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对老大的感情有多复杂?两个小故事告诉你一切

#我要上头条# #育儿#


作为二胎老母亲,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

你家俩娃平时打架吗?

每当这时,我总会在心里暗暗吐槽,瞧这问题问的。

我养的是活生生的人类幼崽,又不是庙里供着的菩萨,我敢说“不打”,你敢信么?

不过,土豆和番茄相差五岁,又是兄妹组合,原本战斗力就不属于同一level,很多时候,“战争”刚一开始就结束了。

番茄永远都是战败方,毫无例外。

好在她天性平和,平时让着哥哥的时候居多,俩人倒也很少闹得鸡犬不宁。

我一个朋友家就不一样了,她家是姐弟组合,相差7岁,每天真是天雷勾地火,日子要精彩太多。

最近不是开学了嘛,她终于缓过这口气,前天在微信上抓着我,吐槽了大半个小时。

情节过于抓马,我差点笑死在电脑前,随后督促她写了这篇文。快来看看,你家俩娃是不是也这样呢?


娃们如期开学,成功投递,作为老母亲,我的心情可以用一部剧来形容:

阳光灿烂的日子

对比刚过去的暑假,每天要洗衣做饭、监督作业就不说了,最关键的是俩娃还时不时发生“战争”。

虽然姐姐已是初中生,弟弟是小学生,中间差着七岁,可这并不妨碍他们互相看不顺眼,因为芝麻大的一点小事,双双斗志昂扬地奔赴“战争”。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姐弟俩都是城门,而我,就是池中那条唯一的可怜的鱼。

眼看战况越来越激烈,我唯有捂着耳朵,眼不见心不烦,干脆逃到自己的房间避难。

不论谁喊妈,我都打定主意:

听不见。

当然,我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佛”,关于养二胎,当年我也是下了功夫的。

育儿书上建议,让老大参与照顾老二,这样可以培养老大的责任感。

我家爸爸在外地上班,平时,都是我和两个孩子在一起,姐姐深度参与了照顾弟弟的各项事宜:

平时帮忙拿个尿不湿,喂个奶,陪弟弟玩,简直是现代版的“长姐如母”。

弟弟也非常喜欢姐姐,偶尔姐姐在学习上粗心大意,我批评她的时候,弟弟都要护着姐姐,用小指头尖尖指着我说:“坏妈妈”。

虽然被逆子打上这种标签,但老母亲的内心深处却很欣慰,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比两个孩子感情好更重要的事情呢?

我可以保证,没有。

姐姐也投桃报李,我带着俩娃出门的时候,姐姐像是一个小妈妈一样,对弟弟呵护有加,一时羡煞旁人,路人纷纷夸我教子有方。

然而,不晓得从哪个阶段开始,一切突然起了变化。

娃们悍然撕毁了互不侵犯条约,开始在对方的底线上疯狂蹦野迪。


姐姐有强迫症,不论是自己的书桌,还是自己的书架和床铺,都收拾得整整齐齐,井然有序。

姐姐屡次向弟弟郑重宣告,在她的领地上,未经允许,任何东西都不可以擅自乱动。

上幼儿园时,弟弟还会把姐姐的话当圣旨;

可自从上了小学,不知道是他的世界大了,还是胆子肥了,这娃突然对姐姐的话,就不那么放在心上了。

姐姐桌子上各种盲盒、手办、音乐盒,还有哈利波特相关周边,实在是太惹人好奇了。

最终,好奇战胜了理智,弟弟对姐姐桌子上的东西下手了。

一个不让碰,一个偏要碰:

“你动了我的东西!”

“我看看怎么了?”

