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是什么样子的?蓦地就想起,60年前的夏季夜晚

早晨三片姜,赛过喝参汤。

去年4月,我从扬州东关街拎着两包有美丽封皮广告词的姜糖牛皮糖及几个五丁包出来。我的身边,是熙攘的人流;我的身后,是高大的扬州东关城门,马可·波罗威风凛凛,骑在一匹高贵的大宛马上。尽管是铜像,但他的目光和我们同样锁定正前方那条掩在茂密绿荫之下穿城而过的运河。那河,在正午的阳光下水平如镜,似乎比威尼斯的宽一些?但显然植被要更好,水面的空气也十分清新,河水清清倒映着对岸的垂柳、楼阁飞檐,以及一天的夹竹桃红白花开。我们等待渡船,穿行于一千四百年的古运河,过扬州的二十四桥,看一眼,隋唐宋元明清,后来的盐商漕帮吆喝往来,巨大的黑篷桅帆落下或扯起,装货卸货,一派老早运河的生机勃勃。蓦地就想起,60年前的夏季夜晚。夏日的白昼真长,都七八点了,暮色始暗。我家楼下华山路广元西路拐角处,一个叫老刘的中年男人,在喝了三两五加皮后,大声问我等在此纳凉的一干小朋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都晓得吧,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两项工程呢?据说老刘老早是水利工程师,不知怎么后来会窝囊地成了隔壁虹桥浴室卖筹子的职工,多年后我们才知其由。不过在当时,也不见他垂头,倒见他时常黄昏借着酒意,天文地理诸般知识反复提问,街角声音响亮。面对如此浅显的提问,我等自然嗤笑不予作答。秦朝造长城,隋时挖大运河的事,小学二年级课本里就有。记得我班小个子发小昌勤,一个爱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交大教工子弟,心内存疑问老师:大运河的长,我们知道了,那它宽是多少呢?隋炀帝征了几百万老百姓挖了六七年,要挖出多少吨土啊。记得那时我校教导主任张凤珍老师,当众狠狠表扬了他:知识就要勤于思考勤于问,并举一反三问全班,你心目中的大运河宽多少。有说不会比黄浦江宽,像苏州河,最后大家都同意昌勤的说法,肯定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窄,和我小学附近的中山浜差不多。中山浜在哪里?中山浜其实就是今天沪上宜山路桥下蒲汇塘的一段,因挨着隔壁中山西路的走向,所以被当地的农民称作中山浜。这浜,涨潮时也就近二十米宽,退潮时则露出黑色的淤滩,两船交错有些难。60年前,放眼望去,根本没后来的华亭宾馆、万体馆,更不要说有第六人民医院了。浜的两岸,看得老远,一片田野,农作物们正在茁壮成长,三两本地矮矮的农舍点缀其间,沪杭线上的火车,车头吭哧吭哧冒着白烟。这个时候,透过疯长的作物,树木苇草、玉米芦粟、爬架的豇豆什么的,可以看见中山浜里冒出的半截船帆,半鼓着风,拉洋片似的徐徐前行。更多的时候,木船在乌黑的水道里,早早地扳倒了桅杆,船工们负着纤绳,沉重的脚步,拖拉着船通过有些空旷回音的宜山路桥孔。这就是大运河的样子?和《说唐》不一样嘛,隋炀帝从洛阳去扬州,两岸一派垂柳,河水清澈,背纤的宫女,拉着载歌载舞的龙舟慢行慢走,真是荒淫奢华得很。不过,隋炀帝开挖大运河,客观上也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日后多少名流大家,在评述隋开挖大运河时,都给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赞语,说是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以后各朝各代天下的维护与一统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不过在当时,我们这些八九岁的人,哪论那些,只是盼着啥时能一睹大运河的尊容就好了:堤岸上柳色青青,蓝天下船帆鼓风而来;有点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意境。待真正一见大运河尊容,已是七八年后了。一列车的人,都往北地黑龙江上山下乡去。火车过常州,已是黄昏了。广播喇叭开始骚动起来,发饭了,一人一盒饭。那个时候,男女都年轻,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大家狼吞虎咽,全力对付盒中三两片红肠。