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为什么只有中国人喝热水?难道,这也和古人有关?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喝热水很正常。

热水养胃,冷水伤胃。吃也是,东西趁热吃是健康的,凉了就不好了。如遇头痛、脑热、胃不舒服等情况,一句“多喝热水”就能瞬间化解。


人们一度认为“多喝热水”占据了世界“饮料”的首位,但我长大之后才知道,除了中国,几乎所有国家的人都喝冷(冰)水。

据说,如果在国外餐厅向服务员要一杯热水,服务员可能会不知所措。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

有人说这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传统,因为他们早就知道细菌的存在。


事之上,古人并不知道细菌的存在,几千年用以都是喝凉水的,尤其是古代的底层人,吃的喝的都是凉水。

喝热水其实是人们几十年用以养成的习惯。

老热水,不是你想喝的。

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期,有人烧水喝,当然,当时并没有想到有什么杀菌消毒,人们所做的无非是因为冬天的凉水太冷,不能喝。

但到了末期,许多朝代的人开始改喝凉水。唐朝的时候,一个在山东的日本和尚看到人家不做饭,一年四季只吃凉菜,更不用说热水了。

除了冷之外,没有食物供应。


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除了个人喜好,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有限的条件。

在大家的印象之中,古代都是绿树成荫,喝热水能有多大的事。只要砍些柴火,弄些水到河里烧就行了。

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古代,人们确实可以收集资源供自己使用。但是,自从土地国有化以后,古代朝廷对森林资源和薪柴都有严格的控制。

当时讲究的是全世界都不是王土,随便砍树被抓却要被杀。

例如,西周时期(公元前1150年),周文王颁布了《斩冲令》,规定:

“不要破坏房屋,填井,砍伐树木,移动动物。比命令还坏的人是无法原谅的。“ 。

这是世界之上第一部生态环境保护法。

宋代对乱砍滥伐现象也有明确规定:

砍桑枣的人为工钱之罪:剥桑树三多功,首领之死,自流三千里。三年不工作者被判处死刑。

柴火稀缺,热水从何而来?

可能有人会说,没有木头,没有木炭和煤。

中国在两千多年后的西汉时期,就已经知道如何用煤作燃料,但当时煤炭开采困难,还没有形成产业。到了宋代,已经开始大量使用汴梁的人都用煤取暖做饭代替柴火。

别想穷人家就好。

古往今来,煤炭生意都是皇家垄断经营,仅此一家,价格可想而知,就一句话:

贵的。

还是以宋朝为例,当时真宗宋:民间缺乏木炭,其价格非常昂贵,每种规模都能达到两百。那时候,一公斤木炭可以换十三公斤小麦。

砍不起木头,买不起煤,普通老百姓只能喝凉水。

《红楼梦》有一个细节,通过茶来描绘贫富差距。晴雯死后,宝玉偷偷去看她。晴雯醒来喝茶,宝玉看着一壶没一点凉水的茶不知所措,晴雯只好催促他,“给我吧,这是茶。”

由此可见,在清朝,仍有许多普通人根本不能喝热水,只有老人和病人才能煮热水。平日喝茶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大家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喝热水的?

喝热水的好处,其实古人早就知道了,只是条件有限,所以一直没有普及。

1883年,清朝在调查中西饮食差异时,他写道:

土环饮凉水,防止坏腹,太息武饮冷水,思除热。

因此,喝凉水会拉肚子早是一个通俗的常识,但不喝凉茶的人只有有钱人,底层的人还是要喝凉开水。

到了民国时期,西方的细菌学说传入中国,“喝热水”在中国第一次有了科学依据。专家开始提倡人们把水通过高温加热,再饮用。

但受限于燃油,推广效果微乎其微。

1930年,除了经济发达的上海、芜湖等西南沿岸城市开始出现“熟水店”之外,绝大多数人,还在喝生水的凉水。

普通农民的燃料是树根、麦秸和干草。由于缺乏燃料,村民们喝不起开水,而是喝生水,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天,也喝井水或河水之中稍有沉淀的水。

人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喝热水的?

49年之后,国家全面推广宣传“多喝热水”,反复号召群众要反复教育他们喝白开水和消毒水,不要喝生水。

这也是预防腹泻、预防传染病的饮水能够深入中国人的重要原因。

后来,热水瓶的普及大大降低了热水对燃料的依赖。大约九十年代末期,人们不再担心燃料,人们真正过上了免费喝热水的日子。而暖壶也成了结婚必备的传家宝。

总之,长期的历史、文化、卫生等因素使得热水在中国人中的地位不可能拿得出手。

今天,保温杯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保健用品。我们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喝上热水,还可以随意添加具有口味偏好和保健功能的辅助“调味品”,也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欧美国家虽不喝热水,但他们特别注意水的进化与清洁,所以可以随意喝冷水。当然,这也是经历了因饮水不洁,导致一次又一次瘟疫、黑水病袭击的疼痛历史,才换来今天的优质饮用水。

所以,我们在尊重他国文化的同时,也要保持大国自信。

天气渐凉,小编祝大家多多喝热水,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宝玉   热水   生水   柴火   木炭   凉水   细菌   中国   燃料   古人   全世界   古代   中国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