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环境下我们该如何选择,才不会被时代抛弃?

都说选择大于努力,认知决定高度。我们只有认清当前经济形势,才能拨开云雾看清未来的方向,才能在面对下一次人生选择的时候不被时代所抛弃。


周金涛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生财富靠康波”。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们每个人财富的积累并不是因为你有多少本事,财富积累完全来源于经济周期运动的时间给你的机会。在世界经济周期运动中最长的周期是康德拉基耶夫周期,它一个循环60年,大家都知道自然寿命主阶段是60年,中国也讲究60一甲子,这一个周期分为回升、繁荣、衰退和萧条。



一个人的一生中能够获得的机会理论上来讲只有三次,如果能抓住一次,你就能够至少成为一个中产。一次康波的运动是技术创新推动的,本次康波1982年开始回升,繁华是在1991年到1994年美国信息技术泡沫,是康波繁荣的标志,当美国的泡沫破灭之后经济又增长了七八年,所以2008年之前是本次康波的黄金阶段,从2008到2015应该是本次康波的衰退期,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大家应该还有印象,衰退期我们能看到的就是虽然经济增长放缓,但是我们还能从资产价格中获得很大意义,这个大家应该能感受得到,自2009年以来我们股市债市都是处在上升趋势的。


这个衰退期结束在2015年,按照这个下行区间的运行规律,萧条期大概率会在2025年结束。这些年大家可能经常听到一个词“滞涨”,以及经常在新闻里面看到的“供给侧改革”,了解世界经济史的应该知道供给侧改革是是全球经济进入萧条的标志。2015年是全球经济及资产价格的重要拐点 ,过去7年最明显的感受就是美国和中国央行不断放水,货币政策一直都是以宽松为主。但是现在是全球都开始加息,虽然中国还在持续货币宽松的政策,但是放水已经不管用了,货币始终在金融系统空打转。

(七月新增信贷、社融规模回落,M2同比增长12%)


2015年全球进入经济萧条阶段,进入萧条之前最大的感受是啥呢,不断的降息使得货币的流动性泛滥,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怎么样才能使自己的钱跑赢通胀不被贬值,所以有很多人投资股票使得15年中国股市出现大牛市;也有很多人去买房子使得房价也不断翻倍;也有资金追逐的新兴产业,也就是所谓的互联网+ 。大家也知道本次康波的技术创新是信息技术,也是信息技术最后的成熟阶段。现在的互联网+已经传到扩大到大家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大家觉得现在的手机还有什么技术创新吗?不都是在炒剩饭吗。


所以进入萧条阶段以后最重要的就是消灭货币资产,每一次经济进入滞涨就是消灭通胀的开始,大家也看到了15年之后股市率先暴跌进入漫长的熊市,15年的时候其实房地产也出现了盘整,有些资金开始砸盘出货,而中国大多数的货币资产还是在房地产里面,为了不造成通胀,开始了涨价去库存。所以大家也感受到了15年之后的房地产又迎来新一轮上涨,炒股的都知道什么是拉高出货。而到现在麻辣粉(MLF)利率不断下调,五年期LPR利率今年更是连着下调3次,意味着现在买100万房子可以节省3万的贷款利息,也有专家说要降低首付比例到15%-20%,延长贷款周期至40年。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就看看有哪些勇夫愿意去接盘了。还有互联网大佬也是开不断收缩战线,裁员降薪,某东,阿里企鹅等等不断裁员降薪,高管减持套现。就连华为任正非都要喊着活下去,把寒意传导给每个人,一个没上市的公司一句“寒意”到是让4700多家上市公司集体吓的瑟瑟发抖。

其实现在大家应该也都感受到了经济萧条的感觉,传导到每个人身上都觉得没以前好过了,但是到2025年之前我们还有三年会不那么好过的萧条生活。


但是好的一点是第六次康波周期起于2025年,按照回升+繁荣的这波时间大概持续30年也就是到2055年,那最令人羡慕的还是2000年以后出生的人,从25岁进入职业生涯,就会碰上30年超级大繁荣,一直持续到事业生涯末期,可谓是最幸福的一代人。


所以我说了人生财富不是靠工资而是靠你对资产价格的投资。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你以为的成功不是你比别人更努力,而是选择对了风口。站在时代大势面前任何人都是渺小的。


一个人60岁的人生当中参与到经济生活的时间只有30年,30年中康波给予你财富的机会只有三次,不以你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40岁以上的人第一次机会是在2008年,而上一次机会在1999年,所谓大破必有大立,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无论房地产也好股市也好还有实体资产都在价格洼地,那时候的互联网大佬马云还被人认为是骗子,马化腾还在到处拉投资,而国家大放水向市场投放的四万亿,市场也不缺钱,低利率的资金低价格的资产,只要你能把握住任何一个机会现在妥妥的都能财务自由,最差也妥妥是个中产吧。