唯有一个叫陈保尔的,吃饭时心不在焉,不时瞟着窗外。他的食指戳戳小桌板上摊开标了不少点的地图册:要过镇江京杭大运河了,后面还有个古运河呢。很遗憾地,天渐渐暗了下来,火车却以60公里时速吭哧吭哧驰过京沪线上镇江段。除了估摸十来秒晃过了运河上的铁桥,周边的地貌堤岸的水色啥都是朦朦胧胧的。做足了功课的保尔不无遗憾地撇嘴道:老天不帮忙,没看清。不过这一路,我们和运河相会了几次,徐州、聊城、德州、沧州,直到天津分手。结果,还是懵懵懂懂,没看清。只记得第一次过天津,大半夜,铁路线外原野里,稀稀落落,灯火昏暗。在北地那些年,以及后来回到沪上的前十年,不好意思,大运河上跨来跨去记忆里却若有若无。渐渐清晰的应该是,一个叫阿章的文学大家,通过《上海小说》这本刊物,将刘绍棠和他的运河系列推介给了沪上乃至长三角地区的我们。《蒲柳人家》《瓜棚柳巷》《鱼菱村的女子》,刘以600余万字12部长篇和众多的中短篇,将北运河如清明上河图般徐徐清晰展开,村落、河野、乡邻、民俗,风物地貌,五色人等,乃至瓜果菜蔬、鱼肉米面、零嘴吃食,一样一样,以文字的形式,进入我们的眼帘。而我们南边的运河呢?虽然刘绍棠没有描述,但它的繁忙,水流潺潺,生机勃勃与盎然,以及两岸人家众多朴实的生活传承和对美好文化的向往,依旧深植于人们的脑海里。也就在前些天,一个叫小尤的女子告诉我,她的家乡无锡新安古镇就在京杭大运河边。每日上学,她都要从镇里的运河桥上过,见船来船往,装货卸货。每当小叔摇橹去镇上运河边的碾米厂轧稻谷,她都欢天喜地要跟着同往。与尤甲里村两岸苇丛高大树木掩映、窄窄有些寂寞的河道全然不同,拐进运河,突然水面开阔突然声响嘈杂甚是喧嚣,装着小柴油机的水泥船突突着,有些蛮霸地抢越以橹桨为动力的木船而过。国营的驳船队,小火轮汽笛远远就开始鸣,拖曳的一长列驳船无声息地驶过,带起的波涌,迅疾拍向河岸,又回涌回来,小叔的木船颠簸得有些忙乱。她的父亲老尤,不无感慨:小时候他们常常在大运河里游泳,现在机船多了水也不清了。在小尤明亮的眸子里,沿河的街面石埠越来越近,到处是生活。空气中开始充满市井气息,鸡鸣犬吠,货栈、库房、铺面,船停船靠,人们的声音响亮。人气最旺处,丁字街口,矗着四层百货店,同学的母亲,一个美丽的上海下乡插队女子,上调做了营业员,得体的衣着,好看的发饰,衣着打扮,多少镇上女子,对标百看不厌。小尤说,你们去过的离运河不远的净慧寺,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也来过。乡里习俗,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是观音菩萨诞日,周边数十里村民前来烧香朝拜,届时为期七日的庙会热闹非凡,天天是人往人来川流不息,吃、穿、用各路摊贩绞尽脑汁出尽其货,烤肉串的、酱排骨的、面筋塞肉的、鱼丸虾条小笼包、惠山泥人、锡绣、糖画麻团、盆勺瓦罐刀剪竹器、卖衣卖鞋等应有尽有,四乡里的民俗风也来了,抖空竹、荡湖船、咿咿呀呀唱锡剧。还有外省市拉起帐篷的大篷车科技歌舞团,美人鱼、两头蛇、三只眼睛瘸腿的猴子,动物胚胎人类起源,地球千奇百怪,声音震天响,让小尤们恨不得一头扎进去探个明白。其实,自20年前我们去新安镇真正地一睹运河及其周边,之后的数年里,我们去丹阳、常州、苏州,在苏锡常地区,经意与不经意间,都能见到一眼京杭大运河。在江南,它的水道还真是那么地生机勃勃:机船、拖驳,不时会面来往,百舸争流,穿古镇石桥黑瓦湮远以过。却也一直心内存疑,从北到南,大运河真能是隋仅仅用了十年工夫就平地开挖而成?大致是在进入2003年后,河南荥阳,一个叫汉王城的遗址上,一个农妇正于暮秋的太阳底下拔着大葱,猛地抬头看见:县文物所的老陈,领着一个俊俏的女娃走来。那正是小尤,为汹涌的黄河水要吞掉汉王城担忧而来。此时的小尤并不知晓,汉王城旁那条与黄河呈丁字状的山壑,史上楚汉对峙的鸿沟,竟然是大运河的前身。那是在淮北一个叫柳孜的地方,多年前因境内303省道拓宽,施工时挖出不少陶瓷,后考古发现有唐的沉船和宋时泊船的石码头遗址,以及大量唐宋等朝代20多个窑口的精美瓷器,包括金辽所制。专家证实:这里正是隋大运河通济渠段上的重镇。因南宋光宗年间,黄河泛滥,洪水夺淮入海,导致通济渠淤塞并逐渐衰亡。在之前的隋大业元年,场面是那么热闹,隋炀帝发河南淮北百万民夫,开挖洛阳至淮安、全长1200余里通连黄河与淮河的通济渠。这正是依战国时期开凿成功的鸿沟走向基础之上开挖与贯通。公元前360年,魏惠王开始梦寐励志图强,开凿鸿沟以引黄河水入魏境。