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房价崩盘回忆:当年那些贷款高价买房的平民,后来都怎样了?

“看似全线飘红,实则虚假繁荣”,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日本,进入了第二次大发展时期,看起来风光无两,却为日后埋下了诸多祸端。彼时世界上其他国家,无一不感叹,日本似乎要成为世界大国了。

诚然,时至今日,日本依然稳坐于发达国家的行列,人均收入看起来似乎也十分乐观。

然而,这样的“盛况”之下,却是几代人的有苦难言。一代人的疯狂,终究造成了几代人不得不奋起偿还。

泡沫再美终究只是过眼云烟,当经济泡沫被戳破,日本经济开始不进反退,正式进入了大萧条时期。

那些曾经为了自己国家所骄傲的日本人,那些曾经难以自控的狂热消费的日本人,终于在泡沫经济崩溃后,尝到了恶果。

那么,接下来我们便详细分析一下,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与破灭,究竟源自何故吧!

阴谋还是阳谋

屡次试图以侵略他国作为自己崛起根本的日本,即便战败,也依然没有受到实质性打击。美、日、德、英、法,是当时世界五大经济强国,其中,惯于发战争财的美国,对于日本而言,无疑是特殊的存在。

当时,美元于世界各国货币而言,有着极高的汇率。

而这,便造成了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的“贸易赤字”状况。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为了扭转如此不良局势,美国联合其他四国,堂而皇之地介入了汇率市场。

虽然,自此开始,日本进入了自60年代战后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却只是一个被推在了台前的挡箭牌罢了。

由于汇率市场被介入,日元开始疯狂升值,曾经1美元可兑换240日元,短短一年时间里,日元身价便翻了一倍,变成了1美元只能兑换120日元。

这样的升值对于日本而言并不是好现象,毕竟,日本也持有美国国债,自身货币的升值,直接导致了日本所持有的由美国国债组成的资产,发生了严重的账面亏损情况。

如此一来,为了对冲汇率风险,日本只能在国内市场上下了极大的功夫。金融缓和政策已经出台,过剩的流通资金便随之而来。

加之日本自70年代后期开始,为了解决优良制造业的融资案件所带来的烦恼,已经开始将天平倾向于了不动产、零售业和个人住宅等融资。

股票市场也在全球性通货紧缩状态下,开启了上升通道,于是,日本迎来了短暂的“辉煌时刻”。这样的辉煌时刻,其内在核心却是“投机主义”,投机主义的横行,无异于饮鸩止渴,只是,当时的日本人并不知道。

日本房地产事业进入了猛烈上涨时期,房市利好,GDP、股价、地价也毫不逊色,日本人均收入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靠着倒卖土地,或是抵押土地,许多人轻松获取了大笔贷款,像是一桩零成本超高回报的交易。

无数推手暗箱操作,留下做着暴富美梦的普通百姓,疯狂地抢食这有毒的苹果。

有钱了就要消费,于是,一波看似自动自发,实质性由政府推动的,近乎报复性消费开始了。

将世界名画,诸如梵高的《向日葵》拍至58亿日元、毕加索的《皮耶瑞特的婚礼》拍至74亿日元、雷诺阿的《煎饼磨坊的舞会》拍至119亿日元,都是当时日本富豪所创下的辉煌战绩。

短短五年时间,在各种艺术类收藏品上花费1万亿日元,是给这些日本富豪底气的,是那句由日本政府发布的:“以东京附近为中心的土地价格上涨,是由实际需求所引起的”。

当时的日本人天真地以为,东京的地价接连上涨,短短两个年头便达到了65.3%的涨幅,是合情合理的。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一切,都是一场阴谋与阳谋的结合。日本政府之所以会于《国土利用白皮书》中,如此鼓动百姓,是因为它们也被这样的假象所冲昏了头脑。