“我的东西不允许你动”

“我是你弟弟”

“我没有你这样的弟弟”

“我也没有你这样的姐姐”

……

两个人都口头上断绝了N次姐弟关系了。

此外还有一件事,比碰姐姐桌子上的东西更要命。

弟弟是一个小书迷,看书也不挑,什么书都看,有的书姐姐有了,我也就不买双份儿了。

可姐姐并不愿意借书给弟弟,因为弟弟看完书,总是忘记放回原位,这让姐姐很反感。

一个不愿意借,一个就偷偷地看,看就看吧,还不小心把书给弄坏了,这可捅了马蜂窝,俩个人吵吵嚷嚷地跑来找我。

手心手背都是肉,听着他们俩控诉对方,我觉得都很有道理,清官难断家务事诶~

对此,我的办法是,能躲就躲,能和稀泥就和稀泥,再要不然,

咱们发个朋友圈,看看叔叔阿姨们怎么说?


一般情况下,二胎老母亲都置身事外,下定决心少当裁判。

可凡事都有例外。

有一次,姐姐把弟弟的巧克力都吃光了,还振振有词地说:“吵什么吵?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弟弟很生气,眼泪也跟着掉了下来。

姐姐还在一边不屑地说:“男孩子动不动就哭,你羞不羞?”

弟弟被姐姐激怒了,直接扑了过去,而姐姐不费吹灰之力,脚一伸,把弟弟绊倒了。


当时我在阳台假装侍弄花,暗暗围观了整个过程,最后彻底不淡定了,这不纯纯欺负人嘛?!

我站在道德制高点,把姐姐好好教育了一番。

或许是良心发现,认为自己真的过分,姐姐没有说话,沉默进了房间。

而弟弟呢?

脸上还挂着眼泪呢,就屁颠屁颠跟在姐姐身后,关心姐姐怎么了,说以后他还买巧克力给姐姐吃。

???什么情况?

我在一边,直接看懵了,原本以为自己是迟到的正义,没想到终究是错付了。

我终于明白,人家是在用自己的相处方式在告诉我——人民内部矛盾,俺们自己解决,你不要管!


还是那句话,手心手背都是肉,就算嘴上说着再也不管了,看见俩娃真的打起来了,也绝不可能无动于衷。

所以,我们说的“不管”,并不是完全不管,是看情况“再管”。

先静观其变。

孩子间的矛盾五花八门,刚开始起冲突的时候,我们只要看着就好,过早地参与,反而不利于孩子们的关系。

这其实也是在给他们机会去相处,提升与别人相处、解决问题的能力。

即使偶尔小的吃亏了,也并非是坏事,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二娃不会一直被碾压的,除非他们是心甘情愿的。

合适的时机再介入。

孩子如果发生了肢体冲突,只是简单的拉扯,我们也不必介入。

只有孩子真的打了起来,尤其是家里有个男孩的老母亲们,应该很有感触,老大揍老二,那下手叫一个狠。

这个时候,该我们出场了,将两个孩子分开,让他们先冷静下来。

只是分开就好,其它的事,可以不用做。

没有完全了解事情来龙去脉时,不要轻易开口批评老大,这样削弱他的“权威感”,也不要盲目维护老二,滋长他的“气焰”。

最后,适当放权给老大,能解决很多问题。

让大宝参与照顾二宝,能激发大宝的责任心。而赋予大宝更多的权力,才能让老大的责任心有所体现。

其实,在二胎的家庭里,适当增加老大的“权威感”,让老二老三听老大的话,能解决不少的问题,我们也能轻松很多。

毛主席说,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

这是真理。

二胎家庭里,父母在面对孩子之间的矛盾,不妨坦然一些,有冲突不是坏事,而是每个人成长中不可避免的经历。

就算其中一个偶尔吃亏了,也无需义愤填膺。

君不见,我们还在为其中一个打抱不平呢,而人家早已冰释前嫌了。



你好,我是李点点,5岁女儿番茄、9岁儿子土豆的麻麻,擅长用漫画和文字记录二胎鸡飞狗跳的日常,分享硬核学习资源和可信赖、有深度的育儿干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和稀泥   组合   番茄   弟弟   平时   冲突   矛盾   姐姐   感情   两个   东西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