整整20年,他以都城大梁为中心,不断征集民夫开挖连接贯通了颍泗汝淮之间水运交通,借此,他使魏国以优越的水利交通,富国强兵,问鼎中原。其实,在那个时候,开凿运河更多的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方便。譬如春秋的吴王夫差打败楚国越国后,为争夺中原霸主,开挖扬州经射阳湖到淮安、途经邗城长340余里的邗沟,以引长江水通淮水,船载大军浩荡北伐齐国。所以有说,大运河开掘于春秋,完成于隋,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疏通于明清。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和淮北柳孜中国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我们可以看见:除了依鸿沟开挖和改造洛阳至淮安的通济渠,在原有的运河基础上,隋炀帝又陆续于隋大业年间发民夫开挖洛阳经山东临清至北京西南涿郡的永济渠,以及镇江至杭州的江南运河,连通早先洛阳至长安的广通渠,改造完工了早先夫差开凿的邗沟。至此,洛阳至杭州间全长1700余公里的河道,可舟楫直达。到了元,定都北京,为了不必绕弯洛阳直达南方至杭州,元用了十多年的工夫截弯取直,凿挖贯通有了今天京杭大运河的初容。大概是在五年前,应朋友之邀,我等随一多年研习文理哲北京四六城的龙先生去淮北,在目睹柳孜早年的盛况后,龙不无感慨:运河兴,则河埠兴。老北京元大都,什刹海后海一带,据说是当年京杭大运河的终点,货栈商铺、食肆勾栏,热闹非凡;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而进。在运河另一头的起点杭州,拱宸桥一带,亦最是繁华,《马可·波罗游记》曾有记载。也是。这些年,杭州没少去,那里的景和繁盛,全天下皆知。就说去年7月吧,我和老友刘大佬——一多年勤作笔墨书画者,去了杭城一个叫小河的地方。那里南宋时就是有名的船货集散地,至今运河沿线还存有大量的清末民初建筑,被媒介称是烟火气搭配文艺范的绝佳之地。我沪上一名叫家善的老青年亦隐居于此。他的屋里,挂满了一挥而就的条幅,似乎是偶得与灵感的突现。刘那日点赞道:较沪上气势不少。家善听了欢欣鼓舞,眨眯着眼回:一是此地吃货多,二是天天看运河,沾了点运。此时,居高临下望去,他寓居的十楼窗外,运河开阔,两条吃水三两百吨的大驳船,正雄赳赳齐头往宁波方向并进呢。有资料显示:目前的京杭大运河全长1800公里,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其中长三角地区纵跨徐州、淮阴、宿迁至扬州的400余公里的苏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上运输最繁忙的河段,年货运量达3亿多吨。全长200余公里、仅是江南运河从扬州六圩口跨长江至苏锡常达浙江南浔的这一段,有统计称此段航行船舶的密度超过了德国的莱茵河,为京杭大运河上运量最大、密度最高的河段之一。突然想起,我朋友张,一个走过三江六码头、喜欢探究地缘学及非凡热爱史地者,这两年特别愿意穿行,对江南运河流经的一些城镇进行逐点式的快进,以寻觅可推介的吃食与美景,唤起人们对历史的敬畏。江南的运河,在沪苏浙皖长三角区域经过的埠镇,特别是近边的杭嘉湖段,往往或多或少都还存留了一些石板青青有些沧桑岁月的老街、老屋、拱桥和古塔,和它们一齐存留下来的,是一些当地的习俗和吃食。譬如有名的乌镇、丰子恺的老家石门、柳亚子老家黎里,以及周边的西塘、震泽、盛泽、平望诸镇等等,都能给你美妙或奇异的感觉,恍惚出它们百年前或更久远岁月曾经的样子:你轻轻地走了进去,评弹声声诉,运河船已远?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孔令君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徐佳敏

来源:作者:解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大运河   汉王   淮北   淮安   洛阳   扬州   江南   中山   杭州   运河   夏季   夜晚   年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