“我们不如卖掉东京,买下美国,然后再收租吧!”这是当时许多日本人,茶余饭后最爱开的玩笑。他们一度以为,日本是真的崛起了。

当然,这并不是对方的盲目乐观,毕竟,1988年期间,日本公司仅在美国不动产的投资,就高达165亿美元。

那是一个日本全民疯狂消费的时代,日本的各项产业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市场高峰期。声色犬马、纸醉金迷,日本的消费狂欢不止局限于白天,夜生活也是出奇的丰富多彩。

那个时期,无论是哪个国家,都会有人想要成为一个日本人。不过,很快他们便会庆幸,幸好自己不是日本人。

破碎的泡沫

1990年,号称不存在万一有引力的日本股票市场,终于迎来了寒冬。

明明前一年日经平均股价已接近4万日元,整个日本的企业市值,占据了全球45%的份额,后一年却开始一路下滑。

所有抱着投机主义心理的投资者,如今都开始慌张了起来。从最初不切实际的幻想牛市再次到来,到最终的忍痛割肉、认命,期间不到两年的时间。

而此时及时止损的人,将在5个月后无比庆幸。毕竟,1992年3月时,日经平均股价还在2万点徘徊,到了8月,便成了6000点到14000点之间。

个体的经济崩溃汇聚在一处,银行暴增了无数不良贷款。1992年只有2%的不良贷款率,在三年后的1995年,变成了14%,12个百分点的增长值背后,是96万亿日元的不良债权总额。

多米诺骨牌的第一颗已经倒下,剩下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开始一家家破产倒闭。为了稳住这兵荒马乱的金融市场,日本政府前后投入了40万亿日元,试图力挽狂澜。

政府的资金当然是由纳税人身上所得,曾经有多辉煌,如今便有多凄惶,一时间整个日本人心惶惶。那些曾被掩盖在经济泡沫之下的罪恶交易、黑白勾结等等逐一暴露于阳光之下。

比起这些,不动产市场所受到的巨大影响,更是直接击碎了一大批日本人的心理防线。为了回笼资金,各企业开始大量抛售地产,土地价格急剧下降,日本地价指数从最初的270一路狂跌到了70。

被砍掉了一半的土地资产总额,爆降4倍之多的地价,一桩桩、一件件,都成了一根根稻草,压在了将倒的骆驼之上。

曾经市值2亿日元的豪华住宅,到了90年代末期,生生缩水到了700万日元。

房价缩水,贷款却不会减少,数十万家庭因此宣告破产。为了活下去,即便已经为为人母,一部分女性也不得不进入酒馆去做起了陪侍。那些本有着无限前景的学生,因为贫困被迫辍学,成了某处的一个打工人。

无论是何种行业,收入是否微薄,能够找到工作的日本人已经足够幸运。毕竟,在经济全面崩溃的现状之下,下岗成了潮流,那曾经维系生活的饭碗,在一家家企业倒闭后,被生生地砸碎。

此时的日本人,只要不负债,便已经是人上人了。

毕竟,大部分人都背着巨额房贷,哪个人不是五六千万日元的债务需要解决?

当然,无论多么艰难的时期,都同样会有人能够发家致富,这一次,轮到了日本的黑社会组织。

许多人在债务爆发后,被迫向黑社会组织借取高利贷,当然,这只会加剧他们的困境。于是,为了保障家人不被连累,一大批人选择了离婚,成为了流浪街头的流浪汉。

同日本流浪汉数量一同增加的,便是自杀率。太多人无法接受由奢入俭,从财富自由到负债累累的心里落差,于是死亡成了他们最后的选择。比起日本的进退维谷,美国经济却逐渐回归于正轨。就好像,80年代日本的全民狂欢,是美国刻意施舍的剧毒糖果一样。

时至今日,许多人去日本旅游时,都喜欢在中古店里逛一逛。

那里有着太多成色极佳,却不足时价十分之一的奢侈品供人选择,几乎每一件的背后,都藏着一个日本人的噩梦。

日本进入全面消费降级时代,巨大的生存压力之下,愈发大胆的影视业蒸蒸日上。有人说,这些怕不是笔者在信口胡说,毕竟,日本如今依然跻身发达国家行列,人均收入也依然很高。