巴菲特能够投资成功,原因就是在于他出生在第五次康波周期的回升阶段,所以他能成功只是顺势而为,现在巴菲特不也照样亏3000亿吗,他还是有远见的,早在之前就套现了大把现金。还有那个年代出现的比尔盖茨,因为技术是在那个年代展开的,所以说人生机会是由康波运动决定的,选择大于努力认知决定高度,所以每个人的之间的差距其实就是认知之间的差距,而每个生命也是都是宿命。




第二次机会就是在2015年,所以90年出生的人第一次机会就是在2015年,有人可能就说了2015年开始进入萧条期怎么会是机会?从历史康波运行价格来看,萧条期的开始必然是一个价格反弹的过程。这里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康波衰退向萧条的转换点在哪里,这也就是商品价格最终低点的确认过程。这个低点是出现在2014年下半年,不论是大宗商品还是股市都是在这个点触底,而房地产自1999年开启,经过第一波上涨到2008年一个转折,2009年之后继续上涨,而房地产周期高点的判断也是2014年,20 15年回调,2016年之后的房地产暴涨,不过这也不是新一轮上涨了是上涨阶段的B浪反弹,于2019年到达周期循环的一个顶点。而互联网这边,2014年我国网民增幅全面收窄,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所以机会来自于认知 ,懂得自然就懂。


当然第三次机会当然就在2025年前后,是2000年后出身的人的第一次康波机会也是90年后出生的人的第二次康波机会。首先你要明白的是每次康波的技术创新是什么,比如上一轮的是汽车和电子计算机,本轮的是信息技术,那下一轮的康波是由什么创新技术驱动的呢?



衡量康波周期所带来的生产力的进步,根本标准是能源的边际成本。第一二康波周期的核心推动力是煤的大量使用,第三四次康波周期的的核心推动力是石油的普及,前四次康波的周期推动力都是化石能源的发掘与利用。而作为化石能源它是不可再生的,利用的边际成本很高,所以它就有了资源的约束。而化石能源作为一次能源,它是对生产力有一定的约束的。而相对于一次能源的是二次能源,所谓的二次能源是在一次能源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的另外一种形态的能源。比如光伏也就是太阳能发电,就是通过太阳能这种一次能源形成的电力就是二次能源。


而一次能源的总量决定了一个社会财富的资源上限,化石能源作为一次能源极大约束了整个社会的创富能力。化石能源开采的边际成本很高,从供给方的角度可以认为一段时间内化石能源的总量是不变的,而由一次能源所形成的二次能源是没有上限的,具有巨大的空间。


所以说到这里你应该可以得出结论了吧,而下一轮康波的周期的驱动的技术核心将是由化石能源一次能源向光伏绿电等新能源为核心的再生能源的转化。其主要是能源边际成本从化石能源的递增变成新能源递减。实现全面的彻底的电气化。




下一波康波周期确定性最强的行业就是建立在光伏和电气化赛道上,边际能源成本比较低的一些行业,电气化目前来看最主要就是新能源汽车,上一波周期在燃油汽车崛起的客观环境让日本崛起,而如今新能源赛道上中国全方位领先。


所以面对经济萧条期的来临,有些人整天焦虑终日惶惶,对未来没有信心不断抱怨继而躺平,而有些人早早意识到了危机保证了手中的现金流,开支节流,坚定信心高喊着“活下去”,因为你只有活下去才有未来。


都说古有千古奇文《寒窑赋》,还有一本千古奇书《素数》,相传这本书是汉朝黄石公所著,张良得此《素书》成就大汉霸业,都说读此书可为王师,用此书可成大业,本以为这本是像《鬼谷子》一样写的什么诡谲奇谋,好奇买来看了看,却看到的是“道、德、仁、义、礼”贯穿其中,强调的是如何修身养性,我不是来卖书的,所以我想说的是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论身处什么环境,最重要的还是修养自身,待机而变,还是东野圭吾的那句话:“愿你所得过少时,不会终日愤愤;愿你所得过多时,不必终日惶恐。”




选择大于努力,认知决定高度。当自身没有好的修养,没有足够的德行,凭运气赚来的钱最终也会凭本事亏完,所以我始终相信“可成王师,可成大业”的前提是修养自身。想要得到好马良驹的前提是你得提前种好一大片草原,想要蜂蝶竟逐的前提是你要繁华盛开。趁着现阶段好好充电,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信息技术   边际   萧条   化石   周期   阶段   资产   能源   环境   机会   时代   价格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