬的要死,最后撒娇求老板多少报点货,完个任务,老板挑来拣去,报几个差价不大的产品,说算是帮你,总共二三百块,报货员差点给跪下。


在中部省份这边,btb电商渗透到什么地步?六万口人的小乡镇,一家药店一个月从某一个电商平台采购八万多药品,我不知道别的地方有没有哪种连而不锁的药店,通常这种连锁公司,名字都是以某某县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命名,在当地大概二三十家店,都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这些店看似连锁,实际上也就是,每年给公司缴个二千块管理费,挂个名而已,经营还是靠老板自己,现在这些所谓的小连锁采购渠道,包括大批新晋的单体店,基本上都被btb电商教父们攻陷了。


至于手段那更是五花八门,招招致命,现在本土医药公司已经被逼到绝路上,开始铤而走险。本土医药公司面对电商的价格刺刀,对抗手段也不过就三招。


第一招、跟我合作信誉良好的店,我给你放50天账期,先卖货,后付款。这招很快被电商破解,电商平台也给信誉良好的店家开放了互联网金融。


第二招、仗着本土企业配送快,今天报货明天送达,你报一百块我都送,这招前期确实占优势,很多老板嫌电商太慢。但随着资本的介入,电商教父们在各地或建仓,或者找本地医药公司合作,中部省份,几大电商平台都能做到头天报货第二天送达,价格便宜,送货还快,你是老板你选哪家?


第三招、返点,本土医药公司被逼急了开始使出杀手锏,我们签个协议,一年达到不同的量,我给你返不同的点,甚至是可以协商的,有用吗?我采访了实体老板对返点的看法:老板说本地几家医药公司都有返点,有些公司某些产品价格偏高,整体返下来价格到还可以,只是有量的要求,我嫌麻烦,还不如直接在平台拿团购价。如此一套组合拳下来,本土医药公司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反而越来越被动,在石头面前,鸡蛋硬刚,无异于白白送命。


有人会问为啥本土医药公司不去扩展电商呢?还真有,中部某省,本土一家资产四个多亿的医药公司,跟电商教父合作了一年多,给人家发货,搞了一年,被电商的出货量惊呆了,还可以这么玩?


2021年马上引入资本,拉队伍,建团队,搞物流,上APP运营,花高价请管理咨询公司营销策划,光一百多人的地推团队人力成本你猜多少?五百万现金!不到一年花光光,这边还没施展开,就被资本紧急叫停,地推团队就地解散。电商这玩意,攻城略地烧的可是是真金白银,没钱您别玩。


2019年到2021短短三年时间,某医药电商平台分别实现营收32.51亿元、60.65亿元、100.94亿元。然而这过百亿元的营业收入反而带来的是连年亏损,报告期内,年内亏损分别为10.46亿元、5.72亿元、5.02亿元,三年的时间烧光21亿元。由此可见没有资本的不断加码,普通小企业想跟电商教父们拼刺刀,那就是玩火自焚!


医药电商的未来似乎并不光明,那么,有没有可以破局的方法呢?笔者认为,医药电商要想有好的出路,就必须走专科、做私域。


第一,要走专科。


第二,要做私域。


到底怎么才能把私域做好呢?笔者认为,私域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又是一个“一把手项目”,具有充分而理性的认知是做好的前提。而具体到执行层面,决定私域建设成败的主要有3个关键因素。


1.系统

药品行业不同于其他快消品行业,对应的是用户(患者)的需求型购买,而非冲动型购买,因此更讲究点对点跟踪,更需要专业服务,及时提醒患者复购用药。如此一来,个人微信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一旦加人太多,或客服人员中间变动,就很难有效跟踪患者。


相比之下,企业微信能更精准地对用户进行追踪。通过企业微信,并借助第三方系统辅助,医药电商就能更详细地了解用户的历史用药信息,更及时地提醒客服对用户进行用药关怀、购药提醒等。


2.运营

运营方向必须要进行调整,要从单品管理到单客管理(用户全生命周期管理)。


当然,考核方式也要同步调整:私域营收=流量引入*转化率*客单价*重复购买率,这样才能促使客服注重长期利益,自觉提供高自身专业水平,为客户提供顾问式服务。


同时,运营也要结合系统向精细化演变,如提供点对点跟踪服务,提高用户的信任度促进成交,而不是群发消息;如结合疾病特点、节日节点策划单品优惠活动,促进用户成单;如围绕用户的需求丰富专科产品,全面满足客户的健康需求。


3.定制品

在私域中,如果产品在平台上可以买得到,就要卖得尽可能便宜,让用户感觉占到便宜,这样才能取得用户的信任。相反,卖贵就等于伤客。


那要怎样才能实现盈利呢?答案就是要开发私域中专属的定制产品,这类产品要质量好、毛利高、价格稳定。


医药电商发展到今天,依然有很多商家单纯依靠第三方平台,却不明白平台的逻辑,结果陷入价格战中,亏得不要不要的。在此提醒,只有彻底读懂平台逻辑并及早做出应对,才有机会赢得未来。比如,眼下平台之间的网址已经可以实现互通,这就意味着很多玩法都会发生改变,当然私域建设也会变得更加重要,谁能抓住时机,谁就会赢得先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医药   客服   巨变   教父   本土   医药公司   老板   未来   代表   用户   价格   行业   产品   平台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