那么,接下来,我们便一同来就此进行浅显分析。

病态的社会

日本人在经济泡沫破碎之初,天真的以为,这是一场终将会过去的痛苦。

然而,“失去的10年”变成了“失去的20年”,而全球性疫情的爆发,令日本进入了“失去的30年”。

日本一直在积极自救,除去影视业之外,日本逐步发展出了动漫、新材料、汽车三大支柱产业。作为全球最大的动漫作品出品地,日本的动漫产业无疑是成功的。

当然,动漫产业最大的赢利点,并不在于占据了全球60%以上的出版市场,而是在于其动漫衍生产业。

各种动漫周边、游戏制造、会展娱乐、动漫影视化等,在创造高收益的前提下,也提供了诸多就业机会。作为日本第二大支柱产业,日本动漫产业值高达230万亿日元。

而在房产泡沫破碎后,日本于90年代末开始积极发展起了新材料产业。在这样一点上,我们必须要承认,日本的前瞻性和技术性。

毕竟,仅是生产半导体芯片的19种材料中,日本便有14种占据了世界一半以上的供应份额。

新材料产业的兴起,同样为日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产值。在这一点上,日本实质上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的状态。至于日本在60年代便开始的汽车产业,给日本带来的就业岗位和产值,自然更不必多说。

并且,日本对于汽车产业的发展是极为全面的。除去汽车制造外,汽车相关配件、技术,也是日本一直大力发展的产业。这些汇总在一起的就业岗位,甚至占据了日本劳动人口的10%!

也正是种种自救,使得日本即便遭受了重创,也未曾掉出发达国家的行列,并且人均GDP依然维持在3万多美元左右。

如此看来,日本似乎已经摆脱了泡沫经济破碎所带来的阴影。然而,事实却是,日本社会仍然处于病态当中。

据日本总务省2022年5月10公布的,2021年度家庭支出调查显示,日本2人及2人以上家庭,每月平均消费支付为280935日元,折合美元约2076美元,折合人民币为13909元。

高收入对等的是高消费,看似收入尚有盈余,却别忘了,这可没有算上养老成本。截至2021年,日本老龄化人口所占比例高达28.7%,高居世界老龄化程度第一名。

而若是选择进入养老院养老,则需要面临两个选择。第一种是有地方政府所运营的公立养老院,费用相对低廉的同时,也有更多的麻烦。

想要进入公立养老院,需要递交申请,然后排队。排到了自己后,没有自主选择养老院的权力,只能听从安排。

而环境好些,自由度更高的私立养老院,每个月的平均收费为15.3万日元。要知道,日本男性的平均退休金为16.4万日元,女性则为10.3万日元。

并且,想要入住私立养老院,还需支付平均收费高达98.3万日元的首付。也就是说,想要有一个相对安逸的晚年生活,大部分人要从青壮年开始便积攒养老资金。

老年人的生活压力重重,年轻人的生活却是另一种状态。“宅男”、“宅女”、“低欲望”,这是日本许多年轻人的现状。他们放弃了社交,放弃了出人头地的想法,将自己锁在自己的绝对舒适空间。

这当然是一个人的选择自由,但是,这样的低迷氛围,无疑对于社会良性发展起不到丝毫的正面作用。

不断固化的社会阶层,看似繁荣实则乏力的经济状况,都在驱使着越来越多日本人“宅”起来。

无存款、无社交、无未来,近五分之一的日本人正在过着如是生活。

他们,便是泡沫经济破碎后的产物。前人飞的越高,后人摔得越惨,日本至今仍在为了那个疯狂的80年代所买单。

以上种种都在告诫着我们,病态的虚假经济繁荣,并不会带给社会良性发展。脚踏实地或许很累,却总归好过于那终究会破碎的泡沫,不是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日本   泡沫经济   养老院   日本人   美国   日元   平民   高价   泡沫   贷款   房价   当年   年代   产业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